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小微企业成长的“滨江模式”
2018年03月29日 08:36:26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王紫微 通讯员 邓敏 周海江 高新区(滨江)报道组 余小平 宋桔丽

  张培志 摄

  又是一个三年。

  近日,浙江省正式启动新一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通过推进主体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增长方式、空间布局、管理方式转型,努力使浙江成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氛围最浓、体制机制最活、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回顾上一轮“三年大考”,作为全省“优等生”,高新区(滨江)交出漂亮“成绩单”,亦探索出小微企业从创业、培育到成长、升级的梯次发展模式——体现于宏观之上,正是“万树梨花春满园”的产业新境界。

  一出生就站上“百米跑”起跑线

  事实上,一直在浙江省商事登记改革中“领跑”的高新区(滨江),也一路为小微企业的“诞生”创造着先天优势——2013年,首度开展工商登记改革,试行“五证一章联办”;2015年,在全省率先试点“五证合一”改革,实行 “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照打天下”;2016年,开展名称自主申报改革,推广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2017年,又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试点多证合一商事登记改革,实现了“一事、一窗、一次”目标。

  按照高新区(滨江)市场监管局局长沈璞的说法,改革一年推出一个“升级版”,让滨江的小微企业不再面对“110米栏”,而是一出生就真正站上了“百米跑”的起跑线。

  反映到“大数据”上,多年来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为高新区(滨江)创新创业环境带来的变化也相当明显——如今,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企业的数量,从2013年改革前的10家,增长到现在的30多家。另据统计,去年一年,滨江新设企业8207户,与上一年度同期相比,增长了20.6%。而今年1-2月份,高新区(滨江)新登记企业仍然保持较好增速,新增企业1142家,“多证合一”共计办件量3028件。同时,简化原办事事项7596件,共计减少重复性提交材料约2.7万份。

  “领证”时间更短、新设企业再提速、试点“证照分离”改革……今年,高新区(滨江)试图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再次“自我革命”,努力的方向之一就是让创业者在滨江开办一家企业的门槛更低、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目前,新设企业从窗口申请受理到银行开户、领取发票,一般需要5-7个工作日,我们希望通过改革让这个时间大大缩短”。高新区(滨江)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科科长高启君介绍说,办事体验也将越来越好,“今年,我们还打算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一款智能语音应答系统,可以自动识别抓取电话咨询过程中的关键词,实现实时智能应答,为创业者带来更便捷、更智慧的体验。”

  在滨江的“大孵化器”中加速成长

  三年前,傅凯峰和他的几个“小伙伴”是从一个“工位”开始创业的——在上一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中,高新区(滨江)在全省率先推行“工位注册”,他们即是这一创新举措的第一批受益者。

  “一开始,我们创业的核心成员只有四个人,当时凑在城西的一家咖啡馆里办公。”现任公司CTO的傅凯峰说,而滨江众创空间“一个工位也可以注册公司”的模式,像极了创业者们一度津津乐道的中关村“车库咖啡”,非常适合他们这样的初创团队。

  现在,这家名为“匠人科技”的公司,刚刚完成B轮融资——团队成员从10个人发展到160多人,“一半以上都是研发人员”。他们的办公场地,也从众创空间的“工位”搬进了滨江“王道公园”的孵化器。“我们开发的SaaS智能楼宇管理平台,目前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第一,在滨江的很多楼宇和园区中,也都有应用。”傅凯峰说。

  企业不怕小,关键是把它孵化出来。在高新区(滨江),匠人科技“从无到有”的成长经历,可以说颇具代表性。

  几乎与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同步,高新区(滨江)也启动了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的三年建设计划,拿出了“设立1亿元创新型孵化器专项扶持基金”等大手笔——目前,该区累计拥有众创空间26家,其中国家级12家,省级24家;累计拥有市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3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12家。

  滨江这个“大孵化器”,正是小微企业成长壮大的沃土,也让这里成为当之无愧的创业创新策源地。以滨江华业科技园为例,作为国家级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这里已成功孵化培育出4家上市企业,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还有一大批发展前景广阔的后起之秀。

  政府、众创空间、孵化器的“联姻”模式,为小微企业和资本之间架起了桥梁——活跃的投融资对接活动,让更多小微企业切实感到“融资不难”。比如,由“六和桥”投资孵化的PingPong金融,在“种子轮”就获得了1000多万元的风投,近期刚完成B3轮融资,估值已达100亿元。

  更多“秀木”渐成“森林”

  美国金融与科技咨询公司TatumLLC的创始人兼董事长道格·泰特姆在《无人区》一书中曾提出,几乎有90%的初创企业在成立三年内就倒闭了。但自启动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以来,更多滨江小微企业成功跨越了“死亡谷”,加入了“瞪羚企业”行列,甚至成为了独角兽企业、领军企业。这其中,有什么秘诀?

  原因之一,在于滨江的小微企业,大多自带“高新”属性,高新区(滨江)的科技类小微企业占比较大——2017年新设注册资本300万元以下的科技类小微企业有2375家,今年1-2月的数据显示,新增小微企业785家,其中科技类企业达到360家,分布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更重要的是,高新区(滨江)围绕企业“种子期-初创期-高成长期”的不同需求,从政策、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各方面给予支持,逐步形成了小微企业从孵化到裂变到产业化的创业扶持模式。

  “创业早期我们也经历过失败,曾经有一个项目,刚落地一两个月就夭折了。”雄伟科技创始人董佳尉说,正在企业面临困境时,政府做了最好的“天使投资人”——“我们获得了来自滨江的物联网产业引导基金的支持,得以有机会专注研发智能结算系统等技术。”现在,企业年营业收入1亿元,正在进行C轮融资,市场估值达到5亿元。

  另一家专注机器视觉、计算机图像和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公司,乔戈里科技的创始人之一朱国宏也这样表示,“2015年,企业发展开始‘发力’,从房租补贴到贴息贷款再到人才奖励,滨江几乎所有的好政策,我们都享受到了。”

  朱国宏说,目前在质量检测领域,全球前100强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超过20家应用了他们的技术。今年,企业已经申报了瞪羚企业,并成为滨江拟上市培育企业。

  “小微企业成长计划成效显著,根据省市的指导方向,接下来滨江也将实施新一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高新区(滨江)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俞宇革表示。

  上一轮三年计划启动时,高新区(滨江)曾提出,希望能够“努力在小微企业中培育一批类阿里、类海康、类华三的领军企业。”三年来,确实有“小苗”长成“大树”——而在新一轮小微企业成长计划中,这些“大树”更有望枝繁叶茂,渐成“森林”。

标签: 新区;孵化器;创业;市场监管;科技类;成长;创业者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