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杭州,共享发展 市民得到更多获得感
积极探寻共享发展理念 培育城市共同体文化精神
2017年09月25日 08:39:07 来源: 杭州日报

  越来越多的杭州人喜欢上了马拉松。

  近年来,杭州更是将精致典雅的地域文化与共享发展理念相融合,积极培育关于“我们”的城市共同体精神,从而厚植了共享发展的文化基础。

  广泛开展“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2011年,杭州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我们的价值观”主题词征集活动,最终几经完善,确定了“民生、文明、诚信、感恩、敬业、友善、信仰、责任、崇学、爱国、务实、和谐”等12个主题活动词,并依次作为每月的主题词贯穿全年加以推广。与此同时,杭州还以“让我们生活得更好”为活动主旨,在全市农村、社区、企业、机关、学校开展价值观大讨论行动;组织开展生活品质展暨“我们的价值观”全城联展活动,通过多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展览、展示、互动活动,让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行业道德深入人心;发布“我们的价值”标准、规范、宣言、倡议,把价值导向融入制度设计和行为规范制定之中,等等。这些活动立足“我们”这一价值共同体,深入百姓日常生活,探讨共同发展愿景,为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城市人文精神结合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也为杭州营造了浓厚的共享发展文化氛围。

  积极推进最美现象由“风景”变为“风尚”。在城市创新发展过程中,杭州不仅善于发现美、培育美,还善于传承美、传播美,让美的心灵、美的风尚成为市民共同的道德自觉。“最美现象”的不断涌现即是一个明证。如今,许多“最美杭州人”已成为闻名全国的道德楷模,如“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全国劳动模范”孔胜东,等等。“最美现象”在杭州频繁出现,看似偶然,看似是一件小事,看似是瞬间的一个行为,却有着其文化基因、治理理念、制度安排等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的必然性。正是这些美好的品质,共同铸就了集体向善的“最美风尚”,杭州也成了“最美”现象的发源地,“最美”风景的主景区。

  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让满城飘逸书香。杭州十分注重为市民搭建多个层面的学习交流载体,让学习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追求、文化品牌、内生动力和创新资源。例如,以“西湖书市”为主平台举办“杭州学习节”;推动千个学习书屋进社区(农村),展示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尚,等等。在书香飘逸之中,杭州有了“只看书不卖书”,帮助年轻作者实现文学理想的公共学习平台——“麦家理想谷”,也有了“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由此,杭州已基本建成了以“3L”(学习时间、地点、内容全覆盖)为特征的终身教育体系和以“6W”(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带着主动的学习意愿,能够通过任何方式、获取任何必要信息)为特征的学习体系。2016年,杭州成为全球首批、全国首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

  着力构建共享发展平台 打造特色化城市治理模式

  近年来,杭州在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通过构建各种复合化、互动式的实践平台,促进了多元治理主体的联动和合作,实现了多方治理资源的整合和转化,从而为城市的共享发展凝聚了智慧、集聚了力量。

  构建多元复合型治理组织。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关于“社会复合主体”的设想和建构。简单而言,社会复合主体“是指以推进社会性项目建设、知识创业、事业发展为目的,社会效益与经营运作相统一,由党政界、知识界、行业界、媒体界等不同身份的人员共同参与、主动关联而形成的多层架构、网状联结、功能融合、优势互补的社会新型创业主体”。在这种组织架构中,党政力量往往只是多元主体进行沟通、合作的平台搭建者,其他不同领域、行业的组织或个体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其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投身于城市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中。由此,杭州培育发展了系列复合化的城市治理和发展力量,如属于行业联盟组织的丝绸·女装行业联盟、茶行业联盟、杭州美食行业联盟,属于项目推进组织的西湖综合保护复合主体、运河综合保护复合主体、大良渚遗址综合保护复合主体,属于市校联盟组织的杭州市与浙江大学战略联盟、杭州市与中国美院战略联盟,等等。在此基础上,2014年12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培育复合型社会组织”的思路,以发挥其在孵化培育、协调指导、合作发展、自治自律和集约服务上的积极作用。

  优化媒体的公共议事功能。在复合化运作机制的影响下,杭州积极优化新闻媒体在信息沟通和传播方面的优势,不断增强其公共议事功能。例如,杭州电视台的《我们圆桌会》节目,以汇聚智慧、服务民生为目标,以党政、市民、媒体“三位一体”和党政、院校、企业、媒体“四界联动”为平台,以展示交流评论为形式,以“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建议”为线索,充分促进社会各群体、各阶层人员之间就公共议题即时沟通、互动互融、合作共赢。又如,2013年,杭州市纪委(市监察局)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理念和思路,突出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群众评判、群众满意,创新举办了“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活动。2016年,为了扩大公众参与,推进深度问政,该项活动还通过杭州考评网、“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杭州网、“绩效杭州”微信公众号、“廉洁杭州”微信公众号等五大平台,向社会公开征集参加现场问政的民评代表及问政问题,进一步广大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评价权、监督权。

  构建智慧联动的治理平台。这首先突出体现在城市管理方面。近年来,杭州以发展智慧经济、信息经济为契机,大力推进数字城管转型升级,加快智慧城管建设。目前,已实现数字城管区、县(市)级全覆盖,并向26个中心镇拓展,覆盖面积达到500.1平方公里。同时,启动智慧城管“一中心四平台”建设,开展了智慧排水、智慧停车、智慧亮灯、智慧街面管控等智慧应用项目建设,实现了市民与城市管理、执法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互动。此外,为有效打破信息孤岛、优化资源配置,杭州还设立数据管理局,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数据”战略,以数据关联共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城市智慧治理。

  建立健全共享发展机制 夯实维护社会公平的基础

  在民生发展实践中,杭州注重凸显公平共享的价值导向,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工作机制,促进市民在享受公共服务、参与城市治理过程中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从而为维护社会公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立均衡导向的市域一体化发展机制。针对“东快西慢、东强西弱”的区域发展格局,以及民生保障“标准上城高乡低、质量上城优乡劣”等发展不平衡问题,杭州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通过深化区县协作、联乡结村、“六大西进”等工作机制,加强城乡区域“十七个统筹”,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例如,以镇村两级社区服务中心为基本载体加强农村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政务服务的一站式办理;按照“城乡统筹、全民覆盖、一视同仁、分类享受”的思路,构建城乡四级卫生服务圈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制度,解决农民看病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实施“教育共同体”“名校集团化”战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城乡合理流动,并全面高水平普及十五年教育;制定专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推进城区“15分钟文化圈建设”,同时以“美丽乡村”等工程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农村辐射渠道,实现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等等。据统计,近五年来,杭州区县协作累计到位资金20.88亿元、实施协作项目1322个;累计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249个、风情小镇29个、美丽乡村精品线路28条。

  构建民生发展导向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多年来,杭州坚持每年将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努力构筑普惠民生政策体系,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良性互动。例如,2008-2014年,杭州市本级民生支出从74.64亿元增长到146亿元,年均增长16.16%,远超同期财政收入增幅,有效提升了民生事业的保障力度、受益广度和工作深度。同时,杭州还推动民生事业从单纯的物质补助向权利保障转变,确保市民基本权利的落实。例如,2014年应群众呼吁取消之江大桥收费项目后,市财政虽然每年要承担9100万元的运营补贴,但路段日均车流量同比增加255.3%,大大缓解了之江路乃至城市西南区域交通拥堵,让群众得到了真正实惠。此外,2015年,杭州将主城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170元;2016年,杭州加大社会救济力度,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744元提高至819元。

  建立重要政务的全程开放决策机制。多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从出台、执行到考评整改,都邀请市民参与并开展监督,在为民办实事、重大工程、公共政策等方面,都按照“民主促民生”的要求,实施“让民意领跑政府”的“开放式决策”。2009年,为适应网络时代政民互动的现实需要,“杭州网”还创建了一个新的网络频道——“杭网议事厅”。通过网络问计于民、问策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方于民,是“杭网议事厅”建立的初衷,它有利于借助于政府搭建的平台,集中民智、反映民情、分析民情、引导民情、解疑释惑、排忧解难、服务决策。经过多年的实践,“杭网议事厅”已经成为杭州民主促民生的权威平台,并多次被杭州市政府评为“人民建议集体奖”。

  与时俱进共享发展成果 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杭州之所以能连续10年入选“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离不开它与时俱进不断促进发展成果全面共享、全民共享的创新实践。唯有如此,群众才能在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更真切的获得感。

  连续多年实施“为民实事十大工程”。多年来,杭州市政府每年都会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广泛征集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其主题都聚焦于社会热点、民生焦点和改革难点。而且,所征集的项目要求具备可行性、操作性,将其作为多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向广大市民做出公开承诺,要求“当年建设、当年竣工、当年见效”。例如,2014年,杭州市政府就通过群众投票等形式,公开征集到了2700余条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经统筹整合,确定了十方面民生实事共40个子项目。又如,针对近年来市民对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杭州先后投入数百亿,主打“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五废共治”的“三五牌”,强力推进环境治理。目前,杭州已成为无钢铁生产企业、无燃煤火电厂、无黄标车的“三无”城市。2017年,杭州为民办实事项目除了持续深化治水治气外,还将重点放在交通出行、社会抚养、食品药品安全等重大民生领域。

  形成较为完备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近年来,杭州以问题为导向,突出战略重点,从而使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备,民生保障水平日益提升:城乡就业和创业制度逐步完善,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2+2"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初步形成;社会养老事业不断进步,各类老年福利机构综合性床位数每年增长10%;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租售改”三位一体的改革正在完善,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基础教育普及率与质量不断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扩大,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义务教育同城待遇;医疗服务体系日趋健全,医疗机构与制度的改革不断深化。2016年,杭州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4600元的贫困现象全面消除,市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月819元。同时,杭州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2%,成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劳动关系和谐指数全省第一。

  不断推进城市公共服务的智慧应用。杭州还十分注重通过发展和推广智慧应用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品质,让广大市民便捷、高效地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目前,无论是在全国率先免费开放WiFi,在医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还是“智慧政务”“智慧旅游”“智慧社区”等智慧应用方面,杭州都是城市智能化的先行者。另外,杭州也是全球最大移动支付之城。据统计,目前杭州98%的出租车、95%的超市便利店都支持移动支付,有超过2.2万家餐饮门店可以“扫一扫”买单,甚至相当多的菜市场小摊也接受手机支付;主城区公交车实现移动支付全覆盖。可以说,2012年、2015年,杭州之所以先后两次荣登“中国公共服务小康指数”调查之“15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榜榜首,都离不开城市公共服务的智慧共享。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课题组

  执笔:姜方炳

  专家热评

  创建共享发展 的世界名城

  黄  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发展理念,“共享发展”体现了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目标的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对“共享发展”理念进行了系列的阐述,鲜明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杭州在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杭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广泛地开展了以“共享发展”为理念的“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从而凝聚了人心,获得了共识,为全市的“共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为从建设“品质之城”(“生活品质之城”、“东方品质之城”)到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增添了发展的动力。正是基于“共享发展”理念,全市紧紧围绕建设世界名城的目标,大力构筑“共享发展”平台,着力打造特色化城市治理模式,从与浙江大学、中国美院进行战略联盟,构建多元、复合型城市社会治理组织,培育和发展系列的复合化城市治理与发展力量,到结合互联网发展的机遇,聚集创新要素,彰显城市发展活力,并运用大数据和积极优化、突出新闻媒体在信息沟通和传播方面的优势,调动广大市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市民的公共议事功能,构建智慧联动的治理平台,再到建立均衡导向的市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民生发展导向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建立重要政务的全程开放决策机制,以及连续多年实施“为民实事十大工程”,建设完备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城市公共服务的智慧应用等具体措施的实施,等等,都充分地展现出杭州在“共享发展”理念指引下,进行积极的先行探索,敢于创新,勇立潮头,向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目标不断迈进的发展态势和现代化进程。

  创建“共享发展”的世界名城,是杭州新一轮发展的目标追求。随着临安撤市建区,杭州城区面积得以更进一步扩大,如何做到“共享发展”,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建设世界名城的关键。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拥江发展”的战略,体现了杭州城市发展的新态势和走向。从“跨江发展”到“拥江发展”,不仅仅只是概念名词的转换,同时也更是包含着“共享发展”内涵元素的建设世界名城的理念创新。依靠人民建好人民城市,建好人民城市为人民,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城市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这就是杭州创建“共享发展”的世界名城的核心理念,从中表明了杭州城市发展,建设世界名城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突出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哲学,也充分地展现出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紧密关联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的发展逻辑,树立了一面城市发展开创美好未来的旗帜。

  (作者: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市决咨委委员)

  逢人欢笑得无愁

  司马一民

  我们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为了什么?为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喜迎十九大 五大理念指引杭州建设世界名城

  杭州坚持将共享发展理念充分融入改革创新的每一领域和细节之中,凝聚民心民智,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公平,共同建设美好城市,共同享受美好生活,使市民得到更多获得感。

标签: 城市治理;杭州;共享发展;世界名城;智慧;发展;公平;市民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