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高考浙江语文原卷
高考中的语文科目,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均十分重视,而其中的作文题又像是皇冠上的明珠,众星捧月,关注程度往往超出考生范围,甚至引发成全社会的公共话题。无庸讳言,无论以后人生从事何种行业,语文的实用和升华程度将伴你终生。
1977年是恢复高考元年,由于高考中断已达11年,全国没有统一的教材,更没有统一的考试大纲,只能让各省、市、自治区自行命题。这一即兴安排,虽属无奈,但事实上检测了各地的组织能力和教育文化积淀。现在回望,各地的试卷精彩纷呈,各具特点,当然也五花八门,参差不齐。有些试卷紧贴现实,时代特色明显;有些试卷,如浙江省的语文试卷既符合于当时,也经受住时间考验,即或放在今天也“风釆依然”,如让经过题海战役训练过的考生去做,过关也许轻松,但要考出高分并非易事。
第一、当年许多考生对高屋建瓴的“建”字解释不出来,此时如能知道“瓴”就是“瓶子”,解释“建”就比较容易了。同样的道理,求解“户枢不蠹”的“蠹”字时,如能明白“户枢”的本意就是“门轴”,那么即使“蠹”不太明白,联系上下文也能连猜带蒙啦。如果不知道“门枢”为何物,也就猜测不到“蠹”的意思。“欲盖弥彰”、“色厉内荏”中的“彰”、“荏”都是对应的正反义。相对来说,“叱咤风云”中的“叱咤”较易理解。
第二、改正病句。局部问题不大,但要改正全部,还要讲出为什么这么改的原因,难度增加,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这大概是出题者检测考生的本意。
第三、毛泽东同志的诗句在当时比较普及,无论在校生还是历届生都耳熟能详。但要准确解释诗中的点和词,且要写出诗句的含意,就是考查你对诗句理解到底达到什么程度。
第四、“古文今译”。这段古文比较浅显,并不很难译。但答题的要求是:在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同时,还要求讲出其中的寓意。“寓意”表述要有哲理,精确表述并非易事。
第五、《路》这个题目简洁直白,容易理解。考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领悟,可以上天入地,漫漫求索,也可以洞烛幽微,寻找心路,在检测考生发散性思维的同时,看你能不能收拢归纳到主题上来。这个题目每个人或深或浅都能写出一点来,不太会对卷发呆,无语凝咽。当然,这样的作文题,容易拉开考生的档次。稍显不解和遗憾的是,语文试卷五个部分没有分数比重公布。我曾求助于一直在浙江省招办(考试院)任职的宣成先生。宣是杭大物理系77级毕业生。他提供了样卷,但对分数分配遍查无果。他又询问多位相关人士,也多回忆不一,有的说作文占60%,有的说占50%。但无论如何作文比重较大。
197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层级清楚,仅仅两大版块。
第一版块分成“古今”两个部分,一是从鲁迅名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取出一段,让你解释文中的“中国的脊梁”是什么意思。“这一类的人们”和“一部分人”在当时指向什么人?鲁迅在文中怎么批判谬论?考查学生对现代文的理解能力。二是从“孙子兵法”中提取《谋攻篇》短文,即“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这一段,仅仅六七十个字而已,考生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就可以,没有再提出其他要求。以上“古今”两部分各占10分,即总共20分。
第二版块是命题作文,该年北京的文理科考生均须写《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的作文。作文占语文总分100分中的80分,比重非常大。反映出题者的独特思路:考语文就是考作文能力,其他相对无足轻重。也就是说,你作文写好了,语文考试就成了最大的赢家。
北大77级中文系新闻专业刘学红忆述当她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时,可谓“漫卷诗书喜欲狂”。因为考前一天晚上,她躺在知青宿舍的床上,“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把插队两年来的生活重新回顾了一遍,寻找和筛选着可以作为作文素材的一个个真切的故事和生活细节。”所以当她考场上“邂逅”这个作文题时,成竹在胸,将头天晚上打好的腹稿,洋洋洒洒地挥写在考卷上:“前一天晚上在脑子里闪过的一幕幕全部浮现出来,我几乎不假思索地一气呵成。”正因为有如此修炼和机缘,刘学红还蒙在鼓里,就已喜讯频传,她的作文,1978年2月19日的《人民日报》上刊登了。这等于“告诉”她:你已被你心仪的大学录取。
1977年的参考生大多有两个经历,一是参加过“文化大革命”,一是上山下乡、回乡知青。66、67、68届的三届高中生文化基础较为扎实,他们有过一至三年的高中经历,但放下书本,走出课堂,进入社会已经多年,大多已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碌碌于生活,高考的愿望只能在美好梦想中。更多考生上的是戴帽中学,他们形式上有过两年初中、两年高中经历,但在完成所谓的学业后,就上山下乡了。还有不少考生读完初中也加入这个行列。应届生可以参加高考,但考试结果证明,应届生录取比例少之又少。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学习环境,不少农村中学没有书本教材,课堂可以随便进出,课上与不上也无纪律约束。“读书无用”风行大地,“知识分子是臭老九”四处弥漫。年轻人可塑性本来就强,这些观念,将他们搞得消沉迷蒙,还有几个人能够沉浸学习,迷恋课本呢?
恢复高考消息突然传来,他们随即放下镰刀,走出田头,收起铁锤,告别车床,仅仅一个多月以后就匆匆进入考场,面对大学考卷,他们是如此的陌生,除了知道考试时间和科目以外,没有人为你辅导,也没有几个人有能力辅导。关于文化课的信息一片空白,比如说,考试范围、难度和时长都没有人告诉,即或有些人想翻翻课本,寻找点有用的东西,也有好心人马上提醒:要利用业余时间复习,不要影响工作,不要干扰上山下乡大方向。
这久违的考试入学,已整整十一年未现,那远去的故事已是上一辈人的传说。面对眼前的考卷,他们是那样的迫切,跃跃欲试,但又是那样的无力,一筹莫展,即使常识性的题目,也是横亘在前面的大山,他们只能凭借碎片的积累,在记忆频道里搜寻那若隐若现的孤帆远影。这些试卷,对现在的中学生难度可能不大,也不时听到议论:那一年的考分真低啊!然而,思维也许要换一角度:考试分数的高低放在任一时段,也仅仅是一个表象,关键是在同批考生中你处于哪一分数段。这些现象需放到历史背景中去看待,即或比较,亦应在纵向同一基础上横向展开。回溯既往的峥嵘岁月使人明智并非虚言,只要不后见之明,稍带一点哲理思考,就可以清晰看见时光老人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历史的未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