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3月16日讯 进入AI时代,观测天象有了更智慧的方式。所谓的“人脸识别”已经不新鲜了,“天脸识别”也粉墨登场。
这不,浙江省气象局与海康威视合作,利用海康威视AI开放平台,共同推进“天脸识别”项目建设,通过智能算法和图像识别技术,让“天脸”像“人脸”变得可被识别。这项黑科技到底有多神奇?钱报记者近日特意去实地探访了一番,真的是“小机器、大功能”——
5分钟拍一张照,全年无休
天象实现实时监测
杭州凤凰山脚下,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隐匿于此。
气候站内有一片绿油油的观测场,场内排满各式白色仪器,有测量温度的百叶箱、测量大气中水分蒸发量的蒸发皿、测量雨量的翻斗雨测仪……大大小小、高矮胖瘦。
其中一个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天脸识别的高清视频摄像头。
它看着很普通,就一个杆子直立立地杵着,两侧各“挂”着一个黑色摄像头。杆子顶端,还藏着一个摄像头。
“别小看了这个摄像头。它叫全天空成像仪。它的功能就是一直对着天空,观测云状分布。一天24个小时,一年365天,全年无休。”杭州市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主任胡德云介绍。
这个小小摄影头,每5分钟拍一次照,实时识别出云状、云量,以帮助气象预报员来判断不同天气状况。以气候站为原点的话,直径15~20公里的天空,都将覆盖在这个摄像头里。“云状分高中低三族29个分类,每一种都预示不同的天气状况。”除了云状的观测,这个摄影头还能实时观测大气能见度的变化,当能见度低于一定程度时进行实时预警。
代替肉眼观测,准备率达到90%
人工智能收集大数据
一个不起眼的仪器,最大的功劳就是解放了人力。
之前,气候站每天都需要人值守。尽管2013年之后,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使用了各种观测设备,组成了一张捕捉天气变化的“大网”,让天气信息的监测走向自动化观测,但还是需要工作人员用肉眼进行巡视、观测、记录。
“工作强度还是有的,而且个体有差异,很多靠经验判断,有时候就会出现不同的结论。” 胡德云说。
与人工观测不同,天脸识别采用的是视频AI技术,运用高清视频摄像机采集大量的气象图像素材,通过计算机深度学习算法来进行智能识别,判断出天气现象。
“设备的使用,准确率达到了90%,总体已经达到人工观测水平。”胡德云说,按照中国气象局的规划,2020年1月1日开始,全国所有的气象站将彻底取消人工观测,实现全面自动化。
据了解,目前全省在杭州、宁波、嘉兴、湖州17个气象站里装了“天脸识别”设备。从去年9月试行至今,已经收集了超过100万张观测照片,还在国内一些北方气象站开展了试点。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