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十景蛋雕
弄堂里木雕
江干区非遗民间手工艺展现场
栩栩如生的蛋雕、弄堂里的木头微雕、五彩斑斓的泥塑、精致的剪纸画……6月11日下午,“江干百工钱塘韵 端午佳节中国风一一-江干区非遗、民间手工艺展”在江干区举办。现场展出了18项来自江干区的非遗、民间工艺,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赏,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生活中最平凡、最普通的东西在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人的手中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木艺微雕大师沈秋法
沈秋法是一名木艺微雕大师,虽然年逾70岁,但精神矍铄。他运用巧妙的创意和精湛的技艺,使不起眼的木材边角料变废为宝。现场便展出了他的作品《弄堂里》,形象逼真,还原了老底子的弄堂生活,颇具匠心。“我一直喜欢自己动手做东西,木雕不仅是用手在做,更是用心在做,创作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灵感。”
蛋雕大师曾火生
同样作为雕刻大师,与沈秋法老师不同的是,曾火生老师是在轻薄易碎蛋壳上做文章。美轮美奂的“西湖十景”,精美的“蕾丝蛋”,现场作品全部是曾火生老师一刀一刀精心雕琢。说起蛋雕“西湖十景”,曾火生老师感慨道:“在杭州生活了10年,对杭州非常有感情,而且西湖十景也是闻名的景点,所以我用蛋雕的形式把它们记录下来。”
涌泉跃鲤剪纸作品
“把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我们的手、剪刀展示出来,让大家领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很有存在感。”来自采荷街道文化站志愿者候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加入文化站已有10余年,团队最长的一副作品是以京杭大运河为灵感,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剪法,全长13米。能够传承传统的手艺,候女士感到非常自豪。
江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为进一步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非遗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大众,让更多的市民群众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适逢端午来临,活动自然少不了端午节的粽子、香包。现场20余位身穿汉服的三叉社区文化志愿者在老师的指导下,拿起针线和布,做起了香袋,一起来赛赛谁的手更巧。
戏服作品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