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在杭开幕 互联网时代阅读变革引关注
2018年04月13日 06:06:48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严粒粒 黄天然 赵路

8.jpg

2017年12月9日,中国网络作家村授牌仪式在杭州滨江白马湖举行。

  浙江在线4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严粒粒 黄天然 赵路)作为数字阅读的年度“风向标”,以“新时代·新阅读·新向往”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4月13日起在杭州召开。本次数字阅读大会,设置了8场主题峰会,议题包括网络文学发展、出版融合、人工智能、企业阅读、互联网内容、泛阅读、图书馆融合发展、青年文化等前沿热点问题。

  从1998年痞子蔡在键盘上敲下《第一次亲密接触》起,作为数字化阅读的主要内容,中国网络文学已经有了20年的历史。网络文学变革了书写和阅读方式,形成蓬勃的文化市场。我省则凭借网络作家队伍整齐、作品市场转化率高等,成为全国网络文学重镇。

  在今年的网络文学发展峰会,又会有哪些里程碑式的行业历程公布?如何创作出更多或“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的网络文学精品?近日,记者采访了我省的网络作家、影视企业和出版社,听取他们的看法。

  文学新范式 浙江一路领先

  键盘生风云,网文恰青春。近日,“中国网络文学20年20部作品”发布。这次推优既是回顾,也寄托着对未来发展的无限期许。

  《大江东去》挖掘改革开放壮阔进程中的时代基因;《复兴之路》折射国有企业萌芽、壮大、蜕变的斑斓图谱;《家园》书写大国情怀下的抉择和坚守;《间客》仰望星空的豪情壮志让读者热血沸腾……纵览入榜作品,不少网络小说契合新时代召唤,聚焦现实题材,彰显了网络文学的责任担当。

  这些作品也见证了网络文学的萌芽、成长与日渐成熟,随着大批优秀作品的涌现,中国网络文学迎来风华正茂的黄金期。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拥有680万网络作家。过去20年间,网络文学日更新文字量多达1.5亿。截至去年底,国内45家重点网络文学网站原创作品总量高达1646.7万种,其中签约作品超132万种,年新增原创作品233.6万种,年新增签约作品约22万种。由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游戏和动漫超过3000部,《甄嬛传》《琅琊榜》《七月与安生》等影视作品均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从全球看,以中文写作的网络文学的活跃程度、读者数量、影响力和鲜明特色都是其他语言的网络文学难以匹敌的。“中国网络文学已经可以同好莱坞、日本动漫、韩国偶像剧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化奇观’。”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秘书长夏烈说。

  在中国网络文学风起云涌的20年间,浙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07年1月,杭州市作协就牵头成立了全国首家市级的网络类型文学创作委员会;2008年5月,中国首本类型文学概念读本《MOOK流行阅》出版,为浙江网络作家群构建了一个市场化平台;2017年4月,“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落户浙江。这也是国内首个网络文学研究基地。研究院将集聚我国网络文学界权威专家,重点对我国网络文学最前沿发展态势和创作现象展开研究,探讨并总结网络文学创作、产业、传播一体化的理论成果,使之成为我国网络文学业态和产业智库。

  目前,浙江已经成为全国网络文学重镇。据统计,在浙江活跃的网络文学作家有1000多人,团队整齐、影响力大,涌现出蒋胜男、南派三叔、烽火戏诸侯等一批业界领军人物;作品题材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仙侠”“武侠”“悬疑”等类型均有涉及;同时,这一群体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80后、90后成为主力军。

  在网络文学小说“扬帆出海”的过程中,浙江也较早地嗅到了端倪,成为“旗手”。浙江文艺出版社是全国范围内较早成功运作网络文学畅销书的出版社之一。“2008年,我们初步尝试运作了天涯人气写手鬼马星的《迷宫蛛》,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但一切还不成系统。”文艺社副总编辑柳明晔告诉记者。

  标志性事件是2010年文艺社不惜重金签下《甄嬛传》版权。随着第二年电视剧的热播,图书销售一路飘红,成为强力拉动文艺社市场图书销售和品牌影响力的重量级畅销书。文艺社与日本签订了日语版出版合同,还将版权远销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此后,文艺社专门开辟出一条网络作品产品线。《芈月传》《沥川往事》《将军在上》等小说先后出版。目前,文艺社出版的网络小说已占全门类20%的销售额。“中国文化底蕴深厚,能讲的故事太多了,无论是在东南亚大受欢迎的都市言情,还是欧美流行的玄幻仙侠,总有一款可以满足海外读者的需求。”柳明晔说。

  IP市场 彰显文化自信

  杭州市滨江区白马湖畔,刚刚成立4个月的中国网络作家村已入驻了唐家三少等39位知名网络作家。一个集作品创作、项目孵化、版权交易、作品改编、互动交流和影视动漫游戏衍生开发为一体的网络文学生态圈正在形成。

  坚实的读者基础,衍生出有爱的“粉丝经济”。中国3.33亿的网络文学用户造就了90亿元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多资本试图进入网络文学IP市场。

  2011年,《步步惊心》《倾世皇妃》《甄嬛传》三部网络文学IP改编剧开启了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的风潮;2014年,《古剑奇谭》等热播剧进一步证明了IP剧的号召力和品牌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到2016年,计划开拍或播出的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超过30部。以蒋胜男的《芈月传》,流潋紫的《甄嬛传》等为代表,浙江网络作家作品以产业转化能力强、资本接受度高成为亮点。

  “科技引发大众传播媒介的迁移。资本愿意找网络小说改编影视作品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在《微微一笑很倾城》《杉杉来吃》《何以笙箫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网文IP剧的总制片人华策集团克顿传媒副总裁房迎看来,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同是原创作品,“只不过我们以前是从书籍,从期刊里找,而现在是从网络中找而已。”

  与此同时,IP热也反哺了网络文学本身。

  “市场运作让网络文学作家扩大了知名度,开阔了眼界,也收获了经济收益。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的兴盛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张凤翔说。

  “影视作品可以大大拉动网络文学影响力。没有电视剧《甄嬛传》的火爆,我们的书不可能会卖得那么好。”柳明晔说,与影视作品同期推出,并借助新片发布会做图书推广,已经成为文艺社出版物的必要宣传手段。

  “从2014年开始,网络文学畅销书出现了预购、抢购的现象。”公开报道中,阅文集团CEO吴文辉这样描述市场的狂热。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资本似乎没有留足时间和空间让文化产品精心打磨。2017年,改编自“匪我思存”同名小说的电视剧《寂寞空庭春欲晚》上映,虽长期盘踞收视率榜首,但因网络小说剧情根本不足以支撑40集的电视剧体量,造成改编剧剧情冗长拖沓,让不少原著粉丝失望。

  “网络小说改编是个专业且耗时的过程。为此,我们组建了强大的团队,并运用数据中心帮助选择网络小说、打磨剧作。”房迎举例说,2010年,公司买入《微微一笑很倾城》的版权,组织编剧团队花费5年进行剧本改编,直到2016年同名电视剧才上映。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更是在购入版权之前就进行了大量可行性调研,还将主人翁形象拿给不同城市、不同职业、不同阅读习惯的人群征求意见。

  创作新征程 打造时代精品

  十多年之前,柳明晔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来自传统文学的“傲慢与偏见”:文艺社最初决定出版网络文学的时候,许多人认为一家出版高品位、高格调、高档次、高质量的中外文学名著、中国名家散文的出版社去做这样的事情,是自降身份。但实际上无论是宋词,还是明清小说,一开始都是来自民间的文学。

  时至今日,网络文学的社会地位已经明显提升。中国作家协会为网络作家成立“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流潋紫、唐家三少等多位网络作家先后入选中国作协……

  但是,一些弊端仍不容忽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早前曾表示,网络文学“重迎合市场轻价值导向,重个人倾诉轻时代分量,重离奇猎奇轻文化底蕴等现象尚未根本扭转;抄袭模仿、千部一腔,难免陷入套路化的窠臼;娱乐至上、浅薄浮躁,难以摆脱唯点击率的怪圈。”

  “日益产业化、国际化的网络文学已经拥有文化传播的天然优势。如何秉持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国文学优秀传统,让网络作品蕴含人文审美品格,成为网络文学今后发展的关键。”管平潮说。

  我省是全国较早借助政府、资本、专业的力量对网络文学加以引导的省份。省作协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网络作协并连续实施三年“网络文学引导工程”,探索网络文学正确引导、科学管理、健康发展的路子。

  2017年11月,《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浙江建设的意见》提出,实施省网络文学精品创作和传播重大专项,大力发展网络剧、网络音乐、网络演出等,推动新兴文艺类型繁荣有序发展。

  对于网络文学,最要紧的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发展之路,感知新时代,把握新时代,反映新时代,创造新时代,不断推出网络文学精品力作,经典之作、口碑之作、传世之作。就在不久前,为加强网络文学的现实题材创作,杭州市党史办、杭州市网络作家协会联合发起11位网络作家创作出35篇近20万字的“红色故事”巨作,在全国引起广泛讨论。我们应该看到,网络文学尽管可以天马行空、自由创作,但也要受到创作规律、社会道德的约束。网络文学的本质与功能与传统文学殊途同归,就是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我们要正视、呵护网络文学的价值与市场,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网络文学作品,攀向精品创作的高峰。

1.jpg

《芈月传》剧照。

2.jpg

《微微一笑很倾城》剧照。

3.jpg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剧照。

4.jpg

5.jpg

6.jpg

7.jpg

网络作家及其团队的工作室。 (中国网络作家村供图)

  【深一度】

  重镇风范如何炼成

  陈曼冬

  2018年,对于中国网络文学是个特殊的年份。20年前,以《第一次亲密接触》为代表的一批作品,让网络文学走进了公众视野;20年后,浙江尤其是杭州,已跃升为全国网络文学重镇。这里,有重磅“国字头”全国首创——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研究院、中国网络作家周和中国网络作家村;当前国内最富影响力的百强网络作家中,在杭州开设工作室的,仅仅在网络作家村的就有41位,每年创作的网络文学作品数量和质量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很多人在问:从“草根”到“主流”,网络文学飞速发展的“浙江经验”“杭州经验”是什么?事实上,在国内网络文学刚刚起步时,杭州是最先介入的城市之一——早在2007年1月,杭州市作家协会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类型文学创作委员会”,集合起南派三叔、流潋紫、沧月、曹三公子等一线网络作家。此后,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杭州网络作家协会相继成立。通过“人”的汇聚,江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为网络文学的成长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从最早发掘的网络科幻小说《三体》,到《仙剑奇侠传》《后宫·甄嬛传》《芈月传》……大家耳熟能详网络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在这里生根发芽,管平潮、流潋紫、南派三叔、唐家三少等优秀网络作家也在这里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管理部门也为网络作家和网络作品全力提供支持与服务。针对网络作家群体相对年轻、相对普通职业缺乏职业保障等弊端,杭州西湖、滨江、拱墅等区开辟多个网络作家工作室,帮助上千位网络作家解决了工作、居住的难题;杭州网络作家协会也为众多在杭网络作家参评职称提供服务,让他们更有社会成就感和归属感;杭州还有多位网络作家被选为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如管平潮、蒋胜男等,让更多人听到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

  杭州同样全力做好“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化产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由省市作协组织,网络作家与影视、动漫产业参与的读书会、产业沙龙等活动,每年都要举行数十场之多,2017年更是达到了60余场;相关部门还提供了从版权到推广的全方位服务,《盗墓笔记》等网络文学作品经过产业化培育后,成了叫好又叫座的“现象级”IP。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全国约有网络写手千万以上,经常写作的签约作者突破250万,文学网站日更新量突破1.5亿字。如何通过引导,激荡出更好的作品,成了抢占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今年年中,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周”将在杭州举行。以这场网络作家、网络文学爱好者、网络文学产业的盛会为契机,大批网络作家将在杭州进行红色党史、良渚申遗、大运河文化等题材的创作。我相信,杭州将进一步发挥在网络文学产业中的领军作用,完成从网络文学“高地”到“高原”的大步跨越。

  (作者为杭州市作家协会秘书长、杭州市网络作家协会秘书长)

标签: 网络文学;网络作家;新时代;网络小说;作品;文艺;影视作品 责任编辑: 蒋敏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