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小伙子小古,租住在拱墅区庆隆苑,最近他有点“年轻人的烦恼”。
这话是楼上大姐说的,大姐的原话是:“小伙子啊,你还小,等你有了孩子就理解了……”
每当理论到这个阶段,小古就铩羽而归了,回到家一复盘,怎么都觉得没发挥好。
——等等,我这个年纪没来得及生孩子,是我的错吗?
——大姐我们互相理解一下好吗?
昨天上午,小古在19楼网上发帖求助,“遇上这样的邻居,到底该怎么办?”
事情起因是因为早上7点多的装修噪音,让周末没法睡懒觉的小古,想起了一个月前被楼上跳绳声吵得寝食难安的惨痛,顿时委屈得没法忍,上网发帖。
一篇短文,80%以上的篇幅花在吐槽上,主要吐槽方向是——“楼上孩子跳绳扰民一事”。
小古是江西人,大学在杭州滨江区就读,学的是物流管理,今年夏天毕业后,他在西湖区一家企业入了职,和一对小情侣合租下了庆隆苑这套两室一厅的居室,月租金4000多元,各自承担相应费用。
“平时工作忙,每天早上7点20分起床赶到单位上班,晚上回到家通常都要6点多了。”小古说,他自己买菜做饭,等弄完饭菜端上桌往往都是晚上8点了。
虽然此时又饿又累,但安静的屋子、喷香的米饭和还算可口的菜肴,给了小古一些独自在大都市打拼的慰藉。
然而从今年9月中旬开始,他发现没法安安静静吃饭了。
因为几乎每晚在他吃饭的时间,楼上正对餐桌的位置就会响起“咚咚咚”的跳绳声,频率很高,每次都要持续一二十分钟,震得他感觉餐厅天花板上的灰都要掉饭碗里了。
“不仅这样,每次楼上的跳绳没几分钟,这家的妈妈就开始大声训斥女儿,说她没跳好,然后应该怎么怎么跳。”小古叹气,每天就着跳绳声和楼上妈妈训斥声下饭,实在不是滋味。
几天下来,小古就受不了了,准备好一肚子的义正辞严上楼理论。
开门的是位大姐,应该就是小朋友的妈妈。
“我跟她说,你们能不能到楼下去跳绳,或者轻一点?”
孩子妈妈听了,说女儿要参加学校跳绳比赛,时间紧任务重,天气不好下楼也耽误时间,在家里跳的时间也不长,希望小古能体谅。
“小伙子啊!你现在还小,等你有孩子的时候就知道带孩子有多不容易,你小时候,你爸爸妈妈也是这样为你操心的呀……”
小古顿时败下阵来。
小古说,和自己同租的那对小情侣也无可奈何,只好在每次楼上跳绳的时候,在楼下大声抱怨几句。
小古说,自己一度想到了“以暴制暴”——你在8点吵闹,我们小年轻睡得晚,就在十一二点吵闹,让楼上也尝尝厉害。
但等心情平复后再仔细想想,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以暴制暴”计划就作罢了。
不过到了10月中旬,楼上的小女孩可能是比赛比完了,在家跳绳的次数明显减少,只偶尔跳跳。小古如释重负。
但他又担心,如果学校里的跳绳考试、比赛再次开始,楼上是不是会再响起“咚咚咚”?
小朋友那么拼命练跳绳,是为了什么?
快报曾经报道过,据统计,杭州大约有20万小学生每天练跳绳,一则强身健体,二则在中小学生各项体育测试项目中,跳绳是最容易快速取得好成绩的项目之一,跳绳是要考试的,在小学里是体测项目,中学是中考的项目之一。
“在体测中,跳绳是唯一可以加分的项目,且直接加到总分里,是唯一可以用加分来弥补其他体测项目不达标分差的。”一位体育老师举例说,小学四年级跳绳测试要求男生达到137个,女生达到149个。根据每年一次的全国体质健康测试要求,如果男生达到177个,女生达到189个,就可加20分。
即便到了初中,跳绳上积累的优势还可以持续——跳绳和立定跳远二选一,是作为中考科目的,每项满分10分。
有家长表示:“但凡希望上更好高中的,都不希望在这个容易拿分的项目上丢分,所以跳绳在中小学的学业中,变得重要,从小就要练起。”
此外,今秋新学期开始后,杭州的一些区开始更换带计数器、带柄的跳绳,许多孩子还不适应新跳绳的结构、重量,导致使用初期的跳绳成绩大幅度下降,许多家长、孩子继而加紧苦练。
小古还不明白,为什么小朋友不到楼下去跳绳?
快报也报道过,据抽样统计,杭州在家里练习跳绳和户外练习跳绳的孩子大约“五五开”,一般练习都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
在家跳绳的孩子,原因大致如下:
1.家长不高兴陪孩子下楼,但让孩子一个人下楼又不放心。
2.练跳绳的时间很短(五分钟左右),对楼下影响应该不大。
3.下一次楼要换鞋子换衣服,上上下下费体力又费时间。
4.天气不好,下雨刮风或者雾霾天,不适合出去。
昨天小古说,自己发帖不是想控诉谁,就是想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遇到了怎么处理的。这个问题真的是“有孩子”和“没有孩子”之间无法理解的代沟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