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从1978年到2018年,4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使这个国家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跨越,而今又开始走向强起来的伟大征程。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40年来,杭州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越来越美、越来越好、人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在城市发展建设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积累了不少值得借鉴、推广的杭州经验、杭州模式。
作为最早推行土地储备制度的城市之一,杭州推行的土地储备制度,不仅实现了土地收储规范化、透明化、精细化,在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调控土地市场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杭州模式的诞生
城市要发展,土地是不可忽略的核心要素。
从1990年起,杭州就开始对土地使用制度实施改革。到了1997年,为更好地管好土地“闸门”,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杭州市土地储备制度正式应运而生。该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政府土地管理供地方式上的重大变革,在优化城市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的同时,还对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有着积极意义。
1999年3月,杭州颁布了《杭州市土地储备实施办法》,从土地使用权收购储备、储备土地前期开发利用、储备土地使用权预出让等方面对具体的土地储备工作作了较为完善的规定,这也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出台的关于土地储备的政府规章,迈出了政府探索如何规范、有效地运用土地储备工具的重要一步。
不过,如何让无限的城市发展与有限的土地供应两者之间实现和谐,杭州的做法是,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以供给侧改革为动力,从注重新增向盘活存量转变,从注重效益向质量和效益并重转变,不断强化“统”的储备运行机制,持续推进“优”的储备整理做法。
经过近20年的探索实践后,杭州的土地储备模式已基本形成了 “多个渠道供水、一个口子进水、一个水池蓄水、一个龙头放水”为特征的政府主导型土地收储和出让模式。
助力城市发展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但今天的杭州,呈现给世人的已不仅仅是一个秀美的西湖,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之城、全国第十个“万亿元GDP”城市、连续十一年蝉联最具幸福感的城市等已成为杭州为人熟知的新标签。
美丽蝶变的背后,离不开这些年杭州在土地制度改革创新上的突破和实践。
城北的丁桥板块,就是土地储备整理模式创新的一个生动案例。由于远离市区,丁桥一直被戏称为杭州的“西伯利亚”,这说的不单单是地理位置的偏僻,更指丁桥曾经的落后。改变从2003年开始,杭州先后在丁桥规划了“丁桥大型居住区”、“长睦大型居住区”和“丁桥大型居住区二期”等,大规模的拆迁、建设开启,一个崭新的现代化新城逐步成形。
据介绍,在丁桥的“新城”建设过程中,土地储备统一规划为主要指导思想和原则。通过“留用地先定位”、“社会保障先落实”、“安置房先建设”、“配套设施先建设”以及“保障性民生用地先供给”等做法,极大提高了丁桥节约集约用地、生态城市建设的能力。
这只是这场创新实践改革的缩影之一。据介绍,环境评价优先、文化传承优先等都是这场创新实践的亮点之一。
以环境评价优先为例,杭州就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政府储备经营性用地出让前期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所有经营性用地在土地出让前必须开展环境初步分析。对于工业退役场地搬迁等涉及污染可能性的地块,杭州均开展环境影响专题评价,从而保障经营性用地在出让时符合地块开发的环境适宜性需求。对确认已受到污染的土地,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落实原用地单位开展污染治理,在取得环境影响评估验收后,方可纳入政府收储和出让。据不完全统计,该市先后完成长河化工、蓝天环保等20余家3000余亩土地治理。
目前来看,这场持续深化的改革创新,不仅很好地保障杭州城市发展的用地要求,助推了杭州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也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杭州样本”。
据介绍,接下来,杭州将围绕“城市国际化”和“拥江发展”战略,启动主城区“做地质量提升年”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杭州市经营性用地收储标准》,全面提升经营性用地做地质量和做地效率,持续推进地块质量“净地”向“优地”发展。通过做深规划,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土地收储、出让的引导作用,统一规划,多规融合,促进城中村改造区块人口与产业合理布局,不断深化地上地下复合开发等利用方式,切实提高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