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左起:89岁魏阿水、88岁樊根珠、88岁傅珠凤、93岁张香荷。
最右边是住在敬老院的老邻居扫墓回来看望小楼里的老邻居,后排年轻女士是她的女儿。
照片由年轻女士的同伴拍摄
67岁的韩大伯照顾着88岁的母亲傅珠凤,每天在这结实的楼梯走上走下,他也是喜滋滋的。
记者 金洁洁 摄
隐秘在杭州城南玉皇山下的苏式小楼
记者 金洁洁 摄
昨日11:22,潘先生微信都市快报:我们在虎玉路29号玉皇山社区,同个单元4个女士都是八九十岁,身体都很健康,生活很愉快。这个是不是很难得?老房子,都是一楼到二楼,从1953年宿舍房子造好一直住到现在,都住了六七十年了,我看整个杭州找不到这样的吧?
在八卦田公园附近,同一个单元内住着四位老人,均为女性,她们平均年龄89.5岁,都是原闸口电厂的员工,在同一个楼同一个单元住了63年。
这可能是杭州最老的老邻居(从1954年到现在)了。
这四个老太太都由儿子悉心照顾。
她们每家每户都不锁门,谁家没烧饭,可以去另一户人家蹭饭,过着老底子墙门里的生活。
给我们发微信的潘先生,68岁,五年前搬去滨江住了,但这里也仍是他的牵挂,大家都叫他“阿林”。冬至那天,住敬老院的老邻居回来扫墓,那天太阳正好,老邻居女儿看到四位老人都坐在家门口,就拍了一张老人的合影发了朋友圈,阿林看到了,毛感动,感慨多多,马上给快报发来了微信。
昨天下午1点半,阿林专程从滨江过江,来到虎玉路29号电厂2宿舍。
这里共有8幢楼,28个楼道口,156户人家,合计200多位居民,其中多为八九十岁的老年人,登记在册80岁以上的老人47个,90岁以上的老人4个。
5幢5号楼墙门,坐着两位老人,一把铁椅和一根拐杖是两个老人的标配,另外两位老人呢?一个在楼上看电视,一个去八卦田散步了,她们都没有午休的习惯。
阿林带我上楼,这是一幢苏(苏联)式建筑,两层楼高,一梯两户,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都是分开的,总面积53平方米,阿林一边爬楼梯一边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这房子是参照苏联样式造的,这楼梯用到现在还这么结实……他们还是杭州最早用上抽水马桶的居民,成为当时众人羡慕的宿舍,现在被列为杭州市文保建筑群。
俯下身仔细看,再敲打敲打,这楼梯用的是红木地板,锃亮锃亮,脚踩在上面很厚实,没有一点响声,阿林说他们小时候从14个台阶跳下来都没声音,扶手又宽又结实,他们小时候都当滑梯玩的。
这里一点都不像“老破小”,更像隐秘在杭州城南的一件古董。
二楼朝西房间住着的老人叫傅珠凤,88岁,她在卧室看电视,儿子韩大伯67岁,住客厅,正在招呼自己的朋友,他感叹:“我们这里这么多墙门,有的搬掉,有的走了,从1954年到现在,63年了,唯一我们这四户没动过……”
韩大伯和老婆退休后,各自照顾自己的妈妈,他说这里的四户人家很团结,从来不吵架,今天我家没烧饭,到墙门里哪家去吃一点,连门都不锁的,进了电厂宿舍,你看到戴红袖章的大伯大妈们,都是自愿来管理院内安全的,有好几个朋友进来说,来你们小区怕怕的,总有几双眼睛盯着你看,问你哪里来的,找谁,问得毛细嘞,小偷哪里敢来。
韩大伯介绍了自己的母亲和其他三位老人相差不多的生活习惯:
早上6点起床,吃早饭,家里稍微坐会,9点钟下楼聊天,11点半吃午饭,吃好,再到楼下坐着聊天,聊不动了,打会瞌睡,下午四五点钟吃晚饭,6点半睡觉……其他三个老人时间上顶多只有半小时的差别。
老人傅珠凤插话:“我孙女儿也毛好,每天帮我洗脚!”
一楼拖着椅子追着太阳移动的老人叫张香荷,再过一个月,她就94岁了,耳聪目明,生活自理。
问她:“你们几个老邻居在一起都聊点什么啊?”
她大声说:“我们年纪大了,年纪轻的时候,整个工房里谁有毛病,或者红白喜事啊,叫一声,大家都会去帮忙的,下雪了铁路上都是积雪,我们也巴拉巴拉去扫干净,从来没闹过架儿,对国家不利的坏人坏事,我们要管的……”
这时候,隔壁邻居大姐过来围观,很羡慕地说,这个墙门最好了,都是儿子服侍,噶许多墙门,就他们没动过。
张香荷有四个儿子,排老三的马大伯,66岁,也是闸口电厂退休的,住同一个小区,每天要到妈妈这里来转转。
去八卦田散步的老人叫樊根珠,88岁。儿子邢先生63岁,在这些照顾妈妈的儿子中,年纪算小的,老婆儿子住大关,他照顾妈妈,看妈妈身体好呢,就自己跑到乡下去保养一下身体,这样生活了快20年。即便有时候妈妈身边没人,他也不担心,“一有事情,我们邻居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过来,特别是年纪大的人,大家都会帮忙互相照看的。”
在楼下晒太阳的另一位老人叫魏阿水,89岁,长得和蔼可亲,就是耳朵不太方便。
阿林凑到她耳边大声问她叫啥名字。
她说:“魏阿水,不卖滴!”大家哈哈大笑。
她的儿子,是传说中令大家感动的香港儿子,昨天没见到他,听说他去超市给老妈买东西了,他家里有四个姐妹,他是老二,每年他都要来杭州两次,现在在香港也退休了,来杭州住的时间就长了,一般住一两个月,再回到香港看看自己的家人,配点药,再过来。
我问阿林,为什么看到这张照片你那么激动?
阿林说:“我第一眼看到照片就很激动,老人还那么健康靠的是什么?当今社会很多60多岁的子女顾自己家的第三代都来不及,哪有时间来照顾老人?可以说,这几个老人今天的健康长寿,靠的是60多岁的儿子照顾,本来他们也该到了享福的年代,但是为了自己的母亲放弃自己享福……谁不想退休了多出去旅游旅游,他们跑得出去吗?真的一天都不敢离开啊!”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