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场口新区
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回购位于“高尔夫路智能装备产业带”的原“圣昊管业”23.2亩工业用地,这几天正与3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积极对接,拟采用“组团”供地方式出让。
此前,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已与“东图科技”等4家小微企业成功签订“组团”供地协议。这意味着,该区在破解小微企业用地瓶颈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用地紧缺 小微企业发展遇瓶颈
“东图科技”是一家生产亚克力制品的企业,为“奥的斯电梯”提供配套服务。企业负责人洪国斌老家在场口,但很早就离开富阳在外创业,辗转江干区、余杭区,现在余杭租厂房已有10年。多年来,他一直想把厂房搬回富阳。如今,看到撤市设区后的富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变得更便利、配套设施也跟上去了,洪国斌又将搬迁计划提上了日程,希望自己拿地建房。
与此同时,“天脉通信”“蓝圣阀门”“丽康医疗”等3家富阳本土企业也在“找地”。不过,与“东图科技”情况不同,他们是因原租厂房拆迁,企业急需找地方再生产。眼见自身有了一定规模,于是他们向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申请拿地,希望开发区能够为他们各解决10亩以上的用地需求。
目前,开发区各个区块对于入驻企业均有准入标准,不仅要符合各个新区的产业定位,投资强度、税收等方面也都有不同的要求。“东图科技”等4家企业符合场口新区的定位,但如果每家要一次性拿地10亩,必须达到亩均税收25万元以上的“硬杠杠”,即企业上一年度的税收必须达到250万元以上。经过审核后发现,4家企业去年税收为100多万元,就算要入驻也只能拿四五亩工业用地。
那么,能否单独给每家企业供四五亩地呢?开发区认真研究后认为,与场口新区的地块布局不太相符。按单家企业供地5亩来算,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相当于400米标准操场的五分之一。“若分别给4家企业供地,每家企业又要各自打上围墙,看起来就像把这个操场割成了四块,实在太难看。”开发区心有顾虑,企业独门独户建厂房,按照消防的要求必须有环形的消防通道,这也是一种土地浪费。
组团供地 走出集约化用地新模式
一边是企业的用地需求,一边是开发区的产业布局,如何寻找一个平衡点,破解小微企业用地困局呢?为此,开发区联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富阳分局、区发改局、区经信局等多个部门,召集4家企业数次开会协商,终于找到一个“突破口”:将场口新区一块近20亩的工业用地按“田”字进行分割,分成四块供应给4家企业。虽然是分开供地,但4家企业共享一个规划、一张总图,共用围墙、厂区道路、绿化、消防通道、出入口等公共配套设施,以节省建筑退界、实现产业用地“瘦身”,进一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东图科技”等4家企业组团拍下的地块,位于场口新区塘东畈金固南侧地块临16号路,面积约19.4亩,计划于今年6月开工。洪国斌为开发区组团供地点赞,也对3个从事不同发展方向的“邻居”很满意。“现在土地资源这么紧张,我觉得这种组团拍地的模式非常好,我们4家一起拍地、一起建,投资成本可以省下很多,厂房建造成本以及保洁保安等服务成本至少可以省下一半。”洪国斌说,厂房建好后,企业发展的底气更足了。
“去年下半年,省、市相继出台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提出要发挥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先发优势,打造‘小而精、小而新、小而专、小而美、小而洋’的小微企业集群。而用地紧缺正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继“标准地+承诺制”后的项目招商、土地供应的一项创新举措,这种“组团”供地模式将予以推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