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方臻子)还是“老国企”员工时,倪国明从未想过,“铁饭碗”也会有摔碎的一天。
然而,当2015年12月23日凌晨,在用完最后一批坯料、结束流水线上最后一道工序后,杭州钢铁集团位于半山的钢铁基地生产线全线关停。这其中,就包括倪国明工作了15年的浙江杭钢高速线材有限公司。
钢铁行业正在经历转型升级的阵痛,曾经的“明星钳工”也不得不挥手告别这座喧嚣了59年的“钢城”……一年之后、2017年伊始,我们又见到了倪国明。这个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甚至有些学生气的80后,现在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技术骨干,还为许多老同事谋到了不错的工作。
在产业转型的大时代下,他就是无数在迷茫与希望中砥砺前行的小人物之一。
打破成见
时光倒回到2016年初。春节还没过完,倪国明就跑去了“春招”会场。“开始心里挺忐忑的,不过,简历递出去四五份,都通知我去面试。”分流后第一次参加招聘会,倪国明就收到了不少企业递出的“橄榄枝”,“我是钳工,‘万能工’,就业方向很广。这一点,我比其他杭钢人幸运。”
但他并不想随便拣一枝。“对新工作,我有明确的方向。薪资待遇、工作地点、未来发展,这些都要考量。”倪国明告诉记者,自己原本还可以分流进入杭钢下属的宁波钢铁厂,继续端“铁饭碗”,但他不想去。一方面,妻子正怀着二胎,离家太远照顾不便;另一方面,他对国企也有些迷茫,离开或许是一个新契机。
三月,春暖花开。在跟几名老同事一起逛下沙的人才招聘会时,倪国明看到了一家符合自己要求的“理想公司”在招聘设备维修工,但要求上却写着“28周岁以下”。
老同事们都放弃了,36岁的倪国明鼓起勇气毛遂自荐:“我年龄上偏大一些,但我来自杭钢,有经验、有技术,完全可以胜任。”
“你原来是国企的,吃得起苦吗?”在对方眼里,国企工人就是清闲、懒散的代名词。
“外界对杭钢不了解,杭钢有‘杭钢精神’——以钢铁意志做人、建业、报国。比如每年大修,10多天都在厂里加班加点,累了直接倒头睡上几个小时又开始工作,这些是常事。”
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企业决定先试倪国明2个月。可试用期还没“满月”,倪国明就已经获得了上上下下的认可,还被外派技术培训去了。“小倪肯干活、能干活,还会动脑子干活。”企业的老师傅这样评价。而最让倪国明备感骄傲的是,当企业再次需要招聘维修工时,领导直接找倪国明“要人”——让他介绍杭钢人。“我介绍了五六个人过去,领导都非常满意。这是对我们杭钢工人的肯定。”
告别迷茫
倪国明的手指,纤细修长,这是一双典型的技术工人的手。他是杭钢新一代中最优秀的技术工人。
他是杭州人,家就在距半山不远的康桥。“进杭钢时,家里人太高兴了,我可算捧到‘铁饭碗’了。”2001年,随着全国钢铁产能的急剧扩张,倪国明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钳工专业毕业后,顺理成章地到新建的高线公司机修车间当钳工。“高线”是高速线材的简称,每秒出钢90多米,快赶上子弹的速度了,是当时世界领先的生产线,清一色的“洋设备”。
倪国明负责的就是生产线上最核心设备“吐丝机”的维护保养。凭借做事认真细致又爱钻研,他单是攻克设备自主维护维修的难题,就为公司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几十万元。同时,在工作中磨练技术,也让他从众多年轻工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杭钢“名人”,上过企业杂志封面,当过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011年还以浙江省“金蓝领”的身份赴德国培训。
鲜花与掌声背后,倪国明的心却矛盾了。一方面,他感谢杭钢,国企低效率的“毛病”、“大家庭”式的文化,却给了个人宽容的成长空间与平台,他年纪轻轻就已经获得“主任技师”资格,整个杭钢也就二三十人。但另一方面,倪国明却发现自己碰到了“职业天花板”,“你知道吗?当我评上主任技师后,心态一下子就变了。之前我很拼,但当想到再往上是遥不可及的‘首席技师’时,我觉得再拼已经没有意义了,就这样混下去吧。我甚至看到了自己退休时还是主任技师。”
“其实,在去德国培训之前,我曾一度想离开。”倪国明羡慕一些同事能在杭钢关停前绝然地选择出走,“年轻人应该是有理想的。我也曾设想过,凭借我掌握的技术,在外面工作三五年后肯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但国企似乎有一种魔力,它试图圈住你,然后慢慢磨平你的棱角。”
倪国明的迷茫,代表着在产业转型时一代国企工人的集体迷失。当钢铁行业陷入困境时,工人失去了干劲,很多人进入了“耗”的状态,“吃不饱又饿不死”,与社会脱节,“圈子就这么小”。
杭钢的关停,对“倪国明”们来说,是将他们推出“耗”的状态,是让他们与世界重新接轨,是打开了一片新的天空。在新的企业里,倪国明和他的老杭钢同事们,不仅待遇比之前有了大幅提升,干劲也比以前更足了。
“过完年,我还想再找一份兼职。”倪国明的小儿子已经出生,儿女双全凑成一个人人羡慕的“好”字,他说着养两个娃太累,脸上却露出无比幸福的微笑,“男人不出去闯一下,终归会留遗憾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