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健 通讯员 李凌婧 杨月才)临近年末,湖北省恩施市茅坝槽村的村民忙着商量浙江人爱吃啥,从明年开始,当地产的农副产品将常态化销往杭州市江干区八堡社区;在贵州省三穗县巴顺、黄海等村,800多名村民明年有机会来杭州务工,江干区的白石、浜河等社区将统筹辖区内企业用工信息,不间断提供岗位……这些都源于江干区今年推出的“立体式”扶贫新模式,通过“社区帮行政村、企业帮贫困村、学校医院助力”的多位一体帮扶,不断推进结对扶贫工作。
江干区发改局副局长汪孟华告诉记者,过去扶贫只结对到乡镇和街道层面,帮扶不够深入,覆盖面不够广,“现在,我们通过村社结对、村企结对和院校结对的三级结对模式,努力激发贵州省三穗县和湖北省恩施市‘减贫摘帽’的内生动力。”
脱贫奔小康,产业是关键。聚焦双方区域资源禀赋,江干区引导电子商务、农产品产销等37家优质民营企业洽谈合作。杭州贝贝集团旗下的社群电商“贝店”上线销售三穗县产的麻鸭蛋、金秋梨等农特产品。“今年已经实现销售额573.4万元。”贝贝集团CEO张良伦说。接下来,杭州滨江房产将参与恩施市屯堡乡田凤坪村的旅游开发,华铁科技规划在三穗县建立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海明控股规划向三穗县的企业免费开展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培训……更多“造血”举措将陆续开展。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直接有效的脱贫举措。恩施市和三穗县两地在江干区挂牌设立“劳务协作联络工作站”。江干区先后举办9场“东西部劳务协作”招聘会,为两地提供了1.6万个就业岗位。“每月我们还定期通过网上市场向两地推送劳务岗位信息,一年来提供在杭就业岗位4.8万余个。”江干区人社局局长朱红说。
为实现长效扶贫,江干区还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人才帮扶力度。今年江干区共选派53人次的技术人才赴三穗县、恩施市挂职指导,接收两地105名干部和技术人才来杭州学习锻炼;在当地举办精准扶贫“尖刀班”,盘活当地的“土专家”“田秀才”等新型农民资源。江干区的25所中小学、幼儿园与两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实现结对全覆盖,7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两地7家乡镇卫生院实行结对帮扶。
“我们将通过‘互联网+’空中课堂的形式,让更多三穗县、恩施市的孩子享受到杭州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两地‘减贫摘帽’提供动力。”江干区委主要负责人说。截至目前,江干区已与两地52个贫困村完成结对,累计到位财政帮扶资金6000万元、社会帮扶资金超1000万元,推动企业产业投资5.5亿元,并与两地48所学校实现“联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