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杭州是创新活力之城,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在杭州点击鼠标,联通的是整个世界。”G20峰会闭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此点赞杭州。
随着资本、项目、人才等高端要素的集聚,杭州涌现出了一大批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业创新平台,并呈现出建设主体多元化、投融资链条化、创业活动常态化、创业理念国际化等特色,杭州已跻身全国创业创新“第一方阵”。
杭州众创空间如此活跃,其原动力和基因是什么?它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把脉问诊创业创新平台,进一步营造良好创业创新环境,本报特推出“聚焦杭州众创空间生态圈”系列报道。
中午12:00,正值午餐高峰。梦想小镇创业大街的一家面馆里,苏杰点了一碗鸡蛋面,并选择靠墙的位子坐下来。
穿过面馆后门,就能看见“良仓孵化器”。在这里,2000多平方米办公区集聚了数十家创业公司。苏杰就是“良仓孵化器”的创始合伙人之一,浙大毕业,阿里巴巴工作8年,创业2年,他来杭州已经17年。
这两天,良仓合伙人都忙着筹备阿里巴巴“诸神之战”总决赛,同时还有花生粒、鲜入为主、Uface等一批新项目入驻,苏杰边吃面边接电话,说“吃饭就是忙里偷闲”,一点也不夸张。
像良仓这样的创业空间,仅是杭州创业创新的一个缩影。市科委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杭州在册的众创空间已达106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35家,省级优秀众创空间12家。截至今年1月,累计入驻企业(团队)2387个,已注册企业2069家,注册资本累计超过41亿元,吸纳社会就业人数13127人。
“接力棒式”孵化 平均每天有9场创业活动
前两天,第三届“创青春”中国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梦想小镇落幕,杭州视氪科技有限公司的“盲人视觉辅助眼镜”项目在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从7183个创业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冠军。
这是一个什么项目呢?简单点说,就是通过计算机视觉、AR和VR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控制等技术,为盲人及弱视群体打造的一款智能眼镜。眼镜集机器视觉与声音编码映射于一体,能让视觉障碍的群体重见光明。
诞生于浙大科技园,发展中得到润湾、良仓、六和桥等机构的连续孵化,从第一次项目路演到第一次投融资对接,再到600万天使投资的落地,再到未来科技城重点项目资助750万元,视氪科技的成长离不开众创空间“接力棒式”的孵化。
在杭州,创业大赛、创业分享、项目路线、融资对接等创业活动几乎天天都在上演。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杭州共举办2936场创业活动,同比增长99.2%,平均每天9.0场,共有118151人次参加创业活动。更难能可贵的是,众创空间还设立或整合的风投基金也多达181个,资金总规模76亿元,建立了从种子期投资到中后期投资的完整投融资链条。去年,共计739个项目获得41.1亿元的投资。
众创空间催生千企
“黑马”项目层出不穷
你瞧,在梦想小镇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就集聚了良仓、苏河汇、第七空间、蜂巢等近40家众创空间。而在滨江阡陌路,一块“杭州创业大街”的牌子显得格外耀眼,周边汇聚着3W咖啡、天使汇、创业邦创新空间等。
“在这里,入驻项目可享受最长3年的免租办公场地,水电、物业等费用的60%由小镇支付;这里还在小镇周边提供远低于市场价格的人才公寓配套,创业者根据学历每月可以享受300—500元的住房补贴;凭小镇发放的创新券,企业可免费享受小镇聘请的律师、会计等中介机构服务……”
说起第七空间,Light Hi(来嗨)科技联合创始人周舟这样回忆两年前的情景。而不到一年的时间,第一代产品智能灯“Gooro”上线;半年后,第二代产品智能母婴灯“哈球”也上市了;接着,第三代产品“哈球量子护眼台灯”成功上线有赞商城,并保持了较高的销量。“这里创业环境好,设施全,政府扶持力度大,我的选择没有错。”周舟说。
众创空间是杭州创业创新的一道“风景线”,也催生了一大批创业企业。比如,“楼友会”孵化的“微链”、“六合桥”孵化的“米趣科技”、“福云创咖”孵化的“贝贝网”、“创业蜂房”孵化的“快的打车”、良仓孵化的“开始众筹”……这些耳熟能详的成功案例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这些项目都出自杭州众创空间。
原有空间不够用
杭州众创空间忙着“扩容”
“现在这里的280个工位已满员,新入驻的搏享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母婴玩具、数码产品、健身运动、户外用品等行业的共享租赁平台,现在只能到我们的拓展区块。”良仓工作人员黄颖说。
梦想小镇互联网村,“良仓”老仓4000平方米的办公区已满足不了创业者的需求,如今其拓展区块已延伸到下沙、e商村等周边区块,还有不少物业正在洽谈中。
在下沙,由杭州经济开发区、阿里云、良仓共同打造的阿里巴巴创新中心已于8月29日开门迎客,它依托华媒科创园区3000平方米大平层空间,开放式+独立办公空间,可以满足创业公司不同阶段的需求。“目前,500个工位正在火热招商中,半个月已租掉了100多个工位。”良仓合伙人、阿里巴巴创新中心(杭州下沙)CEO庄笑峰说。
同样面临“扩容”的还有“第七空间”。“1500平方米办公区域共108个工位,目前入驻企业近30家,现在工位一席难求,我们在金之源大厦的拓展区有1300平方米,目前正在装修中。”华知投资常务副总经理叶凤说。
作为杭州最早运营众创空间的创巢创业园,最近也面临着空间不够用的难题。“我们创巢创业园共有30多个‘房间’,面积30-60平方米不等,但这些‘房间’根本不够用,现在我们在4号大街附近拿了一处物业,目前正在恰谈。”创巢创业园负责人潘利静说。
优化创业生态
杭州“双创”跻身全国前列
近年来,杭州在打造众创空间的“杭州模式”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创新体制,优化创业生态;集聚资源,整体提升运营模式;招才引智,推进众创空间国际化建设;注重关怀,塑造良好创业生态文化……
以优化创业生态为例,一方面是化扶持政策体系,从创业启动、房租与宽带补贴、促进创业投融资、品牌活动等方面进行资助;另一方面是培育特色,持“创业投资+特色服务”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引导众创空间培育核心竞争力,走专业化道路,实现差异化发展。如华立润湾聚焦智能硬件、贝壳社聚焦医疗领域。同时,还不断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多层次融资生态链,建立政府为主导“创投引导基金+天使引导基金+硅谷引导基金”的基金体系。
尤其值得一提的,杭州还引导众创空间建设主体多元化,大企业大集团、教育培训机构、科技服务中介、大学科技园、传统媒体、创业投资机构、连续创业者等各类主体不断加入,如云栖小镇与富士康实施的智能硬件平台“创新牧场”项目、与阿里云合作建设的“淘富成真”项目等都在扩展着众创空间形态。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