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400万文字,记录他与一座城的深情
2018年05月24日 06:43:04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黄小星

  浙江在线5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小星)来自新华社原创和《报刊文摘》转载的一篇《一位新华社记者与温州改革的风云际会》,这些天在媒体人与温州人中悄然流传。有网友说,这篇文章让人看到“新闻的力量”,这甚至能推动一座城市改革振兴;有人说,这不仅是属于记者的荣光,也让每一个普通人看到,专一与敬业精神,如何成就自身事业。

  作者张和平,是新华社原温州支社社长、高级记者。虽然已经退出“江湖”,关于他的江湖传说却从未止息。而新闻背后的张和平,让一些主政者又爱又恨,他们觉得,张和平是一个“永远无法搞定的人”,是非曲直在他心中如同明镜;他的许多好友,则给他贴上“疯子”、“老顽童”的标签,被他的激情与真诚深深感染。

  助推“第一座农民城”

  “你看,这条人民路,是现在温州的主干道,原来这里就是条单向的羊肠小道,根本想不到以后会有这么多汽车,这是1987年温州率先在全国运用市场机制实施城建改革的一个样板,当年我冲破很大的阻力在海内外率先报道。”行驶在温州车水马龙的人民路,63岁的张和平摇下车窗,向钱江晚报记者介绍。阳光打在他略微有些发白的鬓角,衬衣领子挺括。

  东海之滨的温州,是原籍山东的张和平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他出身军人家庭,从部队退伍后投身新闻采访。他形容,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他与温州风雨同舟35年,400多万字的文字记录他对这座城市的深爱。

  都说温州人“敢为天下先”,从农民“胆大包天”,创办包机公司打破民航垄断,到蜚声海内外的“温州模式”发扬光大,这座城市的人们与张和平手中的笔一道在创新之路上大步迈进。

  张和平回忆说,早在1985年,时任浙江日报温州记者站主要负责人的他,与同事沈胜良在浙江日报率先报道“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其时,苍南县龙港镇大胆突破禁区实行农村土地、户籍改革,允许土地有偿使用,允许农民离土离乡,自理口粮进城落户,允许自筹资金到龙港买地、建房,开全国之先河,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农民自费“造城运动”。

  在当时“资本主义看温州”的“资社之争”十分激烈的年代(尤其在省城争议更大),要不要、敢不敢在省主流媒体报道这个新生事物,许多人心中没谱,也不太敢冒这个险。但职业的敏感性和改革嗅觉驱动张和平“敢吃第一口”。1985年6月,在浙江日报领导的支持下,5000来字的《苍南县崛起一座“农民城”》在《浙江日报》发表,龙港名声不胫而走。其后,张和平不断跟踪报道龙港的新气象、新面貌,这延续到1992年张和平调入新华社之后。多篇重磅报道,使龙港改革形象进入全国视线。

  1994年,龙港改革已取得惊人成就,但随之也面对“成长的烦恼”,镇级经济、行政体制的格局与经济发展发生日益尖锐的冲突。那阵子,张和平听到最强烈的呼声是:撤镇建市。他认为,这个呼声顺应了时代潮流,代表了龙港未来的方向。但有观点认为这件事很敏感,搞不好会惹大麻烦,因此也有人劝张和平勿“添乱”,有关方面也谢绝他采访。

  张和平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1995年1月,他与从总社来的同事一起调研,发出供高层参阅的参考报道,大胆反映龙港陷入“小马拉大车”的困境和有关专家提出国家支持农民自费建市的建议。

  中央有关领导在报道上作出重要批示,主要精神是:今后这类小城镇将可能大批产生,新型的小城镇应是新体制、小政府大社会,高效率,清正廉洁的机构。

  根据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国家成立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随后,国务院11个部委联合颁发《关于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制定出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决定在全国实施改革试点,以龙港镇为首的57个城镇名列其中。专家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实施小城镇综合改革,在中国小城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助产”温州金改

  张和平的同事评价说,温州是一座被改革开放打上烙印的城市,而张和平则被温州打上烙印。他将温州视为自己的“新闻富矿”,用新闻满腔热忱、锲而不舍地坚守它。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全国唯一的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张和平说,这也与他的一组参考报道紧密相关。

  那是2011年上半年,温州坊间频频传出一些不祥之兆:江南皮革公司、三旗集团、波特曼餐饮公司、浙江天石电子公司等4家知名企业相继倒闭、老板“跑路”(失联、潜逃)。这犹如小霹雳在温州引起不小的震动。经调查,张和平发现了其中的“奥秘”:2011年初,国家收缩信贷规模,银行贷款资金大量减少,“银行变成没钱的穷人。”许多中小企业遭遇“钱荒”,银行的利率变相拉高。“官钱”一断,民资成了“香饽饽”,民间借贷因之暗流汹涌,借贷利率“水涨船高”。严峻的局势表明温州密集性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民间债务危机。

  张和平意识到,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新闻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指令”他马上“动起来”。

  他估计这组“猛料”发出来,可能会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这也将使温州领导和温州形象“很难堪”,使他“压力山大”在所难免。但他义无反顾地坚持报道,如实反映温州“灾情”和“救灾”情况。果然,这组参考报道当即引起时任国务院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高层立即带队到温州调研,表示对温州提出的金融改革建议予以关注。结果,仅过半年,温州正式设立全国首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我是新华社记者,谁敢拦我”

  在张和平一同事的记忆中,还回荡着张和平的“狮吼功”:那是2011年,网上有爆料称,温州公路管理处存在“世袭招聘”,张和平与其前去采访。门口的保安拦住去路,张和平跳下车,大吼一声:“我是新华社记者,谁敢拦我?!”保安吓得目瞪口呆,打开大门。

  “新华社记者”是张和平最重要的身份。在温州驻站,张和平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从台湾“7·10”海难、温州“7·23”动车事故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到黑作坊“整容”“漂白”过期变质熟食这样的社会新闻,再到《杨秀珠以权谋私》这样的监督批评报道,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他的“激情燃烧”。即使后来已经年过五旬,张和平依然是“拼命三郎”,和后辈们一道冲在新闻一线。

  “如果一篇报道发不出去,你会不会很愤懑?”钱报记者问张和平。

  “不会,但会很难受。”张和平停顿了一下,“如果是重要的报道,我会像钉子一样扎进去,一直写到发出来为止。”

  2000年,几个私人老板在温州永嘉截流筑坝,建小水电站,影响当地数千村民的生产生活。要阻止已经板上钉钉的水电站建设谈何容易,张和平“死磕”5年,前前后后写了12篇报道统统被“毙”。但他“拗”劲不松,最后终于发出“重磅炮弹”,结果硬生生把这个已开建的项目拉下马。村里的老百姓在村口竖了块碑,上面刻着张和平的名字。

  也因此,张和平成了众人口中评价复杂的人:有老板希望张和平执行上级指示能为自己歌功颂德,张和平让他先把偷税漏税的税款补齐,弄得老板哭笑不得,说他“拎不清”。可是当他曾经批评监督过的企业家遭遇不公之时,张和平又为他伸张正义。也有人说他“六亲不认”“翻脸不认人”。在张和平看来,正义就是最大的情,最高的义,最亲的人,是自己行为追求的“首选项”。他认为,新闻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表扬是推动,批评也是推动。正如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两极相通。

  言谈间,张和平时常把自己的作品称为“破稿子”。他说,自己其实并无太多天分才华,所凭的无非是专一与敬业,“一个人写一两篇好稿子是容易的,难的是三四十年间一直坚持不断‘吭哧吭哧’爬格子。许多事情往往是‘成在坚持,毁在退转’,这对各行各业来说都是一样的”。

  如今,已“谢幕”的张和平,讲课、跑步、登山、旅行……他保留着凌晨入睡的习惯,有重要的稿子邀请他“出山”,他也时常按捺不住冲动。他说,新闻依然是他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的名字永远与新闻连在一起”。

标签: 城镇;稿子;张和平;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媒体人;老板;荣光;原...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