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鲍亚飞 杨一凡 通讯员 杨永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楚魏,蒋沈韩杨……”这是国人耳熟能详的《百家姓》,灿若繁星的姓氏伴随着天南海北中国人的一生,也是追寻家国渊源的钥匙。
有这样一个村庄,仅仅80余户人家,却有着40多个姓氏,宛若一个“百家姓”村。
在这样一个村庄,不会三种以上的方言,都不好意思说是村里人。村民还自带语言转换技能,江西、福建等地的方言可以随意切换,在家里说江西话,出门交流却用常山话。
这个神奇的村庄,叫阮家源村,就坐落在杭州淳安县的里商乡。
小小村庄,80多户40余个姓
讲着10来种方言
阮家源村是里商乡塔山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顺着唯一的一条公路兜兜转转,山水转换间,进入了村子。正值采茶时节,不少村民还在外忙碌,村庄静谧地隐藏在山岭之中。溪水潺潺,民宅沿小溪稀疏散布,房子就建在山岭间有限的坡地上,不少房子土墙斑驳,看起来颇有年份,墙上的对联古语更添几分乡韵。
谢大伯今年50多岁了,正在门前的茶地上采摘忙碌。说起村里的姓氏,谢大伯说村里是有不少姓氏,不过他也没有确数,“能有10多个姓?查、王、谢、林……姓确实是不少。”
今年71岁的查大爷,说村里差不多80多户280多人,姓查的和姓谢的比较多。一提到村里姓氏多,查大爷微微一笑,“那是很多的,不信我给你数数啊!”
接着,查大爷一口气报出了金、方、邓、朱、桑、胡、阮、董、曹、徐、王、杨、郑、应、曾、林等近20个姓氏。
里商乡综合文化站站长姜德归,此前曾对阮家源村如此多的姓氏做过一个不完全统计:阮家源村共有268人,姓氏至少有26个,平均一个姓10个人。阮家源虽然以姓氏多得名,但在这个村里,阮氏只有8户。在这个姓氏五花八门的村里,8户的比例已经算较大的了。
如果加上外嫁进来的人,阮家源村的姓氏多达40余种。
不仅姓氏多,而且村民讲的方言也出乎寻常地多。今年55岁的塔山村书记邓满莲,在村里工作了20多年,她的娘家就是阮家源村,邓满莲说:“我自己会说5种方言——衢州江山话、常山话、江西话、福建话、安阳话,还有普通话。”淳安当地的方言她也会讲一些,邓满莲说在阮家源村差不多有10来种方言流传。
采访中,邓满莲接了个电话,刚刚还在说普通话的她,立马无缝转换语言模式。挂了电话后,她告诉记者,“刚才讲的就是常山话。”
一直跟记者用普通话交流的查大爷,说自己祖辈是江西的,但也说不上具体是哪里了。记者问查大爷,还会不会说江西话,查大爷说:“会说呀,我们一家在家都说江西话,出门讲常山话,这附近讲常山话的人多。”
姓氏繁多、方言混杂
始于100多年前的四方来聚
照常理来说,往往一个村子都会有几个比较大的姓氏,村里人也一般都是讲当地的一种方言。
可为什么小小的阮家源村能有这么多姓氏,讲这么多方言?
73岁的塔山村老书记李茶花说:“阮家源村村民的姓氏确实比较多,谢姓、查姓会多一点点,但也不是很突出。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姓氏,跟以前的逃荒避难有关系。很多人都是从安徽安庆、江西、福建等地迁过来的。我爷爷的父亲的那个时候,村子就有了,很多人是挑着圆圆的箩筐来的。到了现在,不仅姓氏比较多,方言、口音也不一样。”
邓满莲回忆说大概爷爷的爷爷那一辈就来到了这一带,“都是讨饭过来的。爷爷的时候搬到了阮家源村,那个时候都是住在山上的,后来才搬下来。”
据两位书记和村里老人的讲述,大概一百六七十年前,塔山村附近开始汇聚了来自其他省份的人。
查大爷还说,村子里早年都是江西、安徽、常山等地迁移而来的,“我祖上老家就是江西的,爷爷的爷爷那一辈就已经搬到这里了。那个时候都是住在附近的山上,生活很苦,搭个棚子就住下了。70多年前搬下来,在溪水旁边安定下来了。”
《淳安县志》上在“姓氏人口”一节中有记载,淳安、遂安历来有同姓聚居的习俗,而且婚姻半径小,婚嫁地域相对固定,形成了“大姓”、“小姓”现象。里商乡综合文化站站长姜德归说,从全县范围来看,仅属里商乡的姓非常多,翻开里商的户口本就像翻开一座城市的户口本,其中阮家源村的姓氏尤其庞杂。
姜德归曾走访过村民,发现村里人的祖辈来自安徽、江西、福建和浙江的其它地方。原先大多数都在阮家源的山上住山棚,后来慢慢移居到山脚成了一个完整的村落。
除了100多年前四方来聚讨生活的人,加上多年来外嫁进村以及从淳安其它地方迁来的人(阮氏即从他处迁来),在山岭环绕、略显闭塞的环境中,造就了现在阮家源村姓氏繁多、口音混杂的现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