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王璟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19年,正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杭州在7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一直逐浪前行。
在美国作家阿尔文·托夫勒写的一本叫做《第三次浪潮》的书中,人类物质文明经济经历了农耕革命、工业革命,第三次浪潮就是信息革命,也被称为数字经济的崛起。在这第三次浪潮中,杭州可谓如鱼得水,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从“天堂硅谷”到“一号工程”,再到吹响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号角;从“电子商务之都”,到“移动支付之城”,再到“城市大脑”、“全国首批5G试点城市”;从建设创新型城市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找到了、顺应了、引领了数字经济这一发展大潮和趋势,植入了“数字化基因”,杭州这座城市不仅拥有了独特韵味和别样精彩,也拥有了令人羡慕的发展格局和创新能力。
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 杭州养成记
“阿里巴巴没有诞生在硅谷,而是诞生在杭州,这是阿里巴巴巨大的福气。”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说,杭州和阿里相互成就,共同成长。实际上,阿里巴巴20年的成长史,就是一部杭州数字经济的发展史。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势头和互联网领域正在孕育的机遇让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们希望通过一根网线,让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能够被送达到全世界客户和消费者手中。
10年前,阿里巴巴就已经转型为一家技术公司,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全面布局和准备,希望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制造业变革打下基础。
现在,杭州一家小型制衣厂内,有20多台视觉识别的摄像头记录着选料、裁剪、工人状态等多种数据,远隔千里之外的合作商可以通过屏幕直观感受到这小企业的产能和质量。通过数据,这家小工厂可以承接更多个性化的小单,利润却比原来大批量、标准化产品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这一针对中小企业的项目已经让3万家传统工厂用上了数据资源。
杭州人爱逛的延安路,已经成了全国有名的“新零售大街”。从武林商圈的天猫智慧便民中心、卡西欧智慧门店到湖滨商圈的盒马鲜生,再到吴山商圈的天猫国际全国首家跨境线下店、天猫智能母婴室……作为历经百年沉浮的商业大街,一个个全国首创的新零售业态在此生根、发芽。
2017年10月成立的达摩院,更是开启了阿里巴巴基础科研和颠覆式创新研究的阀门,自主研发的芯片、世界最强的量子电路模拟器“太章”……2018年云栖大会更是再迎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使得阿里巴巴成为继IBM、微软、谷歌和英特尔之后,全球第五家启动量子硬件研发项目的大型科技企业。
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年的天猫双11,全天成交额超过2135亿元,最高的实时计算处理峰值17.18亿条/秒,相当于在一秒内读完120万本2018新版《新华字典》。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商业狂欢节,因为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深度参与,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数字经济节日”。
两年前,马云曾预言“‘电子商务’这个词可能很快会被淘汰”,而阿里巴巴也早已跳出了电子商务的禁锢,形成了一个横跨商业、金融、物流、云计算各个领域独特的“数字经济体”。杭州,也由此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经济基础设施的“供应商”。
如果说“电子商务”,这个创业之初阿里巴巴曾向企业用户、政府官员、消费者反复解释过的“新词”,成了阿里巴巴叩开互联网宝藏大门的第一条“暗号”。那么“数字经济”,这个杭州发展的核心关键词之一,则是驱动阿里巴巴这艘互联网科技航母,在变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驶向更为广阔的商业新赛道。
【新赛道】 数字经济谱写杭州新故事
数字经济正在谱写杭州新故事。
2018年10月11日,一场事关杭州未来几年发展的会议——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动员大会,在云栖小镇召开。
“提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是基于对形势的客观判断和现实的理性思考,我们对此充满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实力、人才、环境和竞争。”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成竹在胸。
而杭州老百姓,对于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似乎更为“淡定”。因为对于杭州人而言,数字经济早已像柴米油盐一样,浸润到了每日的生活中。在杭州,超过95%的超市便利店,超过98%的出租车、5000余辆公交车、全城的地铁都支持移动支付,带一部手机就可以走遍全城,完成“吃、住、行、游、购、娱”;下载一个“杭州办事服务APP”,就能办理出入境、公积金、社保等153项政务服务;“医信付”让全市近900万持卡群体享受到“先诊疗后付费”。
杭州人马云笑言,“事实上,杭州人已经生活在一座未来之城。欧洲还在用现金,美国还在用信用卡,杭州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
在京杭大运河上跑了13年船的刘雨扣夫妻,以前每到船舶年审办证,他们都要多次停靠码头,每次停一两天,全程办下来花费十几天。自从阿里云与杭州市数据资源局合作,打通政府数据,现在船舶年审他们只需跑一次、花半天时间就能办完所有手续,携带证书也由7本减为1本。
政府数字化转型加快,老百姓获得感大幅提升,杭州数字经济也正在以几何式速度发展。据市经信局统计,杭州市2018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目前,杭州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超25%,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逾50%,占全省数字经济比重一半以上。到2022年,数字经济总量将达到1.2万亿元以上。
东风起,一一风荷举。
在杭州,“数字”正在为这座城市提供无限想象。以“数字”为基础的新产业,走出一条漂亮的“上划线”,形成了信息软件、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内容等优势产业,涌现了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孕育了云栖小镇、梦想小镇、物联网小镇等特色小镇,集聚了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科研机构。
在杭州,“数字”正在成就创业梦想。在杭州创业创新领域,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30家企业中,数字经济企业占比96.7%;估值1亿美元以上的138家企业中,数字经济企业占比也高达82%。未来的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正在孕育。
在杭州,“数字”正在驱动产业变革。万向、娃哈哈、吉利、西子、中策、恒逸等传统骨干企业,正在打造云上工厂、智造样板,超过7.4万家“企业上云”,以此驱动流程创新和业务创新。百年商业大街延安路等街区变身为“新零售大街”,山核桃、覆盆子、莲子酒等农产品通过网络从山间地头销往全球各地。
在杭州,“数字”正在打开城市治理的新密码。“城市大脑”正加速统筹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建设应用,并定下时间表:到2019年,“城市大脑”在交通治理领域实现主城区全覆盖;到2020年,城管、医疗、房管、安监、市场监管等领域系统建成投用;到2022年,城管等领域应用全市全覆盖,亚运、旅游、环保、消防等领域系统建设全面完成并投用。杭州,还在全力追赶下一个技术高地——5G。4年后的2022亚运会上,杭州或能以“5G之城”的崭新面貌迎接四海宾朋。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数字经济在杭州谱写的新故事,是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历程,也是用创新不断自我迭代的过程,一切才刚刚开始……
【新思维】
周江勇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
数字经济是杭州的“柱”和“梁”,体现着城市发展的“高度”。杭州将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全国数字经济理念和技术策源地、企业和人才集聚地、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地、产业数字化变革示范地、社会数字治理系统解决方案输出地,成为提供无限想象之城、成就创业梦想之城、数字驱动产业之城和数字系统治理之城。
马云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数字经济发展方面,杭州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杭州能够保持对创业创新这样的尊重和理解,相信未来杭州会有一批“阿里巴巴”。以前人们提到杭州会想到西湖,未来一提到杭州,应该是一个数字化的城市,一个数字经济为特色的参与全球竞争的城市。
吴晓波 财经作家
任何一个城市、产业的发展,都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一个有活力的生态环境,需要年轻的因子在里面,譬如,年轻的产业、年轻人和“年轻的钱”。这些,恰恰杭州都有。数字经济,正是过去十多年里,让杭州“脱胎换骨”的一个原因。正如数字经济这个新兴的产业一样,杭州经济未来发展的动力,是要时刻保持年轻。
杭州数字经济发展 大事记
2014年7月,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确定实施“一号工程”。
2015年3月,国务院批准杭州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2015年3月28日,梦想小镇亮相,拉开全省特色小镇建设大幕。
2015年3月3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实施“一号工程”加快实体经济提升发展大会。
2015年8月,市人大通过全国首个《智慧经济促进条例》。
2015年10月,首届“云栖大会”成功举办。
2015年11月,省、市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
2016年1月,杭州与阿里巴巴召开第三次战略合作会议,全力打造名城名企合作标杆。
2016年4月,杭州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揭牌。
2016年7月,市政府发布《中国制造2025杭州行动纲要》。
2016年7月11日,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目标。
2016年10月13日,城市数据大脑正式对外发布。
2017年3月,全市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构建“互联网+政企服务”新模式动员大会召开。
2017年12月,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杭州未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布局7大未来产业。
2018年7月,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聚焦“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全面推进“三化融合”行动。
2018年10月11日,杭州市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动员大会举行,提出《杭州市全面推进“三化融合”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行动计划(2018-2022年)》。
【札记】 数字经济时代,杭州拿到了半张船票
过去五年,全球十大市值公司的变化,标志着全球经济地理格局的重大调整。2013年,全球十大市值公司中还有7家是典型的工业时代跨国公司,互联网公司只有3家,而到2018年这一格局已经颠倒过来,互联网和科技公司多达7家,传统大公司只剩3家。从空间分布上,2013年的十大公司9家位于美国,1家位于欧洲,而到2018年,变成8家位于美国,2家位于中国。工业经济转向数字经济,大西洋中心转向太平洋中心的经济范式大拐点,已经出现。
每个时代,都有一艘自己的诺亚方舟。数字经济,人类物质文明经济第三次浪潮,有人措手不及,也有人摩拳擦掌。正如移动互联网时代初期,人人都说手握微信的腾讯拿到了船票,但马化腾却说,腾讯只拿到了半张船票。海内外人才如百川归海,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巨星云集,扛起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使命担当的杭州,拿到的也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半张船票,这是先发优势,也意味着不容懈怠。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在70年的时间长河里,杭州早已有了闲庭信步的笃定,但放眼国内城市,数字经济千帆竞进,上海、广州、深圳均逐浪前行。马云在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动员大会上就直言,“很多城市因为基础好反而错过良机,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杭州必须用好今天的优势。”
百舸争流、勇立潮头,手握半张船票的杭州,如何持续放大数字经济红利,给全世界展现一个“未来的城市”?抓住“数字”二字,全面推进“三化融合”。王坚曾呼吁道“一个城市应该像规划垃圾处理一样规划数据的处理,如果一个城市花在数据处理上的钱和在垃圾处理上的钱一样,这个城市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手握半张船票,杭州,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