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瓢泼而下。陈金木撑着伞,走在村头小路上,湿滑笨重的雨鞋踩在青草地里溅起阵阵水花。
梅雨汛期,止不住德清县禹越镇夏东村党总支书记陈金木的脚步。这段时间,他经常往村头跑,尽心查看即将开工建设的一个3.3亿元的康复中心项目。
脚踩泥泞,步量民情。30年埋头基层的沧桑与辛劳,化作两鬓斑白印刻在这个年近六旬的村书记脸上,但那份为村民服务、带村子致富的炽热之心,依然年轻。
“是党员,就该在困难的时候站出来”
眼见土地完成平整,村民都完成了签约,陈金木悬着一个多月的心总算落了地。“再过两三个月,项目就能开工了!”
这是夏东村这么多年来引进的第一个大项目。
陈金木自然很激动,“村里环境好,有连片平整过的土地,镇上决定把这个项目落户到村里。”
烟雨朦胧里的夏东村,静静伫立在杭嘉湖平原之上。但30多年前,这个村庄并不平静,改革开放之际,村民集资兴办欣武丝厂,渴望脱贫致富。
但由于缺乏营销渠道,村办企业产品滞销,亏损越来越大,村干部和村民都束手无策。夏东村因此陷入困境,成了远近闻名的负债村。
彼时,28岁的陈金木在一片“质疑”声中上任夏东村党总支书记,因为他年轻,更因为他要面对的是百万元的债务,以及每年10多万元的利息支出。
2003年,夏东村负债累计为150多万元,在当时就算把村里所有家庭的收入都加起来也不够还债。
“村集体几乎没有收入,还债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更别说发展。但我是党员,这个时候应该站出来。”如今,回忆起那段沧桑往事,陈金木感慨万千。
孱弱的村集体经济拖了村子发展的后腿,庞大的债务让党员干部抬不起头。村子怎么发展,钱怎么还?村民的眼睛盯着刚上任的新书记。
“看准了的事情,要坚持做”
当上书记的头几年,陈金木一门心思扑在村里,绞尽脑汁还债务。
可由于路子有限,终究是杯水车薪。那段时间,陈金木背负了很大的压力,“睡前都会想,明天起来该找什么方法还债,实在太难熬了。”
但他没放弃。
彼时,德清农村土地承包流转方兴未艾,不少大户第一次尝到农业规模化带来的甜头。看到机会的陈金木想到,夏东村也要扶持种养殖大户。
“把村里三个鱼塘集中起来,承包给一个农户,每年三四万元的租金减少一半。不过有个要求,必须要连续租10年,并且租金一次性支付……”在村支部会议上,陈金木大胆提出设想。
尽管村民们一时不理解,一个劲地抱怨“亏大了”。“但看准了的事情,就应该坚持做。”陈金木力排众议,说服大家将鱼塘以“低价”承包给村民屠金法。
正是这样一个决定,既能一次性增加村集体收入,减轻债务压力,又培育了屠金法这样的养殖致富样板户。夏东村第一次真正迈开了脱贫的步伐。
与此同时,陈金木对欣武丝厂的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把企业承包给村民,激发企业效能。
另外,借着国家对村办丝厂实施“拆机压台”的契机,夏东村果断淘汰了24组机器,为村里争取到了48万元的政策补贴。
村集体连年负债的颓势,在陈金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反转。“现在,村集体每年收入有80多万元。”说这话时,陈金木脸上展开了笑容。
“和美家园示范提升,我们有信心”
夏东村的美丽蜕变拉开了帷幕。
2003年,在陈金木的带领下,夏东村搞起了农业开发,平整土地2000余亩,并将其中200亩土地以1200元左右的价格流转给了村里的甲鱼大户,搞起甲鱼养殖。
在养殖大户的带动下,许多村民纷纷加入到了水产养殖行业,规模越做越大。
夏东村从禹越镇一个经济落后、产业单一、环卫脏乱差的落后村,变成了经济强大、产业丰富的先进村。2005年,夏东村便成功创建为省级小康示范村。
2007年,夏东村再次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转型升级,推进自然村农户向中心村集聚。如今中心村已集聚300多户,占全村农户的35%以上。
2013年起,在上级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夏东村陆续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村里8条内河完成整治,关停了6家生猪养殖场以及11家污染小作坊,所有村民实现产业转型。今年,全省开展剿灭劣V类水大行动,夏东村最后一处养殖尾水也达标了。
如今的夏东村水清、岸绿、路畅、景美。夏东村的变化,伴随着的是陈金木书记挨家挨户做工作的声音,抹不掉的是他整天蹲守田间地头的单薄身影,这些村民自然记在心里,永远不会忘记。
在今年的德清村级换届选举中,已近退休年龄的陈金木,再次以高票当选村党总支书记。
不过,他仍乐此不疲地享受着为村民工作带来的快乐。“今年,村里要搞和美家园示范村提升,村民都很支持,我们有信心拿下来。”
禹越镇党委书记姜庆华表示,陈金木作为村书记,心系村民、默默耕耘,在村级事务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体现了禹越镇打造“双勇铁军”的良好精气神,为践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做出表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