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临安美丽乡村美得有深度有活力
2017年10月16日 08:12:41 来源: 杭州日报

  美丽乡村千千万万,临安的美丽乡村,内外兼修,活力迸发,自有一番“姿色”:

  污水治理“订制”到家,垃圾分类蔚然成风,美丽公路纵横阡陌,淘宝掌柜键通四海,特色民宿有腔有调,村落景区宜居宜游,文化礼堂里有欢歌笑语、创富故事,“好家风”带来好村风、好民风……

  如今的临安正以“城市国际化、产业现代化、全域景区化”为统领,厚植浙西生态大屏障独特优势,高标准建设美丽城市、美丽集镇、美丽乡村、美丽公路,牵引着美丽乡村由“一处美”向“一片美”、“一时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内在美”、“环境美”向“发展美”、“形态美”向“制度美”迈进。

  “组合拳”发力,美丽乡村“一处美”到“一片美”

  ◎乡村升级 临安美丽乡村建设,经历了村庄整治、“绿富家园”布点、“一廊十线”、“百路千里”串线、全域景区化覆盖等发展阶段。截至目前,临安市已累计投资34.3亿元,建设了6个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20个美丽乡村,其中18个被命名为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今年,面对全域景区化的新要求,临安制订了全省首个《村落景区标准》,分年建设30个村落景区,引领美丽乡村的迭代升级。今年投资4.5亿元,打造10个村落景区。在天目山下的月亮桥村,记者目睹了正在打造村落景区的美丽乡村“升级版”:改建一新的民居粉墙黛瓦,流淌着江南风,间或穿插洋溢着田园风情的3D墙绘;村里有碍观瞻的旧房子被拆除推平,建起了花园、公厕、小超市、露天茶吧、露天影院;堆放杂物的墙角拐角,被逐一清理,变成了一个个鹅卵石垒砌的小花坛;全村还开通了5个共享单车租赁点;村外的小溪边,村里流转了的200多亩竹园,将变成花海、果园。一条2公里的绿道正沿溪而建,溪中部,将恢复重建月亮桥……原先废弃的旧房变成了高端民宿“月亮工坊”,老板娘潘女士介绍,“我们这里就4个房间,打包价6600元,生意蛮好的,经常一房难求。”不远处还建了2个民宿和17个农家乐,“我们紧挨着天目山,村落景区建好后,不愁没有客人。”村干部叶国富自信满满。

  ◎靓镇行动 一直以来,“村美镇破”是一种通病。为破解这一窘境,使连接城乡的枢纽“腰”艳起来,临安已经筹资20亿元,在全区15个镇街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靓镇”行动设计建设项目256个,包括镇容街貌整治、打造精品街区等七个专项行动,还要治理“车乱开乱停”、“线乱拉”、“低小散”行业等。目前,项目已全面开工,其中189家“四无”企业(作坊)已整治到位,6个集镇的杆线“上改下”已经完成,湍口温泉小镇等已初展“美姿”。

  ◎全域旅游 村美、镇靓,发展全域旅游自然水到渠成。眼下,临安正在着力做强钱王陵寻祖、青山湖问胜、太湖源探幽、天目山论道、大昌化揽秀等旅游品牌,争创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目前,临安已与省旅游集团、东方园林等签订了130亿元的合作协议,在户外运动、村落景区、旅游小镇、大健康医疗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污水治理,垃圾分类,美丽乡村“一时美”到“持久美”

  美丽乡村,必须要有清溪和洁净的村容。这些年,临安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置上,着实下了功夫。

  ◎农村治污“定制”到家 做百姓满意的治污工程,是临安农村治污一以贯之的原则。为惠及每一位百姓,从最初的规划设计,临安就严格实施“三编三审”和“3+2”联审,突出“一户一策”,制定了由村、到户、到每幢房子、到每一个接口的施工图,依照各村和各家实际,分别采取“集中纳管”、“联户治理”和“单户治理”等治污方式,以“私人订制”的工匠精神,在全市建造了1482处治污终端,确保了全区167条主河道常年保持或优于Ⅲ类以上水。临安“三个坚决不放过”治污精神,得到王辉忠、赵一德等省市领导的批示肯定,连年被评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胜县(市)。

  治污工程交付后,建立了“五位一体”农村治污运维管理体系建设,依托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农村污水处理全程监控。市镇村三级治污体系建设,使临安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治污专项)。

  今年,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临安又着手对处于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居民集聚区等重点区域,采用微动力、人工湿地、景观塘和多级生态植物滤床等技术,提升改造300个终端,使临安农村的水更清、景更美。

  ◎物业管理进农村 去过临安农村的人,大多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待在乡下比在城里舒服!这与临安农村环境整洁舒适有很大关系。

  临安是我省较早开展农村垃圾减量化处置和村庄常态化保洁的县市之一。拥有一批像泥川村这样,因为分类做得好,垃圾减量达70%的“模范生”。目前,临安全区共有150个村开展垃圾分类,13个村成功创建省级农村生活垃圾试点村。全区18个镇街全面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今年,临安又打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升级战”,在“市场化运营、专职化保洁、智能化管理”的基础上,按照“谁污染、谁负责”原则,试点推行以“物业费众筹、市场化运行”为核心的生活垃圾分类物业化管理机制。村民、外来户、农家乐经营户,或餐饮饭店店主均须众筹数额不同的保洁费。这一做法像城市居民的物业管理费。当然,对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家庭,也能享受以奖代补的“福利”,可谓“赏罚分明”。目前,“分垃圾”“称垃圾”“卖垃圾”已经成为临安不少村庄的新时尚。

  文化礼堂育“家风”,美丽乡村“外在美”到“内在美”

  临安的美丽乡村,除了形态美,还颇有气质内涵,因为有文化的浸润和“好家风”的滋养。

  ◎文化礼堂“村庄客厅” 为给农村百姓打造一方“聚人气、扬正气、接地气”的精神家园、“村庄客厅”,2012年起,临安在全省创新打造农村文化礼堂,“二堂五廊”成了文化礼堂的标配,也成为全省文化礼堂建设的范式。

  通过整理展示各村村情村史、励志故事、成功人士、能人乡贤,使文化礼堂成为村民爱国怀乡、见贤思齐的“精神殿堂”;通过开展文体活动、技能培训、岁时节庆等各类活动,使文化礼堂成为村民心向往之的求富学堂。截至目前,临安全市已建成文化礼堂103个,开展主题教育、民俗礼仪、文体活动、学习培训等各类活动累计逾万次。葛慧君等省领导多次批示肯定临安文化礼堂建设。

  ◎“好家风”育民风 2014年,为积极贯彻习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讲话精神,临安立足传承千年的《钱氏家训》等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礼堂基础上,创新开展“访”、“评”、“晒”、“传”,寻访、挖掘、展示、评比、褒奖优良的家风家训,以“好家风”,促民风,转作风,正社风。

  “好家风”建设三年多来,临安全市共有10万户家庭立家训,推选产生村(社)、镇、区三级“好家风”家庭11258户、“最美家庭”60户,开展“好家风”家庭褒奖礼130余场。

  临安还深化开展“好家风”进电商、组建“好家风”乡村志愿服务队等活动,还为“好家风”家庭增加贷款授信额度、享受低息贷款、开展就业推荐、赠送宽带及数字电视基本服务费等。使“好家风”化为屡屡“春风”,滋养村风民风,改变作风社风。全区建起了“好家风”乡村志愿服务队987支、队员3万余人,邻里守望相助成为临安城乡的靓丽风景。

  电商走俏,民宿“网红”

  美丽乡村“环境美”到“发展美”

  临安的美丽乡村,美得很有活力。

  ◎美丽经济的“当家花旦” 9月12日,天猫“淘抢购”在白牛村上线,不到24小时,白牛村的淘宝掌柜们一共做了3万多单生意,卖出了价值150多万元的山核桃。

  白牛山核桃的网上热卖,折射出的是临安农村电商的勃勃生机。近年来,依托“互联网+”和山核桃原产地的优势,临安大力培育发展农村电商,构建了以阿里巴巴临安产业带、“淘宝特色中国·临安馆”和“微临安”为主体的线上平台,形成了以坚果炒货、生鲜农产品等为特色产品的农村电商生态体系。

  在巩固提升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临安还全力推进淘宝、赶街、村邮乐购等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布局,加强“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和物流体系建设,实现区镇村光纤和物流全覆盖。实施“电商伙伴计划”,全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目前,全区已建立了农村网店2500余家、电商服务站点307个,建成淘宝镇6个、淘宝村22个。2014年,汪洋副总理亲临白牛村视察。临安还荣获中国电子商务百佳县、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市等多项荣誉称号。2016年,全区农产品网销额突破30亿元。

  ◎特色民宿一夜“网红” 临安山高水长,峰秀谷幽,享有“江南养生殿”的美誉。78.3%的森林覆盖率、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躲避喧嚣的人们提供了绝佳的庇护所。

  近年来,临安依托自然禀赋,大力发展特色民宿产业,涌现出天目山月亮工坊、云泊天目、一山九舍、云相见等50多处民宿示范点。不少民宿,一夜“网红”,一房难求。目前,全市12个镇街、39个行政村、1088户农家乐已经完成改造提升。2016年,全区农家乐、民宿共计接待游客711万人次,带动从业人员5680人。全区实现乡村旅游经营性总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39.1%,位列杭州地区首位,跻身浙江旅游十强县(市、区)。

  农地确权,林地流转

  美丽乡村“形态美”到“制度美”

  临安美丽乡村的发展活力,源于好政策、好制度的驱使,“制度美”激发出临安美丽乡村深入持久的内在动力。

  ◎土地确权领跑全省 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三权分置”的前置条件就是农地确权。

  临安作为全省农地确权的试点之一,自2015年10月以来,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对255个村、10万户家庭开展了确权登记颁证,形成了农地确权“852经验”。今年6月,临安土地确权工作因“进度质量领跑全省”被评为优秀等次,成为全省首个通过考核验收的县(市)。孙景淼副省长批示:“请农业厅阅研并借鉴。”去年,临安成功举办了全省农地确权工作现场推进会。农业部领导来临安调研,省内外52批(次)1200余人(次)来临安考察学习。

  今年,为力求让权证“活起来”、让农村产权市场“亮起来”,让农民“富起来”,临安建立了土地确权和数字化档案二大数据库,开发了相应的信贷产品,10月底,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将正式建成,区镇村三级将有专职工作人员、有专门服务场所、有专业信息发布平台、有专家业务咨询、有专业法律顾问,这将为农地的“活权”提供保障。临安区农办主任陈嫩华介绍,临安开展土地确权工作以来,已有1.2万亩农地实现了流转,土地确权激荡了农村发展新活力。

  ◎林权改革成效显著 临安是国家森林城市,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近年来,临安围绕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等,在国内较早开展林权制度改革,开展林地流转、林权证抵押贷款,推进林木股份合作,助推绿色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共林地确权12.37万户,确权率98.6%;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1.8亿元,流转林地42.9万亩。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42户林农成为全国首批因林业碳汇交易受益的农民。

标签: 临安;乡村;礼堂;家风 责任编辑: 洪慧敏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101629683161051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