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妇院副书记吴瑞瑾(中)在指导团委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 秦建伟 摄
浙江在线6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冰清 通讯员 孙美燕 金薇薇)上午8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的门诊大厅里,平日里身穿护士服的美小护项珍珍套上红马甲,摇身一变成为志愿者,帮助患者挂号、就诊。
下午5点半,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班,超声科、病理科和放射科的医生却重新穿上白大褂,加班为患者做乳腺B超、核磁共振。生殖内分泌科朱依敏、胡燕军等医生出诊时间看门诊拖到晚上七八点钟,也是家常便饭。除了春节等特殊节日,几乎每个节假日都安排医生出诊,这也是生殖内分泌科多年来的传统。
晚上9点,围产监护室的叶海慧医生正给孩子检查作业,手机端突然收到患者传来的胎心监测,她马上放下作业本,为孕妇做起了远程胎心监护诊断,并给出指导意见。
在医疗系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号召下,浙大妇院的医护人员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利用业余时间志愿服务患者,让患者获得更好的就医体验。
医生主动加班加点
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从下午5点半到晚上7点半,浙大妇院超声二科副主任、医技三支部书记姚维妙带领着超声科、病理科的15名党员医生护士,在超声检查室里忙活了两个小时。这原本是他们的休息时间,但为了让患者检查少等待几天,他们自愿加班加点赶进度。
姚维妙介绍,门诊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提前给乳腺B超预约患者发了短信,通知她们可以提前检查,并做好了协调工作。
最后,医生共为100多名患者提前做了乳腺B超。
副院长王新宇说,这只是医护人员参与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针对乳腺B超、产科三维、核磁共振等检查预约周期比较长的状况,各相关科室都开始行动起来,利用晚上、双休日等业余时间加班。
医院各党支部、团委都行动起来了,各临床科室等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而且,这些志愿行动并不是临时性的,而是渗透在每天的日常工作当中,已经成为医护人员的常态。
“医院鼓励医护人员开展志愿者服务行动,不仅弥补了医院在制度、管理和医疗活动中的一些不足,还在维护就医秩序、优化就医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浙大妇院院长吕卫国说。
志愿者们献计献策
改善医院就诊流程
在就诊过程中,志愿者是患者接触的第一类人群。他们为门诊患者提供包括导医、导诊、预约诊疗、自助取号、取单等服务,确保了每日高峰流量患者得到及时、顺畅的诊治。
经年累月与患者面对面打交道,志愿者能从中发现不少就诊流程上的漏洞和疏忽。门诊办公室主任洪水玲举例说,之前生殖遗传科的窗口是志愿者最忙碌的地方,医院派了2名最得力的志愿者,也常常忙得满头大汗、晕头转向。
后来,志愿者发现患者的问题主要是取号的时候不知道要选择什么项目,这对初次就诊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个问题反映上去后,医院修改了就诊流程,患者只需输入门诊号,后台就可以根据患者信息,自动选择对应的项目。现在,生殖遗传科的窗口只需要一名志愿者,就能从容应对了。
志愿者能对检验、超声取号就诊的一些流程进行献计献策,梳理了方便于患者的一些流程,实实在在减少了患者就诊的时间,帮助患者顺利就诊。
团委书记王洪柱说,医院团委最近发起了“助力最多跑一次,贡献青春力量”的金点子征集活动,就有灵光的人提出来,可以让新入职、对医院还不够熟悉的员工模拟患者看病的全过程,从中发现就诊会遇到的问题,再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这也是员工深入志愿工作的一种方式,还能从中体会到浙大妇院的志愿精神,为将来的志愿工作打下基础。
志愿工作广泛开展
志愿精神代代传承
在浙大妇院,医生、护士和志愿者就像朋友一样。医护人员经过门诊大厅时,看到身穿红马甲的“天使之翼”志愿者,都会向她们点头示意,感谢她们的默默付出。
浙大妇院吴瑞瑾副书记介绍,“天使之翼”志愿者团队成立于2012年3月,是浙大妇院最主要的志愿者队伍。截至2018年5月底,“天使之翼”共有注册志愿者1347人,2017年年服务人次3697人次,年服务时数22185小时。
吴瑞瑾副书记说,“天使之翼”多次组织志愿者参加医院“妇女健康服务周”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协助医院公益活动有序地开展。在国际志愿者日,他们开展协助患者使用信息化软件就医,方便患者。外科志愿者还不定期走进病房探望乳腺癌患者。
除了“天使之翼”志愿者团队,医院的“青年文明号”也是志愿服务的好帮手。其中两个国家号:妇一科、门诊药房。三个省级号:分娩室、产七科、手术室。三个校级号:收费处、设备科维修组、信息科计算机中心。
“青年文明号”的成员都是青年医护人员,他们收集志愿者反馈的信息,协助完善志愿服务,并于五月中旬发起了“助力最多跑一次”的活动,为改善患者就诊体验献出自己的力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党委书记吴弘萍——
最多跑一次让百姓“看得见”
记者:志愿服务从哪些方面助力“最多跑一次”?
吴弘萍:全院总动员,全员齐行动。院党委正在全院30个党支部范围内创建“一支部一品牌”、开展“看得见”工程,牢固树立一流意识,紧紧围绕一流目标,认真贯彻一流标准,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要求各支部围绕助力“最多跑一次”,把党建工作与医院的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党员和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引领创新,要勇当志愿者,讲奉献,比服务,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团委发动青年职工争做志愿者、体验者,从亲身体验、导医助医入手,收集反馈信息,提出改善服务流程的意见和建议。
各科室关注细节,从“关键小事”着手,主动换位思考,站在病人的角度查找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
院领导深入一线调研和体验,着力研究解决“化”繁“去”烦、消除瓶颈等问题。通过努力,力争取得“看得见、摸得着、喊得响”的标志性成果,不断提升就医者的获得感满意度。
记者:浙大妇院还将从哪些方面着手,提升志愿服务质量?
吴弘萍:服务流程上进一步体现病人满意,服务环境上进一步彰显人性关怀。自助服务区域的信息系统经常更新改进,志愿者不定时接受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建立专业化的医护人员志愿者队伍,为病人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志愿服务。
记者:请您谈谈对浙大妇院志愿者的希望。
吴弘萍:希望志愿者们秉承慈心妙术、求是创新的院训,立足母婴安全、温馨暖心,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做真正的“天使之‘翼’”,助力医院的“最多跑一次”改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