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蛐蛐曾风靡南宋朝野
入选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起蛐蛐,又叫蟋蟀、促织,在杭州,它还确实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杭州斗蟋蟀,作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在2014年就入选了第五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民俗文化研究领域,蛐蛐是一个人们常常提到的话题。斗蛐蛐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民间搏戏之一,是一项古老的娱乐活动。蛐蛐又称“百日虫”,寿命仅百日左右,斗蛐蛐因而仅限秋季。在古代汉字中,“秋”这个字就是蛐蛐的象形。
斗蛐蛐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曾风靡南宋朝野,不仅贵族玩,平民百姓也喜欢斗蛐蛐。
南宋词人姜白石有一首《咏蟋蟀》的词,序中云:“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二三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这里的中都,指的就是当时的皇城杭州。蛐蛐因其善斗的习性,南宋时就曾有过不菲的身价。
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里曾记载:“促织盛出,都民好养”,表现了杭州城里斗蛐蛐的盛况。当时,街上还有专门的蛐蛐市场,杭州人“每日早晨,多于官巷南北作市,常有三五十人火斗者”。说明南宋的斗蛐蛐活动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娱乐活动,以致于“乡民争捉入城货卖,斗赢三二个,便望卖一两贯钱;若生得大,更会斗,便有一两银卖。每日如此,九月尽天寒方休”。说的是杭州城外出现了专门有农民捕了来卖给城里人,甚至有“闲汉”以驯养蛐蛐为职业。
南宋理宗时期还有个“玩虫误国”的宰相贾似道。他在宝石山下的葛岭修了一座“半闲堂”,是斗蛐蛐儿的道场,还写了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蛐蛐的专著《促织经》。
“杭虫”曾为江南之首
“鲁虫”到了南方后成为杭州玩家新宠
时至今日,出于源远流长的斗蛐蛐民俗,杭州人玩蛐蛐在全国仍然可以排进前三(上海、北京、杭州)。
蛐蛐有多个名字,不过全国各地的玩家都管蛐蛐叫“虫”。
杭州是蛐蛐的原产地之一,“杭虫”个头小但擅长打斗,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江南一带的虫家,收蛐蛐时都以杭州为首选之地。但最近二三十年,南北交流便利,山东蛐蛐“鲁虫”进入南方后所向披靡,山东蛐蛐都是“大个子”,山东宁阳的蛐蛐更是号称“天下第一虫”。
“杭虫”整体而言不是“鲁虫”的对手,因此,杭州玩家近年来也主要是在玩山东蛐蛐。有人带山东蛐蛐到杭州来卖,有人去山东买,还有人网购山东蛐蛐。
“国内许多顶级玩家都是杭州人。”杭州蟋蟀协会副秘书长朱奇磊透露,“杭州有几个厉害的玩家,一个虫季多的时候投入300万元,雇七八个养虫师,养几千条虫。最贵的一条能卖10万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