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爪功、戚家拳、翻九楼、水火流星……5月29日,来自全省各地的近80位非遗项目传承人、非遗专家在桐庐县会聚。当天,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千百年来,在浙江大地上产生了数百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其中,已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名录项目68项。历史上,这些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内涵和永恒人文社会价值的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救亡图存,保家卫国,平定天下,维护民族稳定,振奋民族精神和凝聚民族力量,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在当代,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在满足人民大众体育文化娱乐需求,彰显民族体育文化特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许多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现状不容乐观,有些项目后续无人,面临人亡艺绝的境地,有些项目社会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成立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专业委员会,就是为了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用专业团队力量进行科学指导,推动浙江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创新发展。
杭州师范大学体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民族民间体育开发研究会理事长徐金尧,被推选为专业委员会主任。
徐金尧表示,专业委员会成立以后,将要着重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培养一支能传承会传承,善传承,具有现代文化保护理念的传统体育传承人才队伍,保证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优秀文化有序传承。二是对具有鲜明浙江地域特色的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资源进行历史文化内涵挖掘和历史文脉的梳理,打造一批具有浙江特色、国内特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三是根据浙江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传承发展需要,在学校、社区、乡村、旅游景区等场所建立一批传承基地,带动这些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