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聊天和小游戏
是老人最喜欢的两大手机功能
采访发现,智能手机中的视频功能是老人群体最认可的部分,只要家里装了无线网络,在免费流量中通畅地和亲友对话互动是一大享受;其次是简单的娱乐和益智游戏,可消磨时间锻炼脑力;至于其他功能,大多人觉得可有可无。
当年从山东南下的老革命陈大伯今年85岁,性格外向开朗。离休后,高级工程师出身的他每天早起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遍阅各大报刊,闲暇时间则以制作各种小板凳、小木桌这样的木工活自娱。
陈大伯初次接触电子产品是在2007年,当时儿子家换下一台蛮新的台式电脑,送来了父亲家里。陈大伯很快对电脑产生了兴趣,但遇到很多不懂的地方,又不好意思次次麻烦儿子。
“儿子也帮着装了路由器,本来是想叫我们上网看看新闻的,但我跟老伴除了开机关机彻底学会了之外,其他操作还是不很熟悉,也不大高兴去问,后来就只玩‘连连看’(注:一种简单电脑游戏)了。”
游戏是儿子帮陈大伯装电脑时顺便装上的,大伯和老伴玩着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乐此不疲,每人每天轮流定时玩一个小时,“蛮好玩,感觉还能预防老年痴呆。”但自此之后,这台电脑也就完全变成了一台“连连看游戏机”。
电脑之后,儿子也开始给父亲介绍智能手机,并把自己换下来的苹果手机给了他,试着教他使用微信跟亲友们视频通话,可陈大伯试了又试,还是掌握不了智能手机的操作,“应付”完儿子后,他转头就把手机放在了角落里……
“儿子们来的时候,我让他们操作微信,跟亲戚视频一下,也足够了。手机我每天充电的,不过声音太轻,有电话来也听不见,不如固定电话好用……”陈大伯说。
读新闻炒股看韩剧都在手机上完成
老人中不乏“时尚达人”
走访发现,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开始青睐智能手机,积极学习新技能扩展自己的社交网络。不少人虽然还没完全“吃透”智能手机的各种用法,但已学会最常用的基本操作。如读者严女士的母亲,已学会用手机的App软件为外孙辅导功课,曾先生的母亲不会打字,但学会了微信和拍照功能,会把自己手写的文章拍成照片发给亲友……
曹阿姨是杭州一家知名公办小学的退休教师,今年刚满80岁。她教过语文也教过数学,以高级数学教师的身份退休后,还在私立学校干了一段时间,从事教职整整42年。桃李满天下,也是曹阿姨最初接触微信的主要原因。
“两年前吧,有个学生打电话来问我好,说起想建个微信群,方便其他同学们跟我联系,我是什么都肯学肯问,也都学得很快的,跟我外孙一问,自己摸索了几天,就都会了。”曹阿姨能顺利学会用智能手机,跟她之前已熟练掌握电脑有很大关系。她1997年开始炒股,经常出入证券公司,证券公司里的那些电脑她老早都会用了。2006年,外孙读大学,周末常在外婆家里住,顺带也就给外婆引进了一台个人电脑。
“我用电脑用得很好的,花头不要太多!我喜欢上凤凰网看新闻,喜欢在网上研究股票,喜欢用电脑看韩剧,我还信佛的,也经常上网看一些佛教有关的文章……”曹阿姨说。学会用智能手机后,她很多上网项目就都转移到了手机上,但因为最近眼睛不大好,她又让外孙帮自己弄来一部iPad,这下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
曹阿姨表示,用老人手机对自己来说有点太“落伍”了。现在微信上,除了几个学生群,她还把以前学校里的老同事、大学里的老同学都加了群。“不过,同事群还好,同学群里都是八十好几的人了,真正会用手机的没几个,都是靠子女帮忙。我大学里一个班50多个同学,现在还活着的30多个,女的里面玩得转微信的,只有我一个人!”(都市快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