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儿子钱永刚和孩子们一起谈理想。
浙江在线杭州5月15日讯 什么是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
这两个曾经不断被讨论的问题,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似乎被很多人忘却了。近日,在杭州市时代小学六(1)班的一节道德与法治课上,这一问题再次被提及,一位老人用一个故事开启了学生追求理想的大门。
这位老师是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邀请钱教授前来的,是这节课的任课老师、时代小学副校长郦云。杭州时代小学是杭州钱学森学校的领办单位,关于钱学森的学习活动学生也参加了不少,现在这群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经过六年的学习,未来他们应该如何发展?
什么是理想
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榜样
“说到理想你想到了哪些人?”课程伊始,郦老师让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心中心怀理想的榜样人物,通过寻找他们的特质,解答什么是理想。
“我想到的是周恩来,因为在《一夜的工作》这篇作文中,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我想到的是李大钊,在课文《16年前的回忆》中,他的理想是革命事业的成功,他为理想付出生命的代价,虽然最后没有亲眼目睹革命事业的成功,但是他的理想从未动摇过。”
在学生们一番激烈的发言之后,郦老师在幻灯片上放出了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理想——“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
“虽然每个同学所说的榜样人物的理想都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理想中,少不了‘国家’和‘人民’这两个词语,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启迪?”
郦老师请出了这堂课的嘉宾——钱永刚教授,和学生们谈谈理想这一话题。
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道尽理想的含义
钱教授走上讲台,读起一封信。这是钱学森在晚年生病住院时,一位菲律宾华侨写给钱学森的信,信中老华侨回忆了自己和钱学森的一段对话。这封信一直由钱教授保存,至今没有在任何书里出现过。
老华侨曾问钱学森为什么坚持要回中国,钱学森的回答是:“我想为仍然困苦贫穷的中国人民服务,我想帮助在战争中被破坏的祖国重建,我相信我能帮助我的祖国。”
老华侨感慨自己只是高中老师,只能教普及性的知识,不能像科学家那样创造伟大的事业时,钱学森并不认同,“不,我只是蛋糕表面的糖衣,蛋糕要想味道好,里面的用料必须好。基础非常重要,培养年轻人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础,不要瞧不起你的工作,你是在塑造年轻人的灵魂。”
对话到此结束,钱教授的信也念完了,虽然简短,但是同学们感触颇深。
“一个人的理想应该时刻与人民与祖国结合在一起,而且理想没有贵贱之分,只要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无论做的是多么微小的事情,都是伟大的。”听完这封信学生何彧然说出了自己对理想的理解。
将国家的需要
变为自己的兴趣和理想
“可是,我们应该如何寻找理想,要是我们感兴趣的东西无法和国家人民结合那该怎么办?”课程就要结束之际,张桐语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听到这一问题,钱教授笑着举了另一个大科学家钱伟长的故事。钱伟长是中国力学之父,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物理领域卓有成绩的他,最初是一个偏科非常严重的文科生,他以历史100分的成绩进入清华历史系,而数学只考了15分。但入学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了,他坚持实业救国,弃文从理,最终在自己最弱的领域内,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钱学森和钱伟长是张桐语最熟悉的两个人,她在四年级时就参加过钱学森夏令营,因为学校开始了钱学森班,她也陆陆续续地参加过许多关于钱学森的活动。
“我觉得今天的这节课是之前活动的升华,以前只是觉得钱学森很伟大,但是今天听了钱教授的故事,我觉得我也应该为国家做些什么,就像钱伟长爷爷不畏艰难在最不擅长的物理领域做出一番成绩一样,我也会尽全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张桐语说道。
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因为记者能记录时代,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是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重要角色。“作为记者,要有从错综复杂的信息中辨伪求真的智慧,也要有敢于揭露真相、毁誉忠奸的勇气和信念,但这些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难以做到,不过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就一定能实现理想。” 张桐语说道。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