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惯用营销误导有三类,消费者购买需谨慎
近年来,快手、抖音、西瓜、火山等短视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内容遍及生活各个领域。各种直播平台后,保险销售势力也开始向短视频领域快速集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保险知识,但也出现了夸张宣传和贬低同行等现象。那么,消费者在短视频平台如何了解真实的保险信息?购买又该注意什么问题?
保险短视频累计播放3200亿次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5日,在抖音、快手、西瓜及火山上发布保险内容的小视频创作者近500多个,其中粉丝数量超过5万的创作者有36个,累计粉丝超3600万,发布超过6000条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3200亿次。
从这些账号宣传的内容来看,还是以保险知识宣传普及为主,例如众智城科普、九尾多保、多保鱼、自保叔等。进一步细分,则可分为保险知识科普、保险产品测评、家庭风险解读及家庭保障方案定制等,与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引流销售保险产品的方式类似,看似在做知识普及,但很多实际上是为了达成销售目的。
虽然这些账号对普及保险理念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由于门槛较低,也不乏极个别代理人以专业人士自居,贬低同业,力捧自家产品,乃至误导消费者的情况发生。由于金融产品较一般商品复杂,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因此没有相关部门的认可和审核,非持牌机构不得经营。所以,不管“网红”有多红,他们推销金融产品,首先未必合规,其次消费者缺少足够的金融知识易被欺骗。
另外,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短视频账号则往往集中于品牌形象宣传,例如中国平安人寿长春分公司的神仙小分队、财神小分队,视频内容从不涉及保险知识普及和售卖,更多是在利用一些舞蹈视频吸粉。
此类平台上有三类惯用营销误导法
4月2日,银保监会印发《2019年保险中介市场乱象整治工作方案》,禁止非持牌第三方网络平台非法从事保险中介业务。
由于短视频平台本身不具备保险销售资质,消费者无法直接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投保,要想投保其推荐的产品,一般通过添加微信或拨打电话的方式进一步咨询保险产品及沟通保障方案,双方合意则促成线下交易。那么,消费者在这些自媒体平台上了解到保险消息要确定购买时,又该注意哪些问题?规避哪些风险?
据浙江保险行业协会相关人士介绍,目前自媒体惯用的营销误导法有三类,消费者遇到类似情况时需提高警惕。
一是饥饿营销类。即宣传保险产品即将停售或限时销售,如使用“秒杀”“全国疯抢”“限时限量”等用语。在保险领域中,这种行为通常被称为“炒停”,对此银保监会曾专门作过风险提示。
二是夸大收益类。即混淆保险产品和其他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如宣称“保本保息”“保本高收益”“复利滚存”等。实际上,保险产品并非理财产品,其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2017年以来,原保监会大力规范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限制“快速返还型”等理财功能大于保障功能的产品,目的正是希望推动保险业回归保障本原。
三是曲解条款类。即故意曲解政策或产品条款,如宣称“过往病史不用申报”“得了病也能买”“什么都能保”等。
浙江保险行业协会提醒,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了解相关保险信息。在接收非官方渠道发布的销售信息时,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勿轻信及传播,避免冲动消费。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