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手绢》《上学歌》《卖报歌》《春天在哪里》……
时报讯 小时候儿童节的记忆仿佛就是疯玩。上半天课,另外半天在学校参加游园会,球鞋刷得雪白,一群小伙伴在操场上像追风少年一样奔跑,直到气喘吁吁、精疲力尽。如今儿童节的活动就更丰富了,比如走进剧场看一场演出,这在以前是极度奢望的事,现在变得再寻常不过。而且在这一天,孩子是有“特权”的——即便是平日里需要正襟危坐的严肃音乐会,也在这一天放宽要求,可以放声大笑,还可以在台上“群魔乱舞”。
刚过去的这个儿童节,杭州爱乐乐团陪伴孩子近10年的品牌演出——儿童音乐会再次在杭州大剧院歌剧院上演。为了让每年的儿童音乐会丰富多彩,杭州爱乐绞尽脑汁想了很多点子。2014年,扮演动物园管理员的默剧大师丹·卡明,与杭州爱乐一起,用肢体和交响乐将各种各样的动物都搬上舞台;2015年的儿童音乐会,上下半场分别是《动物狂欢节》和《彼得与狼》;2016年则是包含《米老鼠》《阿拉丁神灯》《101斑点狗》《小美人鱼》《冰雪奇缘》等多部动画片主题曲的动画音乐会;2017年干脆首次推出音乐会版儿童歌剧《糖果屋》;去年则是列奥波尔得·莫扎特《玩具交响曲》。
今年依旧是熟悉的配方:帅气的指挥洪音、充满活力的音乐家以及带给孩子的音乐,但仔细观察也有些许陌生——与以往走到台前的小乐手不同,今年一张张小面孔在乐队中隐约浮现,原来,这次的六一儿童音乐会,杭州爱乐特别招募了24名青少年乐手,让他们与大乐手融入到一起演奏。
在熟悉的《威廉·退尔》序曲声中,音乐会正式拉开序幕。特别有意思的是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创作的《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这部堪称交响乐“教科书”的作品,给每个声部每种乐器都写了一段旋律。于是,指挥洪音化身音乐老师,教大家辨识每个声部的乐器。除了平日里熟悉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小号、圆号、大号之外,巴松、定音鼓、竖琴这类冷门乐器也展现在孩子面前。还有被洪音誉为“老和尚敲的木鱼”和“形状很像妈妈做菜用的锅盖的镲”,两种有趣乐器逗得孩子哈哈哈大笑。
紧接着浙江少儿广播合唱团正式登场。女孩们穿着白色公主裙,男孩们穿着黑色小西装,还打着绅士的小领结,大家在杭州爱乐音乐的伴奏下放声歌唱。而另一拨更小的“豆丁”演员,也被家长打扮得漂漂亮亮登场。让人感慨的是,当这群“10后”小朋友唱起《丢手绢》《上学歌》《卖报歌》《春天在哪里》这些70后和80后小时候的童谣时,现场的大观众真有一种“老泪纵横”的感觉。
此次愉快的儿童音乐会也缓解了杭州爱乐演奏“疯狂马勒”的疲惫。据悉,6月15日,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将携手女高音宋元明、女中音牛莎莎及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演绎马勒第二交响曲,继续“疯狂马勒”。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