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店外卖生意火爆,外卖平台派出两名调度员驻店调度。
刚打包好的饭菜暂时放在保温箱里,等待外卖小哥取餐。
老街坊私房菜餐厅员工分两个团队,姚老板亲自抓外卖团队。
有些事,你猜都猜不到。
“饿了么”外卖平台公布了一项数据,全杭州的饭店中,外卖全年订单最多的一家是152900份。
打听这家店在哪里,对方神秘地说,你猜。我想肯定是在闹市区吧。
不。这家店开在翠苑三区里面!
店名叫“老街坊”私房菜。令人费解的是,店的附近就是物美超市,还有万塘路夜宵小吃一条街,做餐饮生意的少说有50家,它开在小区里,凭什么外卖能卖到全杭州第一?
出租车把我送到了翠苑三区翠柏路的后门,狭小的弄堂,灯光昏暗,我越走越怀疑,数据会不会是假的?
进小区往前不过100米,周边也没有高楼大厦,心里想,这家店的外卖送给谁吃呢?
误打误撞终于发现了这家店后厨,门口居然有10多个外卖小哥在排队等外卖!
“你们每天都这样等?”我问。
“不然呢,有时要等十来分钟,外卖才打包好。”一个小哥说。可能是等的时候太无聊,小哥玩着手机游戏,头也不抬一下,“他们店生意好得不要不要的……”
怎么个好法?
“我这样跟你说吧,做外卖生意的都是在平台接单,对吧,他们家要忙到公司专门派两个调度员呆在店里调度,每天吃喝在店里。”外卖小哥放下游戏,骄傲地抬头说。
走进店堂,拐角有一男一女,他们就是“饿了么”的调度员。
桌上各放了一台电脑,他们的眼睛一直要盯着电脑上。“这家店外卖量比较多,所以我们就驻点了,不然系统会瘫痪……”女调度员说。
从平台上看到,截至当晚6点,这家店的外卖订单直逼600份。
“老街坊”私房菜的老板姓姚,35岁。
准确地说,他不算是老板,只能算大股东,除他以外,堂食这块的股东有一半都是店员,服务员、收银员和厨师都有股份。
我好奇,为什么给他们股份?
姚说,别误会,他们只是老员工。
小姚原本是泥瓦匠,1999年从老家安徽来杭州后,在工地干了两年,然后到一家医药公司做医疗器械销售,接着又干了4年的专职司机,后来又当了几年大巴车司机。
我开玩笑,你这跨度有点大啊。
小姚说,“那是,我干这行跟我弟弟有关。当初他来杭州年纪小,我就说你干厨师吧,就给他弄了个店面,在北大桥那边做快餐,结果他干不成……我就说,我来干,干给你看!”
从北大桥快餐店起家,小姚一干十来年,算上现在这家店,事业最高峰的时候开了4家分店,后来另外三家都因为拆迁停业了,如今他专门做这家店。
为什么把餐饮店开在小区?
姚说,其实很偶然。
“我接手这家店之前,2014年、2015年、2016年三年换了三个老板,都搞不好,其中一个老板还是一家知名餐饮连锁店的负责人,都说附近餐饮太多,店放在小区,人气不够。
“我也在附近转了几圈,算是考察吧。周围写字楼还算可以,虽然餐饮多,但附近居民也多。于是我打算做快餐式的家常菜,附近餐饮店一荤两素定价在20块钱左右,我就做到15块钱左右,但东西得保证让顾客满意……这是我这些年总结出来的经验。”
姚的店,堂食和外卖分开做。
31日晚6点左右,后厨十几个人分工明确,各忙各的,后厨正中央有两块很大的棉布,里面是个空的塑料架,棉布盖在架子上,成了一个天然的“保温箱”,掀开棉布,里面全是打包好的外卖,至少有200份。
姚有两个团队,外卖团队9人,之前都在浙江一家高校做食堂的;另一个团队主要是他负责,厨师长是之前外婆家杭州大厦店的厨师长。
他说,两个团队都有他老乡,觉得他店里生意不错,就跟着一起干了。
姚的外卖是从去年3月开始的,9个月卖了152900份。他说,外卖订单占店里总营业额的六成,但利润只占总利润的四成。
看似外卖比堂食多很多,但利润却相对少。
姚坦言,每一单的钱并不是商家全部拿,而是要和外卖平台分成。
姚说,自己店里的每一份外卖,外卖平台抽成占13%左右,这部分的钱要分给平台和骑手。
姚的外卖订单中,排名第一的是小炒肉,每天250份。堂食卖得最好的是酸菜鱼,每天40份到50份。“食材都是我早上去勾庄配的,每天要买一头猪,黑鱼要二百来斤,青椒现在冬天比较贵,每天买菜要花掉2万块钱。”
为什么外卖卖得这么好?
姚说,比我们卖得更便宜的商家也有,我觉得我们主要是性价比高,除了分量足外,口感也很重要。
外卖的订单全部是散客。
姚开在翠苑三区的这家店,附近的写字楼主要集中在天堂软件园、电子产业园区以及边上商业街的几家高档写字楼,但散客中最多的是附近居民。
店里每天外卖订单在800份左右,最高能做到1000份,这其中熟客占70%左右,“如果不是性价比高、口感好,人家也不会回头的。”
口感好的原因,姚分析说有两点,一是外卖团队中厨师的手艺很重要,比如他们的厨师长是衢州人,工作餐吃得特别辣,但是他炒的菜就不会这样,还比较清淡。另一点是,食材很重要,例如小炒肉中的猪肉,全是当天的新鲜猪肉,酸菜鱼的黑鱼,每天都不能过夜。“内行的人一吃就知道,哪些猪肉、黑鱼是隔了夜的,我有一个原则,黑鱼坚决不进冰箱,还有就是有些肉圆子,部分商家图省事,直接用搅肉机搅碎,但我们都是手工剁出来的,你说一样不一样?”
点外卖的和在店里吃,有什么区别?
姚说,区别还是有的,懂行的才知道。确实有偷工减料的商家,有的在食材上有取舍,例如不是用新鲜的食材,另外就是在包装盒上。“以前大家用的是750毫升的包装盒,现在大部分商家用的都是500毫升的包装盒,而且500毫升的打包盒还分标准的、中等的、低配的。”
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外卖订单的餐盒也有考虑,比如有的商家餐盒是1块钱,有的是3块钱。“现在外卖利润低,商家确实没办法。”
本版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