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城市痛点”成为今年“公述民评”不满意率最高话题
“请民评代表对共享单车现状的满意程度进行举牌。”
“一片蓝色,基本上都是不满意。这是今年‘公述民评’这么多场以来不满意率最高的一个话题。”
2017年杭州市“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活动昨晚举行最后一场,问政主题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怎么精”。
其中,关于共享单车的现场投票,创下了今年五场电视问政最高的“不满意率”。
从2016年到现在,进入杭州的共享单车企业已经不少于9家,每家平台都在大量投放自行车。这一互联网催生出来的新事物,如今五颜六色地占满了杭城的大街小巷。
职能部门到底该怎样管控?怎样规范?
各城区: “我们一直在跟互联网单车做斗争”
杭州的共享单车总量到底是多少?
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公交轨道处处长沈建锋说,根据共享单车企业提供的数据,总共是44.68万辆。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则估算,可能已超过60万辆。
而市城管委目前设置完成的非机动车泊位为5239处,大约可停放非机动车10多万辆。
“一定要把总量控制下来,总量不控制下来,任何的划停车位也好、加强管理也好,都是做不到规范管理的。”吴伟强认为。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吴志荣说,杭州已经出台了《杭州市促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暂时停止新增共享单车;并委托测算杭州到底有多少网租自行车最合理,“一辆车一天三四次周转率是比较合理的”。
现场,各城区对“野蛮生长”的共享单车都叫苦不迭。
上城区副区长薛鸿翔甚至用了“斗争”这个词。“从清明节爆发车堵事故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跟互联网单车不断地做斗争。”他说。
江干区副区长范朝辉说:“这其实是我们各个区的痛点!共享单车只见流入不见流出。我们区流出只有依靠交通部门、城管部门、交警、环卫部门一起拖走。我们往往通过行政约谈,却很少见效,罚款单子出来很少有理会我们的。”
高新区(滨江)副区长周力军说:“我们也采取了一些办法,包括‘电子围栏’试点,但也不是‘包治百病’。我认为规范共享单车,要在法律法规上进一步探索,同时加快企业优胜劣汰。”
萧山区副区长吴炜炜:“让企业更多来承担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不能靠约谈,要有强制性。面对大量只有涌入没有流出的增长,政府和职能部门必须加强监督。”
现场特约评论员:
“职能部门在主动作为上相当欠缺”
一位民评代表现场展示了在百井坊巷和竞舟路拍到的两张共享电动车照片。
“这是共享电动车。从中央到地方,明文规定不允许,为什么现在还会推出?实际上他们是来试水的!一个看看我们政府部门对他们怎么管,管不管?再一个他们看市场需求,然后他们会抓住一点,‘市场需求大,所以我要做’,那么会造成政府非常被动!”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吴志荣说,国家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车,杭州的指导意见也已经在9月30日出台。在杭州,电动自行车出现过5家主体单位,其中3家已经自动退出了,还有两家认为他们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可能不属于电动车,已经在委托质检部门鉴定。
对于共享电动车,11月初,交通部门已经联合城管、交警开始集中整治。
市城管委副主任宋肖锋说,“共享单车企业往往只管投放,管理人员包括调配力量都不够,最后变成政府部门来兜底了。”目前,城管系统的环卫工人、停车收费员、执法队员,几乎都参与了共享单车的后期管理。
“整个杭州面对共享单车这个新事物的过程当中,预判不足、仓惶反应。问题出现后,又畏畏缩缩、观望,导致了共享单车的野蛮生长。”现场特约评论员刘雪松犀利地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的管理,整个回头来看是消极的,在处罚上是很不到位的。我们职能部门在主动作为上有相当的欠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