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浣纱渠内清淤的市政工人。)
浙江在线5月3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冰 通讯员 林燕)在杭州生活了19年,从事西湖文化研究多年,薛士强第一次发现,西湖的水正缓缓流过自己经常走的这条路的下方。5月30日上午,他途经浣纱路与仁和路交叉口,得知城管部门邀请市民代表参观浣纱渠,连忙把自行车停到一旁加入队伍,直言自己看到了“另一个天堂杭州”,建议将其改造为人们了解杭州历史的景点。
地面上的天气有些闷热,即便静静地站在路边,人也会冒汗。沿着狭窄的通道一路向下,浣纱渠真容就在眼前。长宽各2米左右的人防通道向左右两边伸展开来,凉爽的空气中散发着些许淤泥的气味,几位工人师傅正卖力地将挖上来的淤泥装进编织袋。通道上每隔数十米,就会有出现一个1平方米左右的窨井,潺潺水声从井口传入耳中。
“你看,下面流的就是西湖的水,非常清澈。”上城区市政工作人员打开探测器上的灯,排水渠里的情况一览无余。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西湖的水从涌金门进入浣纱渠,随后沿着4公里左右的暗渠,一部分流进中河,一部分流进运河。
(等待被清运的淤泥。)
据了解,浣纱渠的前身是条地面上的小河,因水清可浣纱而得名“浣纱河”。上世纪70年代初,浣纱河被改造成现在的模样,底层为浣纱渠,中层为防空洞,上层为马路,也就是现在的浣纱路。虽然不再露面,但浣纱渠在杭州水系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南接西湖,北连运河,无论是日常排水还是汛期防洪排涝,浣纱渠功不可没。
浣纱渠走向图(转自都市快报)
“从今年开始,浣纱渠清淤已经被列入常态化养护工作中。”杭州上城区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说,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雨污混排等原因,浣纱渠底层的排水暗渠渐被淤泥堵塞,先后经历过1988年、1994年、2014年、2017年四次大规模的清淤。随着“五水共治”工作的开展,杭州市、区两级已先后在浣纱渠沿线实施截污纳管、雨污分流等改造项目60余个,目前已基本实现让浣纱渠“恢复纯雨水排放及西湖配水功能”的目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