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这是一条曲折的路,我们从积贫积弱、百废待兴中走来,向着繁荣富强、和谐美丽而去。
这是一条辉煌的路,我们穿越沧桑苦难,奔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华儿女用勤劳与智慧,书写了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壮丽史诗。在70年的岁月长河中,杭州人民始终砥砺奋进、勇立潮头,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美的时代华章。
70年光阴荏苒,70年改天换地。
即日起,本报推出“我的祖国我的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全面回顾、总结、展示杭州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各个区县(市)、各个区块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也希望倾听你的故事,愿每个梦想都绽放。
70年筚路蓝缕,70年沧桑巨变。伴随着新中国70年的脚步,杭州铿锵前行。
1949年,杭州生产总值(GDP)2.55亿元;2018年,杭州生产总值(GDP)13509亿元。
5300倍的飞跃,不是杭州70年经济发展的全部。今天的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今天的杭州,城市国际化高歌猛进,数字经济蓬勃向上,是会展之都、动漫之都、赛事之城,是世界旅游的超级目的地,是2016年G20峰会、2022年第19届亚洲运动会的承办城市;今天的杭州,是最具活力的中国民营经济强市,是杰出民营企业家与优秀民营企业的聚集地,鲁冠球、宗庆后、李书福、马云,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吉利、万向、大华、正泰……共同书写了中国民营经济的“杭州故事”;今天的杭州,无限风光在乡村,“美丽乡村”已成为杭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流风景;西湖依然是杭州的明珠,而杭州城市的格局已然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拥江发展气势恢宏,三化融合持续推进,文化兴盛以文化人、以文铸城、以文兴业、以文惠民,改革攻坚是不变的主旋律,增进民生福祉是杭州发展的永恒追求,强基固本、加强党的领导是杭州在新时代续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的坚强保证。
今天的杭州,正在努力全面打造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窗口——新时代的杭州之“窗”,就是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新时代的杭州之“窗”,就是要呈现山水相依、湖城合璧、拥江而立的风貌;新时代的杭州之“窗”,就是要成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行区;新时代的杭州之“窗”,就是要建成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新时代的杭州之“窗”,就是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为“美丽中国”的杭州样本……今天的杭州,就是要深刻把握杭州争当“‘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排头兵的使命担当,全面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杭州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呈现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自然与人文辉映的别样精彩,让世界透过杭州这个窗口领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和无尽魅力。
一
“咽喉吴越,势雄江海”;“水牵卉服,陆控山夷”。无可比拟的地利之便,成就了杭州在中国古代以至近代历史上,一直扮演着经济重镇与经济中心的角色,让“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民谚脍炙人口、千年流传。
白居易说:“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馀杭尽不如!”
柳永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然而自鸦片战争之后的百余年间,整个中国暮霭沉沉,政治黑暗,战乱频仍,经济废弛,国弱民穷。“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如此大背景下的杭州虽仍为国内经济之翘楚,然而亦如江河日下,不复昔日辉煌。1949年的杭州,全市生产总值仅为2.5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仅为89元。工业水平极低,百人以上工厂仅33家,重工业比例仅占3.8%。
任何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自外于其所处的时代。只有好的时代,才有好的经济;只有好的政治,才有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才会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根本立场。
1949年5月3日,对于杭州来说,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永远纪念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杭州解放了!杭州这座城市从此一扫头顶的阴霾,迎来了万里晴空,焕发起新的生机,揭开了新的篇章。仅三年时间,杭州国民经济就实现了全面恢复和发展,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全市生产总值在1952年达4.47亿元,年均增长17.9%;1953年起,杭州围绕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落实,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新建、续建、扩建了浙江麻纺厂、杭州通用机器厂等一批骨干工业企业,成功试制和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制氧机、高压空气压缩机等一系列重要新产品;至1957年,杭州圆满并超额完成“一五”计划任务和指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4亿元,年均增长9.7%,其中,全市工业总产值达57211万元,年均增长17.4%。新中国成立后头七年,杭州顺利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完成了“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工业化发展,建立起了以公有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而为当代杭州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二
前进的道路从来不会是一马平川的。
1956年6月至1966年5月,是杭州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这十年,是努力探索的十年,艰苦创业的十年,也是曲折发展的十年。“这十年中,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的10年。“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见《决议》)这10年,杭州市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遭受了全面破坏。
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此中国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开启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从1978年到2019年,是杭州改革开放的41年,也是杭州腾飞的41年、蝶变的41年、重铸辉煌的41年,杭州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贡献了可贵的“杭州智慧”“杭州经验”。
杭州经验,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敢为天下先,勇向涛头立”。
1978年10月14日至19日,杭州市科学大会隆重举行。大会提出1978年至1985年全市科学技术发展目标和主攻方向,促成了全市人民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了科学技术事业出现空前活跃——这是杭州建设“创新活力之城”的第一声号角。
1979年春,桐庐县至南公社桃源大队田坪生产队率先将山地、水田分包至户,成为杭州第一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1979年10月,在杭州制氧厂、浙江麻纺厂等38家企业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80年代,以万向节厂(现为万向集团)、万事利丝绸厂为代表的杭州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1年,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兼并杭州罐头食品厂,小鱼吃大鱼,“百日兼并”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留下重要一笔;1995年,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杭州制氧机集团等国有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打破条条框框,去除种种束缚,破旧立新,让杭州经济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动能,民营经济风起云涌,国有经济重获生机。
热带雨林式生态,让杭州成为民营经济繁茂生长的一片沃土。什么是“热带雨林式”?热带雨林当然首先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可以享受充足的阳光和充足的雨水。但热带雨林之所以生物多样,草木繁盛,处处欣欣向荣,重要的一条,就是万物皆平等、皆自由,共处一片土地、一片天空,共享阳光雨露,共同承受恶劣天气的冲击,不论是参天大树还是一棵小草,都有自由生长的权利……唯有它们是自由的,所以它们是茂密的、充满勃勃生机的、参天大树不断脱颖而出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位置与空间并充满活力的。
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杭州市有36家企业入围,连续十六次蝉联全国城市第一;2017年度,杭州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561亿元,占全市GDP的60.2%。
历经40年改革开放,民营经济已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铁柱钢梁”,对外交流的“金字招牌”,保证人民幸福的“财富源泉”。
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B20峰会上指出:“在杭州点击鼠标,联通的是整个世界。”
如果说民营经济是杭州经济发展的“铁柱钢梁”,那么“数字经济”就是杭州未来经济发展的一双翅膀,体现着城市发展的新高度。
2018年10月,杭州喊出了“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口号。这个口号来自于4个自信:对实力的自信,从“天堂硅谷”到“一号工程”,从建设创新型城市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杭州数字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走在了全国城市前列;对人才的自信,未来科技城吸引了4万多年轻人创新创业,云栖小镇集聚了4200多名科技人才,全市人才净流入量连年居全国第一;对环境的自信,这里有数不清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数字经济领军人物,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数字技术变革与数字产业变革高度契合的“黑土地”;对竞争的自信,杭州人从来不自满、不服输、不懈怠,就是要在百舸争流中勇立潮头、走在前列。
什么才是到达“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正确路径?“生态”依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词。在杭州市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动员大会上,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说了如下三句饱含深情的话:我们期待,这里万物生长、活力迸发;我们承诺,这里将提供更加肥沃的“创业土壤”、更加充足的“阳光雨露”;我们相信,这里将成为共建共享、共生共荣的“数字家园”!
好的经济发展生态,来自于进一步开革开放。一部杭州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史、开放史,哪里有改革开放,哪里就有经济发展的新天地、新气象。杭州每一步大跨越,背后都有改革开放助力,改革开放让杭州形成了巨大的民间活力和市场力量。
杭州,依然走在改革开放的路上。唯改革开放,杭州才有未来。
曾几何时,杭州被誉为“企业与政府打交道天数最少”的城市;如今的杭州,正在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优势,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群众获得感最强”的移动办事之城;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包括深入推进国企国资、产权制度、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等改革,完善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包括以筹办亚运会为牵引持续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主动服务“一带一路”打造“网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构建“热带雨林”式的最优人才生态。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四
钱江潮涌自天来,卷起沙堆似雪堆。
遥想70年前,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先后于5月11日、24日成立,谭震林任市委书记兼市长,明确提出了要把杭州建设成为“东方日内瓦”的奋斗目标,由此掀开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杭州的伟大历史篇章。
抚今追昔,心潮澎湃。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发展的“杭州故事”,犹如波澜壮阔的钱江大潮,荡气回肠、催人奋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宏大叙事最精彩的篇章之一,生动诠释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真理,生动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生动诠释了“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的发展真谛,生动诠释了“八八战略”的杭州实践。
事业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杭州70年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全市人民70年来同心同德、砥砺奋进。是伟大的杭州人民,成就了这座伟大的城市。
昨日领先不等于今日仍能领先,今日领先不等于明天还能领先。杭州正处于城市能级的蝶变期、数字经济赋能的迭代期、破除传统路径依赖的阵痛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攻坚期、人民幸福感持续提升的考验期,一定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念,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在应对挑战中化危为机、掌握主动,进一步提升杭州的发展实力、未来活力、持续耐力和特色魅力,切忌沾沾自喜、夜郎自大,小富即安、小进即满,须知,稍有松懈、放慢脚步,就会被赶上、被超越,最终被甩在后面。
钱江滚滚,弄潮儿立;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全市上下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干好一一六、当好排头兵”决策部署,勇立新时代改革开放潮头,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作出应有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70华诞。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