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杭州分时租赁之战火线升级
2017年04月06日 08:09:00 来源: 杭州日报

  最近,杭州多个商场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充电宝自助机柜,用户可以像租借共享单车一样借充电宝,扫码之后就可以给自己的手机充上电,借用24小时以内免费,超出24小时则需要支付每天1-3元不等的服务费。

  其实,不仅仅是共享充电宝,从分时租赁汽车到共享停车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风潮下的分时租赁之战开始愈演愈烈。

  大需求催生大市场 共享经济是分时租赁兴起的根本原因

  现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迭代,手机上的APP愈来愈多,耗电速度愈来愈快,随时随地充电成为了刚性需求,所以又一款共享产品已经开始布局市场——共享充电宝。

  继共享单车和汽车租赁之后,充电宝租赁成为了共享经济又一“新战场”。“我们目前已经在杭州布局了超过300个点,包括商场、酒店、KTV还有公交车站,充电宝数量近2000个。”共享充电宝市场参与者杭州兔兔帮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楼莹莹说,“这些场所,用户需要长时间停留,充电需求非常大。”

  用户需求催生市场。同样的,汽车分时租赁的兴起源于网约车数量的锐减,用户叫车难成为“痛点”。

  王建民在杭州开了近十年的出租车,“2015年年底的时候咬咬牙买了一辆车,按照当时网约车的收益,想想应该很快可以回本。”王建民告诉记者,“谁知道,网约车细则出台之后,因为我的车轴距达不到要求,加上不是杭州牌照,所以现在开不了网约车。”

  网约车平台车辆数量锐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叫不到车辆,与此同时,汽车分时租赁的出现,很好地起到替代出租车和网约车的作用。

  盼达用车是汽车分时租赁杭州这块市场的“先行者”,“目前我们在杭州已经有36个点位,还可以异地还车,满足用户的出行需求,希望能给他们最好的体验。”盼达用车副总经理袁婷婷说。据了解,盼达目前在杭州已经投入了超过300辆车,基本每天都能租赁出去,这也反映出“后网约车时代”用户对于出行的强烈新需求。

  共享的“春天”还未到 分时租赁行业发展还需进一步“清障”

  当业内普遍认为分时租赁行业的春天已近时,却已经“有人倒下”了。不久之前,分时租赁汽车品牌之一友友用车官方宣布停止运营,退回所有账户存款,原因是“之前签署的投资款项未如期到位”。

  在投资机构看来,共享汽车的本质与共享单车类似,都属于资产管理型公司,核心在于如何以较低的成本投放车辆,尽快达到规模效应。另外,共享租赁汽车的后续保养、维护非常繁琐,当运营过重,就难以控制成本。

  友友用车的轰然倒下可能就是当前分时租赁领域普通创业者艰难挣扎的写照。浙江浙大友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俞思绮有自己的看法:“在这个重资产领域,具备下列三个能力才有可能具备大概率成功的机会:资金成本足够低、掌握政府资源、具备大规模造车能力。”

  租过车的人都会发现,高峰的时段根本租不到车,这也反映出这个行业目前一个很大的问题:“分时租赁发展到现在,车辆潮汐、分布点不科学、车辆调度等难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这也是很多人觉得用户体验不太好的一个重要原因。”俞思绮说,“但是,如果为了更好满足用户用车需求而投入车辆,则会大大增加企业的运营费用,这是共享汽车的玩家需要尽力去平衡好的一件事。”

  和共享单车的剧本类似,共享充电宝的疯狂布点实际上是资本在用真金白银投票,不过,这些资本短期内看不到盈利的希望。楼莹莹透露,一台小型的充电宝自助机柜成本大概在2000元-3000元不等。他坦言,仅仅依靠充电宝租赁是比较难实现盈利的,更何况接下来会有更多竞争者的加入。

  但是投资人却相对“乐观”,在盈动资本创始人项建标看来:“未来是一个物联网时代,智能共享充电宝会成为移动端的流量入口,‘广告+支付+数据’是未来这个行业的核心优势,很有想象空间。但是,任何想象空间都是基于用户量,有了用户之后再去做迭代,目前,行业发展的春天还远未到。”

标签: 充电;共享;租赁;用户;单车 责任编辑: 洪慧敏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