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360万元拆迁款险成骗子囊中物
这是杭州反欺诈中心成立以来劝阻成功金额最高的案例
2017年06月28日 09:04:38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李维和 通讯员 庞振煦 徐佳 金燕

  6月19日下午1点不到,南星派出所民警赶到辖区某宾馆,在一间客房门前,边敲房门边喊话:“我们是派出所的,麻烦开下门。”

  房内一阵沉默后,传来了警觉的声音:“为什么啊?”

  “你可能遭遇诈骗了,你现在是不是在打电话?”民警急了。

  房里的人哼了一声,还是不开门。民警再次催促:“快开门,到时候钱被骗光了,哭都来不及了!”

  门终于开了,一场骗局被及时制止。

  朱阿姨是杭州人,前阵子因老宅拆迁,她拿到了一笔不菲的拆迁费。6月19日一早,一个显示地址为湖北武汉的电话打了过来:“我是武汉市公安局民警,你涉嫌犯罪,被我局列为网上通缉对象,等会我把通缉令发过来,你确认一下。”

  朱阿姨本来不信,但“通缉令”一发来,她慌了。“通缉令”上不仅有她的姓名、证件号码,还写明她因涉嫌洗钱而被通缉,落款上还有“武汉市公安局”的公章。

  后面的事情就是电信网络诈骗的老套路了——诈骗分子要求朱阿姨汇款至“安全账户”,让她去宾馆“避避风头”,还教他在网上操作转账。

  知道真相的朱阿姨汗都下来了,她手上那张卡里足足有360万元存款!幸亏杭州反欺诈中心及时发现,民警终于在朱阿姨转账前及时赶到。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杭州反欺诈中心先后对8645个深度疑似被骗用户进行干预,成功劝阻电信网络诈骗1700余起,拦截涉案资金1800余万元。而朱阿姨的案例,是反欺诈中心成立以来劝阻成功金额最高的一个。

  公安机关提醒,公检法机关办案时,均通过上门出示证件或严格法律手续对当事人进行调查,不会通过电话或网络渠道开展调查工作,更不会要求当事人转账至所谓“安全账户”。市民如发现被骗,务必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或拨打杭州反欺诈中心咨询专线81234567求助。

标签: 通缉令;转账;电信网络;杭州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