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临安市昌化镇上营村内,沉寂了近10年的一片田里,如今正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耕备耕景象:有人在田间除草,有人在平整土地,更多的人忙着贮存肥料,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足准备。
上营村是昌化镇最西端的一个移民村,全村只有3个村民小组,126户383人口,却在上营畈拥有1000余亩耕地和旱地,村民多以种植水稻和经济作物为生。
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上营大队大兴水利,上营畈旱涝保收,社员丰衣足食。进入新世纪后,当年修筑的水渠早已破损不堪,旱季供不了水,涝期能撑船,村民靠天吃饭收益无保障,宁愿抛荒,选择外出打工。
“大面积农田抛荒,村干部在担忧,村民在心痛,因此近年来,村里每年都挤出一定的资金加以维修,但只限于修修补补,治标不治本。”村主任许建政说。
3年前,昌化镇开始“五水共治”,村两委兴修水利的信心倍增,及时制订保供水方案。镇水利站张福生站长常驻村里,协助规划水渠的布局,制订新建、改建、扩建216个节点兴修措施,按政策落实补助资金。村两委及党员组长人人有岗位、个个挑重担,占据一线、管理一段。
“突击的一千多个日子里,无论酷暑严寒,党员组长是没有休息天的,都想早日水到渠成,给村民提供理想的生产平台,结束背井离乡的日子。”许建政说。
上营畈的改变,唤回了昔日外出打拼的村民。8年前,村民许国强离家到杭州打工,去年又重拾犁耙。他说:“现在村里为我们创造这么好的生产条件,年前我就同妻子谋划好了,家里的6亩水田种上二季水稻和一期小麦、5亩旱地种上3亩高山蔬菜和两亩蔬菜大棚,收入比打工肯定好。”
站在熟悉的耕地间,每户上营人都有新的打算。正在忙碌整地的刘兴发一家,前几年在萧山一家苗场打工,去年全家返回,计划将7亩水田种上水稻和花卉,6亩旱地种上药材。78岁的王根木夫妻俩,虽无力摆弄自家的田地,但由于邻近村民争相承租,每年13500元的租金足以满足二老的生活开支。
3年来,上营村累计投工投劳13000余工,新建水渠6000余米,改建水渠2700余米,扩建水渠1300余米,新建配套水泥机耕路3000余米。为增强旱季供水活力,村里于去年在昌化溪追加投资30万元,建造抽水站一座。
“上营村,村小手笔大。”村水利专管员徐玉平说,上营村的水渠,是昌化镇最长、建设时间最长、投工投劳最大、供水排涝功能最全的惠民工程,建成后便充分发挥它的独特功能。去年连续48天的旱期,上营畈种植水稻的农户照样获得亩产千斤粮的好收成。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