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警卫展示手工染布。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中的这句话,说的正是蓝印花布的染色过程。
这是一门与时间有关的技艺,白布浸染了植物的染料,经过十几次的重复印染,在空气中充分氧化,经过时间的沉淀,原本的偏青色渐渐才会变成厚重的蓝色。
桐乡蓝印花布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在经历了近千年的“沉淀”后,也面临着如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问题。
悠悠京杭大运河畔的石门湾里,桐乡蓝印花布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哀警卫,根植于百年老字号“丰同裕”染坊,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将这门可追溯至战国时代的制作技术,重新带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快与慢 百年染坊的重生
出生在桐乡石门的艺术大师丰子恺曾经在《学画回忆》一文中,描述过祖父家的染坊。
“我家开着染坊店,我向染匠司务讨些颜料来,溶化在小盅子里,用笔蘸了为书上的单色画着色,涂一只红象,一个蓝人,一片紫地,自以为得意。 ”
丰子恺祖父的染坊不幸在1937年11月被日军炮火所毁。直到2003年,经丰子恺家属的同意,石门镇成立了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就是哀警卫。
哀警卫自幼跟着国画名家吴蓬学画,有扎实的美术基础,对工艺美术有着独到的眼光
他24岁时,在绍兴的一家商场被一件蓝印花布的衣服所吸引,离开商场后,脑中一直想着那件衣服。“我来做那家衣服的话,一定会做得更好。”
至此,哀警卫开始了走遍全国的“取经”路。他几乎走遍了全中国的所有染坊,在各种文献古籍间寻找有关“蓝印花布”的只言片语,拜见了许多位工艺美术大师,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掌握了整套蓝印花布的印染工艺。
在2003年,哀警卫创立了根植于百年老字号“丰同裕”染坊的桐乡市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
目前,“丰同裕”染坊已是全国最大的蓝印花布生产性保护基地之一。在哀警卫的经营下,蓝印花布的传承发展变快了。
“丰同裕”在继承传统工艺、传统图案的基础上,把源源不断的创意设计融入产品开发,并打破传统蓝印花布蓝白两色的固有概念,开发出40多个系列、500多种创意衍生品。
蓝与白 传统技术的坚持
“丰同裕”染坊坐落在京杭大运河边的石门镇,在染坊中,可以闻到淡淡的青草和泥土混合香气。
蓝印花布所用原料都是天然所得,纯手工染制,用蓝草染成。蓝草,即可入药的板蓝根,在“丰同裕”染坊的一处还可以见到种植的蓝草。
这里仍旧沿用着最古老的技术,徒弟在师傅的带领下,刻板、刮浆、染色、晾晒,每一道工序都倾注了匠人的心血。
在染色的环节,染布要在十几个不同的染缸里上色,每个染缸需要浸染多少时间,全凭师傅的经验。
“没有采用机械化生产,是因为传统的生产工艺一旦改作工业化生产,那么百年老店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失去艺术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传统的东西并不是代表着落后。”哀警卫表示。
传统并不意味着守旧,哀警卫在坚持传统印染工艺的同时,也吸收了版画、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不断开发新的图案。
对于蓝印花布这项非遗来说,哀警卫最关心的如何让它走入现代生活,“我们设计了适合现代生活、年轻化的实用蓝印花布布艺品,包括服装、配饰、箱包、围巾、方巾、文具等多类桐乡蓝印花布创新产品。”哀警卫说。
去年,“丰同裕”淘汰掉60%的老款蓝印花布,保留经典图案与款式,开发新型蓝印花布布艺品与蓝印花布文创衍生品,目的是让传统工艺更现代、更时尚、更贴近生活。
古与今
非遗的推陈出新
在“丰同裕”厂区的展馆内,除了陈列着极具年代感的老织布机、各种印染工具外,还有一个巨大的装置艺术品。
无数根细线串起一片片呈波浪形的蓝印花布,装置的中间则是一支红色的船桨。
这幅名为《乌镇印象》的作品正是出自哀警卫的创意,该作品在第八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上获得银奖。
古老的工具和现代的装置艺术,在同一时代中展示,仿佛映射出蓝印花布的过去和未来。
在哀警卫看来,“文化是核心,创意是手段。”蓝印花布的发展也离不开鼓励年轻一代推陈出新。
去年,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蓝印花布分馆应运而生,成为宣传江南传统民间手工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窗口。
如今,“丰同裕”也培养了一大批80后、90后设计师。他们在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