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佳妮 周洲)因多次警告,垃圾分类仍未整改到位,8月14日,杭州江干区健风大厦的威盾物业收到了一张特殊的“罚单”,从14日起,大厦的生活垃圾被拒绝收运,惩罚时间至8月18日17时。
一个动辄千百人进出的大厦,连续停运5天生活垃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能否倒逼大厦商户做好垃圾分类?除了垃圾拒运的管理手段,从今年3月至7月,江干区城管局根据《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出1914张处罚单,这些罚单改变了什么?近日,记者连续开展实地探访和调查。
垃圾停运两天
大厦日常运作未受影响
位于杭州城东的健风大厦,是一幢特别复杂的商住楼。
一二楼层是面料市场,三四楼是KTV,五楼是电商公司,高层则是快捷式酒店。进出其中的人们,大多步履匆匆。
根据杭州江干区城管局采荷中队对健风大厦开出的生活垃圾拒绝收运告知书,垃圾停运已有两天时间,但想象中大厦内垃圾堆积成山的状况并没有出现。
8月16日,记者走进健风大厦,发现每一层楼的洗手间旁,都放着一个灰色的大垃圾桶,中午11点,这些垃圾桶大多空空荡荡,很干净。
对于因为垃圾分类没做好被垃圾停运的事,有人听说了,也有人不知道,但对于大厦内工作的人们,却没有什么影响。
一家面料商铺老板告诉记者,这里几乎每个铺位都会准备一个垃圾桶,大厦清洁工会定时来收垃圾。“这几天也都正常的啊,会来收的。”
而五楼做男装生意的电商公司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垃圾照常扔进垃圾桶就行。“没看见垃圾满出来啊。”
垃圾被藏角落
19日已恢复清运
一幢大厦,每天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垃圾,这些垃圾去了哪里?记者发现,垃圾还在,影响的不是大厦里的人,而是公共空间。
16日下午4点,当记者和江干区城管局采荷中队来到健风大厦,发现大厦垃圾桶被移到了小院东北角,一大块毛毡布盖着,虽然看上去不显眼,但走近了,还是有阵阵垃圾发酵的味道。
这些垃圾桶颜色不一,垃圾混放状况也特别严重,红色的垃圾桶里堆放着西瓜皮,绿色垃圾桶内花花绿绿的塑料袋,旁边还有一堆建筑垃圾。
物业工作人员说,这几天,大厦里的垃圾都被集中堆放在这里,“我们会购置一批新的垃圾桶,到时候会把这些垃圾连同桶一块清运走。”
据悉,19日当天,健风大厦已恢复垃圾清运。
“垃圾拒收只是管理手段。”江干区城管局综合督查科副科长朱华俊说,“这是一个尝试,我们鼓励试错,鼓励创新。”
他也坦言,目前对垃圾分类的监督管控,主要还是针对企业和单位,对普通居民还未涉及。“类似生活垃圾拒收这样的管理手段,是否会推广应用,后面还要看具体情况。”
已开出千余张罚单
却依然未能从源头上改变
其实,这并不是杭州市第一张生活垃圾拒绝收运告知书,许多城区都有,但都没有公开。
除了垃圾拒运的管理手段,从今年3月至7月,江干区城管局根据《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垃圾分类方面开出1914张处罚单,共处罚金额达15万元。
但无论“垃圾拒运”还是“处罚单”,都未能从根源上改变垃圾分类的难题。
健风大厦威盾物业邱主任告诉记者,他们会按照要求,继续对垃圾桶配置、摆放位置、标识标牌等进行整顿,同时向大厦内商铺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但作为服务行业,我们不能对商铺做强制性要求。只能让保洁员辛苦下,收来的垃圾二次分类。”
不仅仅是江干区,杭城不少小区的“垃圾分类”变成了保洁员的工作。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下城区体育场路某“杭州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垃圾桶内垃圾混放比比皆是,负责小区环卫的严师傅告诉记者,平时都是靠他来分拣,“一天要分三次,有些还要把垃圾袋拆开来分。”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社区书记提起“垃圾分类”,连连摇头:“垃圾分类,我们已经想了各种办法,知识宣教、志愿者监督,社工巡查,保洁员加班加点二次分类,但居民垃圾到底分不分类,分到什么程度,全凭自觉,没有强制性处罚手段。社区也无法挨家挨户上门管!”
而记者也了解到,城管开出的处罚单,针对的是单位或企业,并非小区居民。而对于小区物业来说,和业主的关系类似于员工和老板,不太会对业主有强制性要求,有处罚单,就只能内部消化,让保洁员多留心。
什么时候会对垃圾的源头——普通市民动真格?目前,杭州市相关部门并未给出答案。
“我们一直在做。” 朱华俊说,“垃圾分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管理方法和行政手段并不能立竿见影,但是我相信只要持续做下去,潜移默化中,总会有进步。”
【快评】城市垃圾分类期待破题
一张颇具创新意味的垃圾“罚单”,在健风大厦里上演了一出“黑色幽默”:
在这座大楼里,每个人都在生产垃圾,罚单惩罚的对象本应该是他们,然而却没有丝毫的触动。
被视作惩罚物的垃圾,并没有在主人家门口逗留太久,很快被物业收走,摆进了阴暗角落。事实上,当物业接手罚单那一刻,垃圾合理处置就陷入了“死循环”的尴尬。
这样的尴尬存在于更大范围的城市社区中:
每天,物业公司十分敬业地处置了户主门前垃圾,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只要眼前看不见垃圾,闻不到垃圾的臭味,就意味着所有举动都合乎常理。
看不见的角落里,堆放的垃圾尴尬了谁?千余张罚单未能改变垃圾制造者习惯,又说明了什么?
我们很难去指责每一环上的执行者:业主说,我想按垃圾分类的要求来做,但好多人都不分,我一个人分有什么意思,更何况我这里分了,谁知道最后是不是混在一起填埋;城管说,我们在努力推进,工作人员天天顶着热日奔波在一线,如果还要被指责,那就是流汗又流泪了;清运者说,我们按照规定来清运垃圾,也在垃圾减量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百姓百条心,难以一一平衡。
我们有条例,《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了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也给出了行政处罚的依据;也不乏分类好的个别典型社区。但不能否认的现实是,如果没有“五水共治”般的高度与力度,如果我们的制度设计不能让每位业主意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城管人敢于理直气壮真正拒收,垃圾分类这件事关城市未来的关键小事就难逃掩耳盗铃。
有杭州市民说:“谁能把杭州的垃圾分类搞好,我就服!”这是对城市治理能力提升的期待,对杭州变得更美好的期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