《西湖秋胜》创作中。(图片由中国美术学院提供)
浙江在线9月8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马悦 通讯员 刘杨)9月7日,闭馆多日的中国美院美术馆向公众开放,许多人特地赶来欣赏一幅巨画。两天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出席峰会外方代表团团长夫人参观该美术馆,就是在这幅名为《西湖秋胜》的国画前与来宾们一同书写汉字“和”,并合影留念。
这幅长9米、高3.3米的巨作由中国美院的四位老教授——山水画名家卓鹤君、人物画名家吴山明、花鸟画名家闵学林、书法名家王冬龄领衔,张谷旻教授带领黄佳茂、陈可、徐境怿团队共同创作,历时10天。画作的题跋则由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和副院长高士明撰写,描写了诗意的西湖胜景,由此牵连出一湖之遥的孤山与南山用八十八载守望,成就了中国美院的今天。
这幅画的取景地在哪里?如何把握西湖神韵?创作中有什么故事?记者分别采访了四位大师,了解这幅凝聚美院情结的《西湖秋胜》背后的故事。
选景孤山,凝聚情结
三面环山一面城的西湖,每一面都让人陶醉,究竟从哪个位置取景才能凸显西湖韵味、包含西湖全貌?卓鹤君说,大家最终决定从北山路的香格里拉饭店处进行取景。从这里望去第一眼就看见孤山。对于这一地点选择,四位老教授的意见出奇一致。1928年,蔡元培先生择址孤山路创立了国立艺术院,也就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现在美院校址在南山路。“从孤山望向南山,是一次呼应,也是从一所院校的历史角度描绘与反映西湖的文化一角。”卓鹤君说。
交流中,一个个儿时的故事也随着翻涌出来。1959年,在浙江美院附中读书的吴山明,有很长一段时间住在孤山校区。“那时,学院里有几艘手划船,傍晚,同学们就划船到对岸南山,然后在湖边写生,感觉非常浪漫和美好。”吴山明笑着回忆。
带着对杭州深厚的感情,艺术家们开始了采风。他们迎着朝霞登上孤山,远眺西湖,生机盎然中又充满了厚重感,美不胜收。“就是这个角度!”艺术家们惊叹:这个角度囊括所有西湖重要的标识——孤山、保俶塔、雷峰塔、三潭映月,还有苏堤和白堤,能够体现出完整的西湖全景。
分工作画,妆点西湖
四位大师进入了紧张的创作。
卓鹤君画山石,吴山明画船、鸟等,闵学林画荷花,大家齐心协力,使出十足的劲头,发挥最好的绘画水平。
西湖对于艺术家来说都很熟悉,卓鹤君和闵学林从小就生活在杭州,西湖的一景一物都了然于心。然而,要想把宏观的西湖呈现于纸上,转换成微观的西湖,并非易事。
讨论后,大家觉得,要突出晨曦中西湖的韵味、秋天西湖的韵味,于是大胆使用朱砂、朱红、赭绿等颜色,凸显秋天多彩的韵味,从而使整幅作品看起来更加活跃。秋天的荷花有着别样风情,闵学林着重增加了荷花的色彩,“画作很大,近景处的荷花既是点缀,也是对西湖景色的渲染。”
从古到今,西湖都有着深厚的人文色彩,白居易说“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苏东坡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老西湖的灵气,如何在画面中处理老西湖与现代西湖的融合?
吴山明的回答是:“用心描绘西湖。”吴山明在绘画中采用了一些现实主义画法。他说,虽然画的是现在的西湖,但呈现的却是心中的西湖,因为大家对西湖的感情是内化了。
和静内美,献礼峰会
在彼此默契配合下,《西湖秋胜》中墨色一一显现,西湖神韵和风采呼之欲出。空灵的画面,搭配上明艳的色彩,令画中西湖充满朝气和生机。
依照中国画的传统特点,《西湖秋胜》采用了书法落款。王冬龄考虑再三后,选择在画卷最尾独立成款,“这样的画面有一种长卷的味道,从构图章法来看也更加自然。”
最后这篇文辞感人的跋文,出自许江和高士明之手。在中国画里,跋文就是一篇题记。对于中国画的欣赏,题跋常常和画面作为文图相互阐发,作画的原委、画面中的精神寄托、情感寄托也都在跋文中。
王冬龄说,他在书写落款时,被跋文深深打动,他把书法书写与跋文内容、画面主体的关系进行处理。“在这里,线条表现得更加柔和、舒展,墨也用得比较淡,这样使书法更能够相得益彰地融入整幅画中。”
除了《西湖秋胜》外,年初,卓鹤君还和中国美院中国画系教授何加林、张谷旻、张捷共同创作了大气磅礴的《万里江山》。这幅长10米、高5米的画作,就挂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午宴厅。而吴山明从今年4月到7月,创作了以苏东坡、白居易两位老“市长”的名句为主题的《淡妆浓抹总相宜》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等,挂在峰会嘉宾入住宾馆。
再次凝望《西湖秋胜》,眼前的秋日湖景令人陶醉。许江说,88年来,美院人始终以艺术的方式讲述杭州文化、中国文化的重要品质——“和静内美”。在众人眼里,这种品质是最高的,它源于中国人的哲学、关乎中国人的审美,见于杭州人的生活,也融于一张画、一幅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