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市三医院内镜中心的检查床上,隔着屏幕,看着在自己肠子里“欢腾的小虫”,刘女士浑身止不住起鸡皮疙瘩。真没想到,这个让自己两个多月来持续便血、出皮疹的真凶,竟是在一次山区徒步旅行中带回来的。
刘女士40岁,平时身体不错。从两个多月前开始,她的身体出现异样,手上起皮疹、瘙痒,还出现干咳。
“去药店买了点止咳药吃吃,咳嗽很快就好了,但接着又出现肚子痛,有时痛得腰也直不起来,还经常拉肚子,伴有暗红色血液。”刘女士说,两个月下来,她精神差了许多,容易疲劳,人也瘦下来了。
到市三医院肛肠科一查,接诊医生发现她有轻度贫血,并且大便隐血阳性,建议再做个肠镜看看。没想到,肠镜结果震惊了在场所有人,屏幕下,一条长约1厘米的C字形虫子,正在刘女士的肠道里游动,还不停摆弄着尾部,脑袋已经把肠黏膜钻出了一个破口,不断有鲜血流出来。
导致刘女士出现一系列症状的,正是这种寄生虫。将成虫取出后,检验科医生证实,这正是美洲钩虫。钩虫常被称为“贫困病”,刘女士是怎么感染的?
原来,刘女士是位“驴友”,平时常到户外探险。4个多月前,去山区旅游时,不小心摔了跤,当时手和脖子多处擦伤,血也流了不少,简单包扎后也没当回事。
市三医院肛肠科沈忠主任介绍,钩虫喜湿、喜温、穿刺力强,它的丝状蚴与人体皮肤接触并受到体温刺激后,活动力显著增强,可以经毛囊、汗腺口或皮肤破损处钻入人体。“钩虫一般咬附于肠黏膜,可造成出血点及小溃疡,也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要预防钩虫感染,沈忠主任提醒:耕作、野外旅游时要加强个人防护,避免赤脚下地,皮肤破损需要特别加强保护隔离;可在手、足皮肤上涂抹1.5%左旋咪唑硼酸酒精液或15%噻苯咪唑软膏,对预防感染有一定作用;避免常吃没煮熟的肉类、没洗干净的蔬菜或放置在空气中较久的食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