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8日讯 如今的杭州市富阳区大源镇亭山村,有一个名为“瓦窑里”的地方。村子因杭黄铁路的施工而迁走了,这个地方却更引人关注——
2018年12月25日,杭黄高铁开通首日,它的北侧200米外,瓦窑里的考古发掘也完成最后的清理工作。历时半年,它给了考古人太多惊喜:5000多年前的崧泽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早中期墓葬、村中砂石路及历史时期砖窑等遗迹共30多处;出土陶器、石器、玉器、印纹陶器、青瓷器、铁器、铜器等400多件。
这是迄今为止,富阳年代最早、出土文物最丰富的遗址。它空前地推进富阳历史文化的纵深,也为浙江史前文化的扩散传播历程作出最佳注解。近日,记者作为首批观众,在富阳博物馆见到了这400多件器物。
老秦57岁,土生土长的瓦窑里村人。2017年11月,他搬走了,“这年4月,一群陌生人来测了一次,说我们这片地底下有文物!”
老秦将信将疑。
2018年6月20日开始,这群人真的住进了村子。老秦几乎每天都会来瞧瞧。他眼看着土越挖越深,地下的秘密一点点被揭开,“最开始挖的就是我家那一亩半地,挖出好多宝贝!他们都说我这是风水宝地。”
老秦口中的“他们”,正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省考古所”)的工作人员,由史前考古室主任孙国平带队——他们已经第三次进驻瓦窑里了。
瓦窑里遗址的发现早在9年前。2010年,杭黄铁路正要施工,省考古所对沿线进行考古调查。工地北侧,这处遗址意外显现;2016年、2017年,省考古所会同富阳博物馆对瓦窑里遗址进行了两次小范围抢救性发掘,惊喜发现了马家浜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时期的丰富遗迹、遗物,将富阳人文历史一下子追溯到了6000多年前;2018年上半年,随着高铁站周边拆迁改造,瓦窑里遗址再次迎来发掘契机。
这次发掘原本预计在2018年9月底结束,可意外发现接踵而至,发掘范围逐渐扩大到近2000平方米,持续了整整半年,“这是富阳年代最早、出土文物最丰富的遗址。”孙国平说,“我们更加可以确定,发源于浙北的史前文化是通过富春江两岸沿江区域传播到了浙江中部和西南部地区,富阳是浙江远古历史的重要驿站。”
瓦窑里那些“挖”出来的故事
5000年前,富春江流域已经盛行饮酒
从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到商周、汉六朝,再到宋代,绵延四个历史阶段的近30座墓葬此次浮现于世,拼凑出了富阳先人的生活图景,更证明瓦窑里一带始终是一处稳定的历史聚落区。
散落着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的20多座墓葬,组成了一大片墓地——这意味着,在这片宝地,富阳先民已长眠了5000多年,“这些墓葬规模、随葬品数量、器物配置都差不多,说明当时这里还没有形成等级分化,社会成员之间的地位和财富相对平等。”孙国平告诉钱报记者,出土的100多件完整器物以陶器为主,包括鼎、豆、罐等先民日常生活用具,还有少量石器和小件玉器。
一种独特的现象引起了考古人的注意:这里,一种夹砂红陶过滤器成为大多数墓葬的“标配”。“这在全省同时期的考古发现中是不多见的,很有意思。”孙国平说,从这种陶器的特殊造型来看,它很可能是用来加工酒的。推测合理的话,富春江流域当时也已盛行饮酒之风。
这也意味着,瓦窑里一带当时粮食生产已达到一定规模,孙国平笑着说,“富春江畔生活的先民起码称得上是富农了,生活超越温饱阶段。”
稍晚至良渚文化中期的个别墓葬,则显示出社会阶层分化的迹象。“石钺、石锛、石纺轮等石器成为个别人的特殊随葬品,而且石钺和石纺轮不共出。”孙国平说,它们特殊的分布规律携带着一个重要信息,大致可反映当时已有了性别分工,即男耕女织。
一座史前墓葬,代表着一个谜面,将它们的谜底拼凑在一起,也就能生动还原出富阳发源之初的生活面貌。孙国平说,这是第一次在富阳发现成批的崧泽-良渚文化器物,这片史前墓地的发现对认识和复原富春江流域的史前社会和文化早期阶段的发展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鹅卵石藏着吃的学问,汉代武士或许也爱描眉画眼
瓦窑里出土的器物共400多件,包括陶器、石器、玉器、印纹陶器、青瓷器、铁器、铜器等,有不少有趣的发现。比如,一块拥有明显凹窝的鹅卵石。别看它长相普通,它可是开果器的鼻祖,“新石器时代,人们采集来山上硬壳类果子,就在这上面砸开吃。”孙国平推测说,敲击久了,石头上就形成了这个凹窝,“估计用了很长时间,砸了不少果子”。
一座汉墓里,一长一短的两把剑拼成了完整的人字型,墓主人很可能是当时的武士阶层,也曾横刀立马,征战沙场。尚武的同时,他或许也很讲究仪容,懂得化妆——和两把剑一同为他陪葬的,还有一块像极了黑屏手机的黛板。它一面平滑,一面粗糙,外附一块研磨器,“黛板是爱美的象征。古人用研磨器在上面研磨胭脂,类似于如今姑娘化妆用的眼影盒。”孙国平介绍说,“当然,也不排除这是夫妻合葬。”
宋墓里出土的器物则打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当时,瓦窑里一带的居民也享受着文人雅士的精致生活:磨墨、洗笔,用的是精致的水盂;吃饭,用的是釉下刻花青瓷碗……
这里曾炉火不熄,烧制不少陶瓷器
随着大量石器的出土,两处石器制作加工场所也“挺身而出”,再现新石器时代瓦窑里曾有过的盛况。
孙国平说:“这两大片浅坑内密集出土各类石器,一处就藏着七八十件,包括很多残石器和石器半成品,还有部分钻芯、磨石等与加工石器有关的遗物。”这些发现也展现了日常生活图景之外的另一个瓦窑里——富阳先民筚路蓝缕、开启山林,“不同于稻田耕种使用的石器。这里的石器造型粗犷,材料结实,很适合山地开垦。”
关于这一点,三座保存尚好的历史时期的砖瓦窑遗迹也是佐证。其中,一座造型奇异的古窑址又触发了考古人极大的兴趣。它直径5米多,像一个大圆盘,又酷似马蹄。孙国平说,这座马蹄型窑址可能造于宋代至明清时期,它地域特色鲜明,浙江罕见。遥想当年,这里曾炉火不熄,烧制了不少陶瓷器,这似乎也印证了当地自然村名为“瓦窑里”,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探铲不停挖掘,在地下近1米深处,一条100多米长、近1米宽的砂石路也清晰显现,从瓦窑里村口蜿蜒直至龙门山脉北麓山坡下,贯穿了这个活跃了五六千年的村落。孙国平说,这是良渚文化时期的人工道路,在浙江省内类似的遗迹也比较少见。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