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团副团长朱娅芳演奏青瓷编钟。
舞台前方的青瓷盂和表演者王露。
浙江在线6月7日讯 1993年出生的软妹子王露,搬着装满水的青瓷“咸菜缸”上台,优雅地敲敲打打,奏乐空灵如幽兰。学大提琴出身的文艺男梁坤宇,秒变“拳击手”,上台猛击一顿青瓷编钟,乐声如风铃般悦耳。
昨天午后,一场从唐宋穿越而来的青瓷瓯乐演奏,在世园会浙江日开幕式上惊艳亮相,赢得满堂彩。这支来自浙江慈溪的青瓷瓯乐艺术团,成员是30多位“80后”、“90后”音乐人,曾代表浙江出访十多个国家演出,演出用的都是碗、碟、盂、编钟、花瓶鼓等青瓷器皿。
乐团有多火?有国外观众在中国看过演出,听说乐团去国外后特意买票重温。
二胡软妹子转型“咸菜缸大妈”
大提琴文艺男秒变“拳击手”
瓯乐,兴盛于唐宋时期,为古时文人雅士所喜爱。瓯乐的演奏者,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德高望重的长者,而是一群“90后”。
1993年出生的王露,大学专业是二胡,来到乐团后,成功转型为“咸菜缸大妈”,表演中负责击打七只装水的“盂”。盂很像旧时乡村农家用来腌咸菜的大缸。
七只盂大小不一,装上不同容量的水,能发出“1234512”七种音高;水多音低,水少音高;大盂音低,小盂音高。演出中,最大的一只盂直径37厘米,装上水,有10公斤重。
王露体重大约100斤。上台前,她要先拿桶水向每只盂倒水,不停敲击盂壁测音准。测完,再把装满水的盂搬到台上去,演完还得搬回去。“我以前是软妹子,现在是能搬砖的女汉子了。”王露笑着说。
除了青铜编钟,青瓷编钟你见过吗?
敲打青瓷编钟的是大男孩梁坤宇,1990年出生的他大学学的是大提琴专业。来到乐队后,敲编钟的他活活脱脱把自己从一个文艺男训练成了“拳击手”。
“敲青瓷编钟比敲青铜编钟更费力,而且打击时要讲究用寸劲,就是短平快那种,快速击打快速收回,而且一定要击中要害——编钟的下半部位置,这样发声效果最好,可不是和打拳击一样嘛。”
慈溪青瓷瓯乐艺术团副团长朱娅芳说,乐团挺受欢迎的,每年国内外有几百场演出。
件件乐器独一无二
失传已久的瓯乐青瓷如何炼成
青瓷虽有,但老底子演奏瓯乐的青瓷器,早已失传。
舞台上声声悦耳的瓯乐表演,都是通过击打碗、盘、碟、瓶、编钟等30多种青瓷器来呈现。每一件青瓷都来之不易,不仅要手工制作,更要万里挑一,独一无二。
2002年的一个夜晚,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畔的一栋普通民房里。花甲老人章均立登门造访隐居山野的老友、国家非遗越窑青瓷传承人孙迈华,表达了组建慈溪青瓷瓯乐艺术团的心愿,并邀请对方复兴瓯乐青瓷。
年逾花甲的章均立,为此还考取音乐本科进行专业学习。一席话,让孙迈华为之所动,决定鼎力相助。
2004年,孙迈华的小儿子孙威学成归来,继承青瓷作坊,和父亲一起履行当年承诺。
每一件青瓷乐器,都要纯手工拉胚制作,烧制后还要不断打磨到合适的厚度,才能找到接近的音色。大概烧1000多件,才能找到一件音色满意的乐器,其他都成了废品。十几年来,孙家父子为瓯乐团制作几万件青瓷。
这样高昂的代价,完全靠艺术团是承担不起的,孙家父子一直背后默默支持。每年都空出2~3个月,专门烧制瓯乐青瓷。艺术团常用的乐器有三十多种,孙家父子尝试用青瓷做过二胡、笛子、哨子等,但音色不佳纷纷淘汰,而青瓷做的板琴却成功了。
孙家父子的瓯乐青瓷创作还在继续,从唐宋穿越而来的青瓷瓯乐,还有无限想象空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