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杜兰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杜兰大学肥胖研究中心主任祁禄
5月18日-19日,第一届西湖大学营养学论坛在西湖大学云栖校区举办。
本次会议由中国营养学会食物与烹饪营养分会、西湖大学共同主办,以“个性化营养的未来和展望”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的数十名专家学者,分享了营养及相关领域的议题。
关于营养,这些专家学者都聊了些什么?
生酮、代餐……“网红”减肥法哪个靠谱? 决定因素其实是它!
很多人说,减肥是一生的事业,“网红”减肥法更是在社交网络上铺天盖地。有人追捧生酮、代餐,也有人推崇“管住嘴、迈开腿”。
在第一届西湖大学营养学论坛上,美国杜兰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杜兰大学肥胖研究中心主任祁禄抛出了他的观点:减肥这件事,得听基因的话。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三大营养物质。减肥观点主要矛盾集中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身上,由此诞生了两大派系:一个是低碳水膳食,还有一个是低脂肪膳食。
当下很流行的生酮减肥法,就是低碳水派系的代表。它采取摄入高脂肪、足量蛋白质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使人体消耗脂肪,从而达到减肥目的。还有一种碳水循环减肥法,则是在某一时段突然加大碳水摄入,用以提高新陈代谢。
对于这些“网红”减肥法,祁禄觉得:都不太可靠。
“短时间内一定是有效的,体重会降下来,但目前为止还没有数据或研究可以证明,长期保持这种饮食习惯会对人体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祁禄说。
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综合体,身体的各个部分是相互影响的。不均衡的饮食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比如胰岛素分泌异常、肾脏负担变重、骨密度变低等,单纯考虑减重、不考虑人体综合情况的“网红”减肥法,是不健康的,不值得推荐。
还有的减肥广告号称能通过科学饮食和运动,把易胖体质转变成易瘦体质。真的能实现吗?
“基因是不会变的。”祁禄说,每个人的体质与基因密不可分,目前已知有200多种基因与肥胖相关,这些基因主要决定了两件事——第一件,整体上看你是易胖还是易瘦;第二件,你的胖主要胖在哪儿。
举个例子:由于基因不同,女性的胖主要胖在臀部,而男性的胖往往胖在腰腹和内脏,也叫“向心性肥胖”。这就是为什么中年男人发福的表现往往是“啤酒肚”“救生圈”,男性也比女性更容易患脂肪肝、心血管病。
另外,基因不仅仅能影响营养的吸收和脂肪的分布,它还影响着你喜欢吃什么,以及吃下去的效果。
“比如FGF21这个基因,携带这个基因的人喜欢吃碳水化合物,特别喜欢吃甜食。还有一种基因IRS1,它会影响胰岛素代谢,从而影响血糖的高低,最后的结果就是你可能会饿得快。”祁禄说,“但人体很复杂,无法通过某一种基因解释全部现象,但通过基因可以对饮食结构调整给出一些指导意见。”
祁禄推荐了地中海饮食法,“它提倡多摄入鱼肉、蔬菜、水果,少吃红肉,这些经过科学研究证明,对人体健康是有好处的。”
吃“油”也能预防糖尿病?
追踪研究6年的西湖大学研究员这样说
猪油、椰子油、橄榄油、山茶油、玉米油、亚麻籽油、胡麻油……对有选择综合征的人来说,根本无从下手。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郑钜圣,给大家做了一次小科普。
郑钜圣研究的是人类营养、食物摄入与疾病的关系,他说,不同的油对应不同的脂肪酸成分,而不同类型的脂肪酸摄入与糖尿病的预防有关。
那么,在说糖尿病之前,我们先捋一捋这些“油”。
很多人都听说过,脂肪分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中国人“家传”的猪油,和各路网红吹捧的椰子油,都富含饱和脂肪酸。这类油的过多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的风险,尽量少吃。
不饱和脂肪酸就更复杂些,又分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我们熟悉的Omega-3、Omega-6就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如鱼油、亚麻籽油、胡麻油富含Omega-3,玉米油则富含Omega-6。单不饱和脂肪酸也有熟悉的面孔,橄榄油、山茶油都属于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
郑钜圣要说的重点是,他与中山大学的老师合作,针对3000余位中国人、长达6年的健康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体血液中Omega-3含量越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就越低。也就是说,吃富含Omega-3的食物,很可能可以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郑钜圣的实验室,是此次西湖大学营养学论坛的承办方。郑钜圣于2018年9月正式入职西湖大学,3个月后便开始着手筹备这个论坛。“一方面,是搭建一个同行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也希望全世界更多的实验室知道,在中国的西湖大学,有那么一群人也在研究营养学与流行病学的关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