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60年 用图书见证杭城文脉变迁
2018年12月17日 08:37:34 来源: 青年时报

  借阅方式

  “那时候图书馆的门槛很高”

  1958年,经过简单筹备,杭图在解放路新华书店二楼会议室挂牌成立。几千册藏书、20余种报纸杂志和仅80平米的空间,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就无法负担不断增加的读者量。随后,杭图先是移址见仁里6号,后又搬迁到浣纱路,就是在这里,一场以借书证发放为契机的“文明的旋风”汹涌刮起。

  1986年5月,杭图新迁入浣纱路的新馆后,作出了一个划时代的决定:5月6日向社会开放3万张借书证。没想到,5月5日晚上杭图门口就排起长队。

  老馆员陈明对此记忆犹新,早上7点他来到图书馆时,“等候的人群占了浣纱路半条车行道,领证队伍绕过学士路、岳王路排到了平海街,其中有学生、工人,也有白发苍苍的老者。”

  早上8点半准时发证,两个半小时后全部借书证便发完,还因此造成了交通瘫痪。这一切听来仿佛不可思议,事实上却早有端倪:拥有一张借书证,对那时的读者来说就像是身份的象征。当年,图书馆并非平等、免费地向所有人开放的。

  “当时图书馆的门槛很高,要办一本借书证,你得打工作证明,还得交押金。”老读者谭启晓回忆,即使有了借书证,也绝非像现在这样方便。那时借书实际上是“借卡”。“地理、军事等各个门类都有一个小抽屉,抽屉里放着15*8厘米大小的借书卡。要借什么书,先记下书号和书名,然后从抽屉里翻找目录,再由图书管理员给你拿书。”谭启晓笑道,“哪像现在,可以直接翻看书籍挑选,还可以信用借阅、快递送书。”

  阅读习惯

  “当年的图书馆

  就是我们的‘百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杭州青年,无论看书、学习或去图书馆,都像是一场浪漫的选择。“图书馆那时就像我们现在的百度。”老读者姜胜利说,“就像我想学摄影,专业的书籍去哪儿找?只能去图书馆,它就像你的老师。我们那一代,所有想做的事都与快乐有关,读书也是。”

  姜胜利回忆,那时想买更专业的书籍,只能去西湖边的外文书店,“但很多都很贵,而且也比较少,所以去图书馆就成了很好的选择。那时,很多人去图书馆就像是抱着‘十万个为什么’去的,想知道很多相关的知识,可当时没有手机、电脑,只能一本本书去查、去找答案。”

  除了担当答疑解惑的功能外,当年的图书馆还是潮流的萌发地。上世纪80年代末,棋圣聂卫平一度红火,引得不少年轻人争相学习围棋。“可是怎么下围棋这个东西,电视不播,也没有专业的老师教。你想拥有一张棋谱,还有学习围棋的规则,如何去实现?就是去图书馆。”姜胜利说,“当年,去图书馆看书也是最为流行的休闲方式之一。”

  “当年的读书氛围很浓厚。”姜胜利说,“尽管现在各式各样的工具多了,看书也方便了,但我始终觉得图书馆是有一种象征意义在的。所以我女儿小的时候,我会常常带她去图书馆,那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价值。”

标签: 图书馆;借书证;杭州;读书;文化气息;阅览;文化人;读者;市民;书籍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