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成了“作秀” 设备简单让人出了门后就无法“正确”分类
青年时报(记者 叶锡挺 文 实习记者 方成吉 摄)
很多社区的垃圾分类房设有“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两种桶。
杭州街头,市民将吃剩的汉堡往“可回收物”垃圾桶里扔。
贴了新分类标签,里面的垃圾还是没分类。
目前各社区在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上并不统一。
垃圾分类已在杭州进行了19年,成绩有,问题也有,要真正做好它,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亟须解决。
现在,很多社区在“补”垃圾分类知识,有些是立牌子,有些是在宣传栏里张贴……不过不少停在表面,甚至有社区在垃圾分类的宣传上“插播”其他广告。
垃圾分类设施,在很多小区已很完备,但还有不少地方相对不足。有已习惯垃圾分类的市民说,在路上、在单位、在商场,很多垃圾不知道该怎么扔。
杭州垃圾分类19年但进展缓慢。调查中不少市民说,垃圾分类“雷声大雨点小”,所以不分类也“没关系”。
在杭州,要做好垃圾分类,确实还有很长路要走。想走得更远,要让市民看到身边的改变,才有信心加入分类行列……
●问题1
垃圾分类
在有些社区竟成了“秀”
宣传牌上垃圾分类知识字很小
商业广告却很醒目
“垃圾分类 利国利民”,这句话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垃圾分类,不应是做给领导看的“秀”,更不应是给居民看的形式主义,但在一些小区,却偏偏成了“秀”和形式主义。
昨天,记者又来到之前采访过的西子花园,发现垃圾分类做得较差的该小区内,每幢单元楼下垃圾桶边上都竖了一块牌子,上面介绍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垃圾分类”这四个大字虽然显眼,可更为抢眼的,却是上面打的买房租房广告。
“买房租房找物业,佣金0.5%”,这行以单独颜色标出的字很醒目,从远处一眼看到,还以为是什么楼盘的广告。这不是记者一个人的“错觉”。昨天晚上8点多,下班回家的小李在进单元楼之前,把吃剩的手抓饼随手扔进了黄色垃圾桶内,“我以为是个楼盘广告。出现好几天了吧,当时还奇怪怎么放在垃圾桶边上。”
今年70多岁的业主陈奶奶每天都在小区内散步,她也说,从没有认真去看过这块牌子上的内容,“垃圾桶旁边放着,太臭了,而且我们都认为是广告呢。”
记者询问了十多位小区居民,没人表示看过牌子上的内容。究其原因,除了立在垃圾桶边上大家不愿去看外,牌子上介绍垃圾分类的字太小,不俯身凑近看完全看不清内容。
牌子是竖了,但记者在该小区转了一圈发现,垃圾不分类的情况依然严重。记者想采访管理西子花园的安宁物业,但屡屡遭拒,被告知相关人员不是在休假就是在开会。倒是小区门口一门卫告诉记者:“上面要求的,显眼处要有垃圾分类的知识,牌子还是我去放的,其他没什么变化。”
垃圾桶贴上了新标签
相关介绍却模糊甚至已无痕迹
记者在走访过的社区还发现,就在这几天,不少社区的垃圾桶有了新“身份证”:贴上了新标签。
凌晨5点多,在屏风苑小区西门,十几个垃圾桶摆放在门口两边,与前几天相比,每个桶身上都贴了新标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其中,蓝色和绿色的桶都贴上了“易腐垃圾”,覆盖上了原有的“厨房垃圾”标签。
这一贴是符合规定了,却让不少居民有些蒙。早上6点多,居民陈女士拎着昨晚没来得及扔的垃圾走到垃圾桶边上,“重新贴过了嘛,这绿色的桶和蓝色的桶都是‘易腐垃圾’,到底扔哪儿呢?”
犹豫了一会儿后,她将手上的3袋垃圾分别扔进了不同颜色的桶里。记者看到,虽然“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标签是新的很容易辨识,但桶身上对“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的介绍已模糊不清,有的已完全没了痕迹。
贴了新标签的效果如何呢?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其他垃圾”桶内有不少果皮垃圾,“易腐垃圾”桶内更有不少装修垃圾。
●问题2
公共场所分类设备“简单”易令人混乱
垃圾分类从源头起没做好,也有部分原因在于分类设备的不完善。
早上7点多,在西湖文化广场附近一家便利店内,着急赶地铁的白领胡女士买了一根玉米、一个包子外加一瓶盒装酸奶,打包在路上吃。走进西湖文化广场地铁站时,玉米吃完了,包子咬了一口感觉味道不对不想吃了,但她要扔的时候问题来了:扔到哪个垃圾桶里?
地铁站里设置的垃圾桶和杭州马路上的垃圾桶一样,是两个分类垃圾桶,分别是“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说真的我想了好久,按理说我要扔的垃圾应归类在‘易腐垃圾’内,可这里没有那种桶呀。”考虑再三,胡女士还是决定把包子和玉米棒扔进“其他垃圾”桶里。
这样的问题,在杭州街头经常上演。上午7点半左右,环卫工张阿姨正在清理凤起路沿街的垃圾桶,一边清理一边嘟哝:“‘可回收物’里除了瓶瓶罐罐,多数是早饭残渣。”
很多已有了垃圾分类习惯的受访者表示,走在路上,吃剩的东西或果皮要扔哪里会很犹豫。“主要还是设备有问题。我自己家就有三只垃圾桶,分别装‘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而街上的垃圾桶还没有我家的细,分类太模糊了。”一名市民说。
单位里每天也会产生不少垃圾,“中饭大家都点外卖,下午还喝下午茶,晚上加班还会买点水果什么的。”在某企业上班的胡小姐说,“我倒是想分,但怎么分?我们每人就一个小小的垃圾桶,单位也只有一个相对大点的桶。”
●问题3
垃圾叫法有点“乱”让人摸不着头脑
关注垃圾分类的市民肯定有注意到,杭州对各类垃圾的叫法有变化了,但由于新老叫法没有统一,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在上海,垃圾分为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北京则分为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及可回收物。而杭州,目前垃圾的叫法有点乱——很多宣传画和宣传栏上,仍写着厨房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而最近很多小区及路边的蓝(绿)色垃圾桶,桶身标签却是“易腐垃圾”。
从之前的“厨余(房)垃圾”或“餐厨垃圾”改称“易腐垃圾”,源于杭州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决定》,该决定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进行了重新定义。它不仅将原先的“餐厨垃圾”改为“易腐垃圾”,也对“其他垃圾”的定义更新为: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易腐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不过,该决定要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公布施行。也就是在这期间,很多社区在垃圾分类宣传信息上出现了“混乱”。
“垃圾分类桶现在网上卖得很火,我也想在网上买家庭便携式分类垃圾桶,但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让我连买什么颜色的都不知道。”家庭主妇陈柯抱怨。
确实,记者发现,除了黄色垃圾桶是标准的“其它垃圾”桶外,蓝色、绿色、黑色垃圾桶的标签各式各样,“厨房垃圾”“厨余垃圾”“易腐垃圾”都有。
●追问
其他小区的先进做法为何难“复制”
政策面能制定意见给出明确标准吗
垃圾分类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到位,也是一个让很多人头疼的事儿。
杭州出台的垃圾分类文件,更多的是强调要去做和怎么罚,并没有明确要怎么做。虽然杭州不少社区在垃圾分类上做得不错,形成了特色,比如,下城区和乐苑自管自理垃圾99%正确投放,江干区圣奥领寓小区全市首推“桶长制”,上城区大学里社区有专人认领对垃圾二次细分……但做得不够好的还是占绝大多数。
“我们不可能照着那些小区去搞的。经费不够不说,人手也不够,更主要的是我们这里流动人口多,管理上难度很大。”记者调查时,发现城西一社区垃圾分类基本没做,社区负责人解释,“我们也都有宣传,基本面是做到的。我也希望我们这里的垃圾分类能做得好,但很多客观条件让我们无法很好地进行。”
这种情况在很多社区存在。“我们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制定相关指导意见,对垃圾分类要怎么做有一个明确标准。”不少社区负责人提出这样的希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