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探寻大航海时代的浙江精神
2019年04月25日 08:31:00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陈友望 通讯员 陆艺儒

  南京博物院所藏《坤舆万国全图》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宫廷中的彩色摹绘本,是国内现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幅据刻本摹绘的世界地图。(纵168厘米,横382厘米)

  展览现场 李忠 摄

  陈洪绶《荷花双蝶图》中国美术学院藏

  2019年,恰逢浙江美术馆开馆10周年志庆纪念,由浙江美术馆、何创时书法艺术文教基金会主办,中国美术学院、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图书馆、天一阁博物馆共同协办的“心相·万象——大航海时代的浙江精神”展览于4月16日至6月16日在浙江美术馆举办。展出作品包括首次走出南京博物院的《坤舆万国全图》、王阳明《草书七言诗》、独立性易《养生铭》、东皋心越《竹石花鸟图》、黄宗羲《与郑梁书》、“秦淮才女”柳如是《奉送兵宪沁州王公泊翁老祖台容擢济南大参叙》、徐渭《易窑谱》等等重要的明代古籍文献、书画作品。

  激活历史文献 让文化创新迸发新时代的活力

  回溯历史是对先人的礼敬,是对文脉的探寻,亦是对未来的展望,我们愿意站在今天的浙江大地上慎思明辨,做一个历史的守望者、梳理者、传播者,秉持浙江精神的理性光辉、叙述波澜壮阔的前尘往事,将沉落于历史长河的人文光影重投于时间之墙,让历史的故事以艺术的方式走向社会公众,让古人的智慧重新照亮今天的现实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展览由国内明史权威、复旦大学教授樊树志先生,浙江大学历史系吴艳红教授担纲学术主持,展览策划及筹备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大学中文系龚鹏程教授、历史系主任张帆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楼含松教授的倾力支持。北大、浙大、复旦的学术合力,也使这次展览的人文底蕴更显深厚。展览以大航海时代的中外交流史为考量背景,以明朝浙江为主要社会语境,深入探究归纳各式人物形象个性中所体现的浙江精神特征,综合反映浙江精神在思想、文学、文艺、美学、科技、军事等各大领域的历史风貌,重点观照15至17世纪浙江精神在本省地域与周边地区,甚至日本、海外的辐射影响力,阐释浙江地域的文化精神及其在明朝与海外的深远影响。

  作为馆庆十周年的首个纪念特展,本展精选120余件(组)明代与清初时期浙籍及旅浙精英人物创作的书法、绘画作品及相关的文献史料、木刻古籍为主要展品。从学术研究价值来看,这些手书信札、丹青墨宝、学林著述的作者或为学派领袖、画派领袖,或为书法家、画家、书画鉴藏家,或为思想家、文学家、戏曲家、诗人,或为军事家、科学家、医学家、外交家,他们皆属于明朝浙江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此次展览以当代策展理念激活历史文献,多维度营造文化解读的可能性,让文化创新活力在本土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交流碰撞中迸发出新时代的活力。

  展览分为四大版块:瀛涯胜览——浙江风尚的全球视域;知行合一——浙江人文的心学思想;励精图治——浙江智慧的多元发展;澄怀观道——浙江书画的艺术传承。在此次展览中,展品包括首次走出南京博物院的《坤舆万国全图》、王阳明《草书七言诗》、独立性易《养生铭》、东皋心越《竹石花鸟图》、黄宗羲《与郑梁书》、“秦淮才女”柳如是《奉送兵宪沁州王公泊翁老祖台容擢济南大参叙》、徐渭《易窑谱》等等重要的明代古籍文献、书画作品。

  瀛涯胜览——浙江风尚的全球视域

  此版块的书画与古籍,其作者面向世界,心系天下,充分展现了浙江风尚的全球视域。

  十五至十七世纪,世界开启“大航海时代”。扬帆远航,拓展新知,成为一时之风尚。之前分散的世界,从此有了联系,不同的思想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碰撞与交流。郑和七下西洋、白银流通、耶稣会士来华,使得当时的明朝不仅仅是中国的一个王朝,而且是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舞台上的重要成员。十五至十七世纪的浙江,在迎接、投入并推动这样的新风尚中表现出蓬勃的活力。绍兴人马欢,著名的航海家,先后三次随郑和出使西洋,到达过二十多个国家,完成了《瀛涯胜览》一书。杭州人李之藻,习西学,将大量西方的科技文化知识翻译介绍给国人。而被时人誉为“文武全才第一”的余姚才子朱舜水,则在明清之际东渡日本,讲学二十余年,成为这一时期对日本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

  知行合一——浙江人文的实学思想

  此版块的书画与古籍,其作者多为王学后人,他们以自己的一生,包括诗文书画在内,落实他们所理解的知行合一。

  十六世纪初,明朝官员浙江余姚人王阳明提出「致良知」之学,强调知行合一,给中国的思想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位被誉为朱熹之后最大的儒者,提出心外无理,是非皆在人心;同时强调即知即行,知行合一,两者不可或缺。日常行为要知善知恶,而且要为善去恶。王阳明不仅自己反省观心,同时在政治、军事,包括艺文方面建功立业,由此诠释知行合一之要义。知行合一,为明代实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深厚、广博的哲学基础。有明一代王学弟子遍布天下,其中同为余姚人的黄宗羲,对于王阳明学说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正是在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努力下,明清之际,以务实崇实,重视实践、实政和实效,经世致用为核心的实学思潮得到了发展。

  励精图治——浙江智慧的多元发展

  此版块的书画与古籍,其作者展示了各自独特的能力和社会责任,体现出浙江智慧的多元发展,也表达了浙江人励精图治、恪尽其职的可贵精神。明朝中后期的浙江,经济发展,社会丰富生动,充满活力。这样的社会环境,给予了不同的人群拓展和展示能力的机会。

  田汝成、王思任留恋山水,记录行旅。臧懋循、张岱以戏曲、小品文冠名天下。黄媛介、柳如是,才情横溢,不让须眉。这些人有能力,也有责任。他们的世界在书画之内,也在书画之外。谢弘仪是明朝的武状元,文武皆备,兼擅诗画,同时为朝廷征战沙场,汗马勋劳。祁彪佳寄情山水,放怀丹青,在朝廷风雨飘摇之际,则宵旰忧勤,救亡图存。

  澄怀观道——浙江书画的艺术传承

  此版块的书画与古籍,其作者在中国书画史上均有自己的位置。因此,浙江书画的艺术传承不仅表现在技巧笔法上,也表现在澄怀观道这一更为深刻的精神层面上。

  明代中后期的书画,不仅可以品技巧,也可以观心声。从书画中不仅可以看到作者的个性,也可以看到时代赋予的共性。明清鼎革、改朝换代,给这一时代的人们在内心和人生层面均带来重大的激荡。虽然他们出身不同,或为明代官员,或为明朝宗室,或为普通书画文人;他们的遭遇有异,或为清廷所用,或为明朝自尽,或者脱身俗世。但是,他们均在书画中留下了痕迹,用书画表达了自己的内心。陈洪绶由明入清,通过书画排遣心意;项圣谟在书画中不具清廷年号,以表达对故明之深情。书画成为他们诉说的一种途径,也为后世了解这些作者留下了隐秘的通道。

标签: 展览;书画;南京博物院;知行合一;坤舆万国全图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