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诈骗案件中,冒充公检法这种招数屡见不鲜,诈骗过程也大同小异。不过这两天,西湖公安翠苑派出所查获的两起案件中,犯罪分子竟然都用上了苹果手机的一个功能。
6月19日下午3点多,翠苑派出所接到消息:辖区内的王女士可能遭遇电话诈骗,需要立即上门阻止。
接到警情后,值班民警立马查找王女士的相关信息,但是王女士的电话一直无法打通,发短信也不回。幸好,民警看到王女士在某酒店有住宿登记信息。
等到民警赶到酒店时,王女士正在和骗子打电话,并一步步按照对方的指示进行网上操作。“快挂电话,对方是骗子!”刚见到民警时,王女士还一脸疑惑。
王女士说自己在杭州某科技公司上班,是一名程序员。当天下午两点多,她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郑州公安。电话那头的民警说,她的身份被人冒用,涉及一个洗黑钱的违法犯罪行为。由于对方能报出王女士很多信息,她很轻易就信了。对方要求王女士回家或者找个没人的安静地方上网操作,并且将手机设为飞行模式,退出各大社交软件。
就在王女士加了对方QQ,登录了伪造犯罪证据的虚假网站链接,正准备输入银行卡时,被民警拦下。要是再晚1分钟,卡里的30万现金就全没了。
而在6月18日被骗的刘女士,就没那么幸运了。她把手机调到飞机模式,关闭社交软件,还用了骗子给的身份信息登记了入住酒店。最后,刘女士银行卡里的38万元全部进了对方的口袋。
那么,在这两起案件中,犯罪分子到底是怎么用苹果手机诈骗的?
每部苹果手机都自带一个ID账号,这个账号是可以“共享”信息的。两名受害人都表示,诈骗分子曾让她们退掉自己手机上的ID账号,而登录它们提供的账号。这样,受害人手机上的信息,就能同步到诈骗分子的手机上了。在这些信息中,包括操作银行卡、软件发来的验证码短信和民警的劝阻短信。
办案民警提醒大家:ID共享是把双刃剑,在方便信息传递的同时,暴露了个人隐私,甚至还会被不法分子控制。所以,无论是直接开启家人共享功能,还是登录他人ID或者将自己ID给他人用,都要谨慎。如果不想自己的信息过度暴露,可以选择性共享,打开设置—Apple ID—iCloud,在icloud页面中把不希望同步的信息全部关闭,比如照片、通讯录、信息等。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