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交换生和采荷中学共70多名学生共同进行鼓圈交流
采荷中学语文阅读
陶艺课堂
采荷中学学生风采
今年三月底,杭州市江干区采荷中学的校园开放日如期而至。这既是一场校园开放活动,也是一场采荷中学的拓展性课程成果展示活动。不论是热情迸发的音乐鼓圈、有趣的叠被子比赛,还是课堂中的名著阅读赏析、几何画板课堂……都是采中课程的缩影。正是这样一个个用心雕琢的细节,架构起了采荷中学的拓展性课程群,也支撑起采荷中学“想学、能学、会学、乐学”的办学目标。
采荷中学校长孙寅说:“几年前,不少学校开始轰轰烈烈地做拓展性课程,我们却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学习,带着我们的老师了解什么是课程,课程怎么写,为什么写课程。我们花了五年时间,让每个老师都参与其中,学校如今已经有了知识拓展类、兴趣特长类、综合实践类的拓展性课程40余门:《名著阅读赏析》《在中学讲钱学》让学生通过一本本名著阅读指导学会了文学赏析的方法;《玩转几何画板》《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发现数字、图形背后的奥秘;《小小植物园》《科学实验动手做》让学生探究科学的神奇,培养实践动手能力;《鼓圈与心理》《采荷陶韵》《车辆模型》《舞姿飞扬》等大量的艺术、体育类课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特长;以长乐学农为主线的综合实践课程《劳动养成教育》(1.0版和2.0版)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团结、合作能力,而且真正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技能,在生活中学会做人。”
在埋头做拓展性课程的过程中,学校还获得了不小的成就。从2016年开始,《采荷陶韵》《人在旅途》《玩转几何画板》《鼓圈与心理》《九年级心理训练》等课程陆续被评为杭州市义务教育精品课程。去年,《心之节奏》更是被评为浙江省的义务教育精品课程。《劳动养成教育》获得2017年杭州市德育工作名片与案例评比一等奖。
从“陶艺”出发
去年,都市快报曾经报道过采荷中学的陶艺社团——一个3年拿了4个杭州市一等奖的优秀社团。
王孜昱老师是学校唯一的陶艺老师,也是陶艺社团以及拓展性课程《采荷陶韵》的负责人。可以说,采荷中学的精品课程之路,就是从王老师和学生手中的那根“擀泥杖”开始的。
2008年,王老师从杭州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并在濮家校区开设陶艺课。多年来,陶艺课从单纯的劳技课变得层次多样,现在已有不同的课程:一是普及课,让孩子们掌握最基本的陶艺技法,提高大家的动手能力;二是拓展课,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作品;最后一个陶艺社精英培训,就是要培养一些有兴趣、有能力参加陶艺比赛的孩子。
工作两三年,王老师带的陶艺社团就小有名气。他还被推荐参与了浙江省陶艺课程的编写。这也为王老师接下来编写校本拓展性课程奠定了基础。
五年前,王老师开始整合多年来的教学案例,着手做采中的陶艺拓展性课程,他还结合了采荷文化,在课程中加入做带“荷花”的作品,让学生们兴趣十足。2016年,这门名为《采荷陶韵》的本土课程被评为杭州市义务教育精品课程,这也是采中第一个市级精品课程,为其他学科老师创建了成功模板。
学校里孕育出了省级精品课程
也就是《采荷陶韵》获得市精品课程的那一年,周瑶老师在孙寅校长的支持下,开始将音乐和心理辅导结合的学习和实践,并将“鼓圈”这一国际上新兴的音乐互动形式引入。三年后,这个小小的“鼓圈”,成就了一个省级的精品课程《心之节奏》。
周老师的本职是一名音乐老师,同时还是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会在课外做一些心理辅导工作。大概在2014年,她接触到了音乐鼓圈,发现它在兼顾音乐性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学校的支持下,周老师跟着中央音乐学院高天教授开始学习音乐治疗,花了两年时间把课程系统学完,拿到了高天教授颁发的注册音乐治疗师和鼓圈引导师资格。
学校先后在培训、音乐器材等方面投入几十万元,今年暑假,学校还将送周瑶老师赴美国进行心理鼓圈培训。用这么大的花费来支持一个老师的发展和学校拓展性课程的建设值得吗?相信只要你体验过一次周老师的鼓圈课堂,就会给出肯定的答案。
“敲中间,是低音。沿着鼓边敲,是高音。”周老师把我带到她的音乐教室,向我示范了非洲鼓的玩法。我也很快上手,跟着周老师打了几个节奏。边上几个学生看得手痒,也加入了进来,我们围成一个小圈,将各自的节奏放在相同的节奏点上,敲出了一个和谐的音乐。
这时,周老师随机点了一名女生,让她站到鼓圈中间,指挥大家演奏。这名女生双手慢慢抬高,鼓声也随之激昂;她的手慢慢下降,我们手上的击打也慢慢变轻。
周老师说:“像你刚才感受的课程,采荷校区的每个孩子都至少能在一个学期玩到两次。学校期末复习阶段,原本会停上音乐课,但为了让学生身心放松、有更好的复习状态,学校特地保留了一周一节的音乐鼓圈课。这样的音乐鼓圈,其实还有音乐治疗的理念和教育意义在里面。在我的鼓圈课堂中,我就是一个‘狡猾’的老师。比如我会设计一些环节,让学生轮流击打节奏,让其他人去学,整个过程不予评价,我想告诉学生你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发现学生跃跃欲试,或者情绪不高,我也会请他们到中间去引领。这都对他们自我表达和建立自信有所帮助。”
在教学当中,周老师摸索出了以鼓圈形式来表现的心理辅导课程。在她的课程设计中,孩子们会通过鼓圈认识到情绪管理、青春期人际交往和自我接纳等方法。
周老师说:“在三年前,我随机在初一挑了一个班级来做我的实验班,每周给他们上一节课,三年下来,这个班级学生心理成长得很明显。我给他们做了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后发现,他们的心理素质明显比其他班级的同学要好不少。有一名学生还告诉我,鼓圈改变了她,当她敲出自己的节奏后,发现有人应和,自己能够推动音乐发展时的那一刻,自己完全打开了心门。”
国家课程主干学科的延伸
除了一些活动性的拓展性课程外,采荷中学还有不少来自于国家课程主干学科延伸的拓展性课程成果。数学学科的《玩转几何画板》和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制学科的《人在旅途》,就是很好的代表。
几何画板在2017年6月,被评为第八届“杭州市义务教育精品课程”。这个课程通过2年的实践,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几何画板软件,通过图像分析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使学生从一个“做题者”转变成为“编题者”。
潘老师说:“原先我们数学是块状学习,但是通过几何画板,学生可以梳理出条状的内容,让孩子们能自发提问,有序有逻辑地思考问题解决的途径,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并建立起初步的建模意识。”
徐红是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制学科教研组长,她说:“在平时学科教学中,学生的任务主要是落实知识点。但是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为了培养他们健康生活的态度,我们选择了‘旅途’这个概念,将实际的教学放眼到社会中。经过2016年整个暑假的酝酿,我们七八年级的老师全部参与进来。通过六个单元学习,扩大七年级地理知识的广度,加深八年级历史知识的深度。以城市为切入点,带大家去别的城市看一看。没想到第一次选课,就大受欢迎。在之后的每一次选课中,我们都会结合具体学情不断调整。”
采荷中学校长孙寅说:“拓展性课程,以学生兴趣立意,构建了一个有爱、有序、有热情、有知识的校园,由外而内营造出学生想学的外部氛围,进而内化生成学生内在的自觉行动,从而达成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意识培养的目的。这五年的拓展性课程探索下来,我明显感受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家长满意度的不断提高。接下来,我们的目标是进行更多国家课程主干学科的延伸,将语文、科学、信息学等主干学科的拓展性课程精品化。已经精品化的也不会止步不前,我们还会不断修改、完善,把课程课题化,并在将来作为论文形式展示。我们将以精品化课程建设,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改革,打造‘人人想学、处处能学、个个会学、天天乐学’的卓越学校,以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