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糟香一路走,找到记忆中那口绍兴滋味
浙江在线1月3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祝瑶/文 记者 钱璐斌/摄)在杭州吃货界有个段子——如果车擦了碰了要去杭州理赔中心办快速理赔,一定别忘了再往深巷里多走上三五十米。只有去这家“小店”吃上一口好吃的糟鸡,才算是把糟心事吃没了。
在这里,确实有这么一只糟鸡,酒糟味比任何GPS定位还精确,老饕们只要跟着味道走就能找到。对于绍兴人,那一口“醉糟霉臭”,最是牵动思乡情愫。
明明太阳才刚落山,店老板就对来往的客人说,“不好意思!打烊了”,吃货们只好悻悻而去,噶小的店还“挑客”!
周日赶早去抢位,吃个闭门羹,打电话给很拽的店老板,听到的却是“钞票赚不完,我周日要休息的!”……
营业时间中午晚上各两个小时,过时不候、放假看心情,这家“小店王绍兴菜馆”,到底牛在哪里?
沿背街小巷一直走,走到开始怀疑人生,才找到印有“醉糟霉臭、绍兴风味”的玻璃门,60方的逼仄小店简单到一目了然,4张小桌子、2间包厢,以及一块写有菜名的小白板。看到餐桌边浸着苋菜梗老卤的旧缸子,懂门道的吃货们就能断定,来这里吃绍兴菜错不了。
临近春节,店里的帮工提前返乡了,请来70多岁的老妈帮忙打下手,“小绍兴”亲自上阵,在厨房里忙到不可开交。等最后一波客人吃完,“小绍兴”才关上灶火,从厨房里端出一家人吃的两菜一汤,这时候已是下午1点半了。
他坐下说的第一句话,“可以采访,但不能写地址和电话,生意已经忙不过来了。”
已过不惑之年的“小绍兴”,是个标准的绍兴佬,张口说三句普通话,就会串成一口“绍普”。他上过不少美食综艺节目,还和中国最著名的“好舌头”华少在节目里“怼”过。
杭州最神秘的是“小绍兴”到底姓什么?
“有人说我姓王,有街坊传我姓张、姓钟,哎,姓什么也不重要了,叫我‘小绍兴’就行。”他戳着手机里的微信头像,懒洋洋地说。
小店虽小,拥趸众多,店里的客人大部分都是朋友带朋友,熟客带新客。“小绍兴”说,别以为只有杭州或者周边地区的人才会赶来过嘴瘾,天南海北打飞的而来的食客,还有老外吃货、餐饮大咖都曾来“暗访”过。
“一只糟鸡也谈不上什么人间美味,过几天不吃就是想啊。”在“小绍兴”眼中,妈妈烧出来的饭菜永远最美味,一口糟香才是难以割舍的绍兴气味。
糟,是慢慢浸润出来的,需要一些功夫,靠的是耐心。逢年过节,绍兴人家家户户都爱吃糟鸡,咸鲜中透出酒意。吃货们流连忘返的“小店王”糟鸡,在“小绍兴”口中,难说有什么绝招,不过是用了一招“存本味”,最关键的,就是必须用原产地的原料做家乡味。
“糟鸡哪有什么秘密,糟鸡要糟得透,糟味讲究的就是要深入骨髓的原汁原味。”“小绍兴”说,“我们的酒糟委托亲戚从绍兴民间自家酿酒的农家收来。”
精于烹饪的,对于原材料都格外看重,在“小绍兴”看来,只在灶台间不跑菜场,那是假把式,一个厨师去菜场买菜是必不可少的。
“小绍兴”的老婆说,他的“爱好”就是周日起个大早搭大巴,直奔沥海、道墟等绍兴周边小菜场,热热闹闹,挨挨挤挤,捎回那些最新鲜的食材。看看水灵的小梅鱼、鲜香至味的羊肉,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由于对食材门清,那些渴望好食材的大厨也在交流中都把他引为同行。2015年考出了驾照、买了车,去年第一次驾车上了高速,“小绍兴”终于结束了乘大巴采购食材的历程,也跑得更勤了。
“美食七分原料两分料理,还有一分靠吹牛。”这是他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小绍兴”呵呵一乐,每个人的胃都是一个故乡,十多年来不计较成本地做着最地道最纯粹的事儿,就是想保留住每一口家乡味。
“小绍兴”,绍兴孙端人,祖上三代都和吃喝这事儿颇有渊源,不是厨子就是酿酒人。12岁时跟着妈妈学做菜,有了家传手艺的“小绍兴”,最拿手的是“醉糟霉臭”,后来成了远近闻名的一名乡厨。
“小绍兴”说,2003年还能记得住的事,全国人民抗击非典、杭州下了一场雪,还有就是自家的小店王绍兴菜馆开张了——而且,这一开就是14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