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杭州的小陈一连多天吃下高油腻美食,结果腹痛难忍到医院救治。浙江省人民医院专家了解病史、结合临床检查及症状后诊断,他是因“贴秋膘”太猛引发了胆囊炎。
“贴秋膘”太猛致急性胆囊炎
小陈今年30岁,平时在外地工作,逢年过节回杭州。10多天前,小陈有事又一次回杭,父母心痛其在外地工作辛苦,且一个夏天过去人也好像廋了些,便趁着他回家这几天按老规矩——“贴秋膘”,给他好好补补。于是炖鸡、猪蹄、老鸭煲等小陈爱吃的美食成了饭桌上的“常客”,期间小陈还走亲访友,同学聚会,免不了又是胡吃海喝。
结果,家中“贴”加之走亲访友同学会连续“贴”二、三天后,小陈感觉右上腹隐隐作痛,但当时没在意。谁料想,接下去的几天右上腹痛越来越剧烈,疼的他满头大汗,还出现恶心呕吐,发热38.5℃,家人急忙把他送到浙江省人民医院。
接诊的是该院肝胆胰外科及微创外科主任张成武教授,对小陈做了详细体检并结合B超检查后,诊断小陈是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发作,需要立即住院手术。事不宜迟,当晚张教授就给小陈做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现胆囊管内有结石嵌顿,胆囊炎症已非常严重,部分胆囊壁已经出现坏疽表现,如再不手术,很有可能出现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甚至会造成感染性休克导致死亡。”
张教授分析认为,小陈既往就有胆囊结石病史,近来进食太多油腻食物,才导致胆囊炎症的急性发作。幸好手术及时,恢复理想,术后2天小陈就顺利出院。
患者术中。
入秋后胆囊炎频频发作 饮食不当是主因
入秋后,天气逐渐变凉,不少胆囊炎、胆石症的患者频繁发病。张成武教授指出,饮食不当是胆囊炎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像“秋膘”此类膳食大多是高脂高糖高胆固醇的“三高”食物,如果在短时候内大量食用此类食物,会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有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引发胆结石、胆囊炎等问题。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及微创外科每年胆囊切除手术数千例,有近20%的患者是胆囊炎症急性发作,其中又有50%以上的患者是进食油腻食物或者饮食不当引起。
张成武教授介绍,进食后,食物会通过神经反射,导致胆囊收缩,胆汁通过胆道流入十二指肠,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帮助消化。入秋后,食欲也随之大增。吃的多了,摄入的油脂类食物也会相继增多,胆囊需要加快工作,排出大量胆汁来帮助消化。 当胆囊收缩过快时,如果有一颗结石堵在胆囊管,胆汁不能顺畅地排出,胆囊增大,胆盐刺激胆囊黏膜而引起胆囊炎发作,就会引起右上腹胀痛,甚至胆绞痛等胆囊炎发作不适症状。“通常,B超提示胆囊毛糙会将其当做是胆囊炎,但仅靠B超提示并不准确。临床上只有并合有上腹部疼痛、发烧、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时,才诊断是胆囊炎发作。”
张成武医生查房。
这些饮食习惯易患胆结石及胆囊炎
哪些不当饮食会引起胆囊炎发作?张成武教授说,临床发现,胆囊炎常与胆结石合并存在。而胆结石的形成本身便与饮食习惯有关,如高脂饮食、不吃早饭、长期素食等。
高脂饮食。尤其是高胆固醇饮食易导致体内胆固醇代谢紊乱而诱发胆囊结石。脂肪主要靠胆汁帮助消化,它的刺激作用最强,蛋白质的刺激作用较弱,摄入过多高脂饮食会引起胆囊加剧收缩,久之,便引起胆结石以及胆囊炎。
不吃早饭以年轻人居多。一般,在早晨空腹时,胆囊内胆汁经过12小时的贮存,使胆汁中的胆固醇的饱和度较高。在正常吃早餐的情况下,由于胆囊收缩,使胆固醇随着胆汁排出,同时食物刺激胆汁分泌,造成胆囊内残存的胆汁中的胆固醇饱和度降低,促使结石不易形成。如果不吃早餐,由于空腹时间过长,胆囊内胆汁贮存时间过久,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过饱和,引起胆固醇沉积,逐渐形成结石,久之会诱发胆囊炎发作。
“多油腻不好,而一味素食也不行。”长期吃素者,身体中胆囊的收缩能力有所减低,时间久了,胆汁不能正常从胆囊中分泌,使得大量胆汁堆积在胆囊中,形成胆结石。此外,暴饮暴食、女性肥胖人群、短时间内体重下降太快的减肥人群都容易引起胆结石及胆囊炎。
中秋节临近,之后便是国庆长假,张成武教授提醒,市民,尤其是胆结石及胆囊炎患者应尽量避免高脂食物及暴饮暴食,否则有可能乐极生悲,进医院救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