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爱一边巡河,一边捡拾沿岸的垃圾。 浙江在线记者 高驰弘 摄
浙江在线10月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高驰弘 见习记者 马赛洁 通讯员 高发成 丁晶晶)“早晨,阴天,秋风送爽。徒步八字桥河、沿山河、西溪河一大圈。3条河,波光粼粼,潺潺流畅,水位正常,排口正常,环境优美,水植茂盛,市民早早来到河边锻炼身体……”9月26日7时,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道松木场社区的民间河长李勤爱巡完3000米河道,写下了一段巡河记录。
7本治水日记、万余张河道照片、数千条短视频……李勤爱近5年来的巡河记录汇成了松木场社区周边河道从浑浊到清澈的绿色变迁史。这段历史中,李勤爱像妈妈呵护子女一样爱护着家门口的河水,街坊邻居也亲切地唤她一声“爱妈妈”。
72岁的“爱妈妈”在松木场社区住了40多年,曾眼见清澈的河流变得肮脏:“大家都往河里倒垃圾,又脏又臭,沿岸居民门窗都不敢开。”
松木场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社区内小餐饮店等行业发达,污水管道老旧、沿线排污口密集,再加上周边居民不重视生态保护,偷排偷倒现象严重,渐渐地,河流失去了清澈模样。
2013年,我省“五水共治”工作正式启动,李勤爱开始关注河流的动态。从最近的沿山河开始,她每天5时起床去河边走走看看,为治水出一分力。“有人想往河里倒垃圾,我就阻止他。”她说。
经过一年半的整治,沿山河不仅成功摘掉“黑臭河”帽子,还成了“生态样板河”。这其中,李勤爱的付出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2015年,她正式担任河道观察员,成了西湖区“民间河长”。
此后的年月里,无论阴晴雨雪,李勤爱每天早晚两次准时到河边“打卡”,步行近4小时巡河。清晨,她看看河道水域有没有污水、垃圾;傍晚,她会再去看看整改进展。“河流24小时情况多变,我要时刻盯牢!”她说。
巡河路上,李勤爱总端着手机,及时拍照取证,发到微信河长群里。河长们看到后就会立马着手解决。为了更好地巡河、联系河长,她的手机越换越“高级”,如今手里的智能手机已经是她的第5部手机了。
一次巡河中,李勤爱发现某饭店正在晾晒酱鸭,酱油流到河里,河水变了颜色。她赶紧拍下照片,用微信传给河长和西湖区城管局北山执法中队中队长。整改完毕之后,她照常去巡河,却遭遇到威胁,让她“不要多管闲事”。然而,这次经历并没有吓到李勤爱,反而更坚定了她巡河的决心:“我不怕,巡河是在做好事!”
“治水不易,维持更难。”西湖区城管局北山执法中队工作人员说,“这两年河水清清、两岸环境优美,能保持得这么好,很大一部分功劳是‘爱妈妈’的。”
松木场社区的工作人员也与李勤爱熟识多年:“我是社区河长,每天‘爱妈妈’都会把巡河的记录发给我,对我来说也是无形的监督。”在她看来,李勤爱巡河的坚持与对生态的守护,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岁月不饶人,李勤爱说,趁现在自己还能巡河,希望带动更多人一起保护身边的清清河流,“继承我的事业”。这些年,李勤爱带着小孩子、大朋友一起巡河。来自浙大、浙工大、浙传以及周边小学的学生每年都会聚在一起,围在“爱妈妈”身边,听她讲巡河的故事……
再过几天,“爱妈妈”的巡河班又要上课了。这次又有哪些新鲜血液加入到巡河人的队伍中?李勤爱十分期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