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民每天在骑的“小红车”,又有新版本了,这次的版本不叫“杭州模式”,而叫“南昌模式”,最大的亮点在于实现一个围栏管住乱,一个平台管住量。
上周五,记者从中国城市智慧单车技术研讨会了解到,杭州金通科技集团与丽水市、漳州市、潮州市等城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是“小红车”走出杭州,继多个城市之后又一次集中签约。
杭州小红车从2008年5月1日开始运行,目前公共自行车的服务点有4174处,车辆有10.17万辆,日最高使用量在47.30万人次,累计租用量在9.67亿人次,持续运营11年。
在杭州本土,“小红车”其实还存在不少难题,比如还车难、调运难、报修难、管控难。这次多个城市签订的战略合作,不走“杭州模式”,而是走最新的全新升级版——城市单车综合管理方案3.0版本,其中包括城市单车综合管理平台、亚米级电子围栏技术、物联网感知终端以及移动互联网应用。
杭州金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建敏说,目前,该模式已经在南昌正式运行,南昌公共自行车始建于2016年,分为三期建设,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期建设,在原有实体桩模式下新增电子桩公共自行车站点(电子围栏)822个,新增投放自行车8000辆。还使用物联网嗅探感知技术,实时监测城市内所有车辆的运行轨迹和骑行数据,为城市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升级之后市民的体验感会更好,公共自行车的站点容量更大,车桩有站点,定位更为精准,车子开锁只要1-3秒,整体的运营成本会更少一些,建设周期也会更短。而且因为实行锁前控制,不进围栏内就不能真正落锁停止计费,用户行为将更加规范。
这次的管理方案3.0,在原来的指定范围划定停车区,安装电子围栏相关配套设备,将原实体桩站点和电子桩电子围栏站点无缝衔接,打造“实体桩+电子桩”互联互通的全新公共自行车管理运营模式,以后无论是电子桩、实体桩,都可以实现扫码、刷卡租车。
值得一提的是,它还可以接入市场上的共享单车,比如哈啰单车、摩拜单车、青桔单车等,也是可以同步统一管理,这也是唯一一款能够开放接入的管理系统。
在这次研讨会上还有一场圆桌论坛,话题围绕“公共还是共享,这是个问题”充分讨论,来自政府、学界、商业、媒体、行业协会等领域代表各抒己见,纷纷表态,城市单车综合管理方案3.0将促进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融合发展,将全面推动中国短途出行,公共还是共享,未来将不再是一个问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