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见习记者朱家豪
记者现场观察:横穿马路比绕走斑马线少走四五百米
交通规则当然应该遵守,但有没有更好的交通改进方案?
昨天上午,一位热心市民报料:秋涛路观音塘公交站附近,公交车撞了一个老太太,当时她带着一个孩子,现在两个人都送医院了。
见习记者朱家豪核实:事发地附近的思安坊小区保安庄师傅说,早上8点左右,一个60多岁大妈带着5岁男孩横穿清江路,走过了绿化带过马路时,一辆114路公交车开过来,在靠近绿化带的车道上把老太太撞倒了。
“大妈被撞以后躺在路上,嘴里全是血,孩子在边上哇哇大哭。公交车司机下车马上报了警……”庄师傅说,司机师傅四十左右,下车时神情紧张,脸都白了。
庄师傅说,大妈就是从思安坊小区出来的。
浙大二院解放路院区,重症监护室门口,受伤大妈儿子和女儿都在,一个坐在椅子上眉头紧蹙,一个站着双手叉腰,神情落寞。
儿子姓柴,40多岁,江山人。他说母亲姓毛,65岁,现在情况很不好。“医生说她胸骨都塌了,还有多处骨折,还在抢救。”
“幸好孩子情况还好,我哥40岁才好不容易得了个儿子啊。”柴先生妹妹说。她说自己在四季青做服装生意,10年前在附近买了房,哥哥在思安坊买了房,父亲去世得早,母亲轮流住在儿子女儿家。
“早上我嫂子出去了,我妈去我哥那里带孩子去幼儿园……怎么就会撞了呢……”妹妹耷拉着头。
事故发生后,毛大妈被送到浙大二院,孙子被送去浙大儿院滨江院区,好在孩子除了脸上外伤,其他并无大碍,妈妈在那边看护着他。
昨晚,毛大妈还在重症监护室抢救,依然没有脱离生命危险,家属说,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
昨天,我在事发现场,发现很多行人会通过这块绿化带横穿马路,绿化带被踩出了一条小路。
毛大妈横穿的是清江路,东边是秋涛路,西边是钱江路,头顶是秋石高架。
昨天我做了个小实验:从思安坊小区出来,如果不横穿绿化带和马路,向西走秋涛路过斑马线,再到对面往三桥方向的公交车站,路程大概500米,花了6分钟(包括等红绿灯约一分钟)。
如果向东走钱江路过斑马线,再到对面公交车站,大概700米,花费7分钟(我走的速度还算可以,上年纪的人可能要多花两三分钟,甚至更多)。
如果横穿绿化带和马路呢?
我目测了一下,直线距离大概100米不到一点。有个年轻人横穿时,我记了下时间,在路上没车的情况下,他用32秒就到了对面车站。而我走斑马线的时间,比他长出10倍不止。
昨天下午,我在现场观察了半个小时,横穿绿化带和马路到小区或公交站台的,有10个人。
72岁任大伯说,他一周要走过去(横穿马路去对面公交车站)三四回,有时出门看病坐42路回来,也横穿马路回小区。
“我一个老年人,你让我绕一大圈走回来,有时候拎着东西,累啊!我在这里住了20多年了,本来高架还没造好,有条人行道的,后来就没了。我们这么大的小区,几千户人家,对面是公交站台,却没有人行道,确实不应该……”
61岁沈大伯平时开车为主,偶尔也坐公交,他说只要坐公交车回来,就从没走过两边斑马线。沈大伯觉得,对面笔直就是小区,放着这么近的路不走绕远,实在有些难过。
“其实这个事情之前提了好几次,一直没解决,年轻人早上上班,绕一圈公交车都要耽误啦,确实应该规划更好一点……我们横穿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等两边红灯了再过……”
当横穿完马路的姚大姐知道我是记者,连说不好意思。
“10年了,都养成习惯了,肯定不安全,但绕那么一大圈,确实有点费时间。”
昨晚,快报官方微信头条发了这条新闻后,网友热议不断,有些观点甚至针锋相对。
对方正在讲话:五百米斑马线不远啊,难道两三百米就一个斑马线么?不遵守规则 ,还有一堆理由,乱穿马路害人害己啊!
马上有网友跟帖反对:
阿平:说五百米的斑马线不远的那位,真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就为了你开车爽一点,让行人绕那么一大圈过马路?
不少网友觉得,既然那么多人都在违规横穿,说明道路设施确实应该改进。
michael:有人走,就是有需求。这种踩出来的线路多了去了。
三十而立: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让你住那边,你自己肯定也会穿马路,交规是要守,但这个路设计就有问题,不信你自己去秋涛路走走看就知道了。
水木年华:斑马线的设置在安全的前提下,要更符合实际的需要,建议市政单位在设置斑马线时能实地考察下,听听民意,了解需求,合理评估后再定。
momo°:说横穿马路不对的那些人,等自己住在那里了就知道了,站着说话不腰疼,呵呵。
更多网友觉得,宁可走斑马线远一点,也要遵守规则——这部分观点在留言中占多数。
while:就在我们小区,看着难过,大家都抱着侥幸心理,但为了安全宁愿绕远一点。
万物静默如谜:这个路口出事不是第一次了啊,但是不能因为习惯而忘记安全!
六六:不管斑马线设置是否合理,不能让遵守规则的为不遵守规则的买单!图方便,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亚历山大:距离远不是横穿马路的理由,不横穿实在难过,横穿不挨撞是幸运,挨撞是必然。
媛:斑马线再远也得走,不遵守交通规则后患无穷,不能有侥幸心理。说到底也是素质的表现。
莫一鸣:市政建设是有不合理的地方,但这并不是公民随意践踏社会秩序的理由。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