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智能化改造还在进行中,项目还未验收,政府资金补助却已经到位,放在以前,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余杭让它成为可能。
这个月初,正在纺织设备智能自动化改造的伊丝顿布艺有限公司就收到了来自余杭区政府的125万元资金补助。
“我们是一家传统纺织企业,目前已经投入改造资金2000多万元。原来政府补助要项目验收完毕才能申请,现在在改造中补助就分阶段到位,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更激励了企业投资的热情。”“伊丝顿”财务总监陈杏琴说。
在余杭区,像“伊丝顿”这样在投资建设过程中就拿到资金补助的试点企业已有7家,它们也是杭州地区第一批拿到此类补助的企业。
这一改变,源于余杭之前发布的《关于加快全域创新策源地建设 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即“全域创新66条”(以下简称《66条》)。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昨天,余杭《66条》正式实施。
具有总纲性质的余杭全域创新高质量发展《66条》,涵盖了实施大孵化器战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打造国际人才高地等六大方面。
“制定这项产业扶持政策,目标是突出发展优势,补齐发展短板,促进余杭经济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余杭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66条》打破了余杭上一轮“6+3”产业政策体系主体框架,吸收完善了后续出台的“1+N10”补充政策体系,重新梳理、整合、优化、统一了政策条款,将原100个产业扶持类政策文件整合到1个“政策总纲”中,政策条目精简至66条。
“总的来说,就是对于企业的扶持力度更大,企业申请扶持更加方便。”
举个例子,一个在海创园商务楼中的科创型企业,需要申请场地租金补助,原先需要跑到临平的余杭科技局申请,补助为0.5元/平方米·天。《66条》实施后,只需向属地的未来科技城发起申请,而且补助金额也提高到2.5元/平方米·天。
位于临平新城的晟视科技是一家科技初创型企业,他们的一项流体力学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按照原先政策,能获得研发经费的30%作为补贴,最高200万元,但《66条》实施后,最高金额提高到了300万元。
“对于政策的解读,企业属地也给了我们很大帮助。”晟视科技肖怡说,原有的政策体系复杂且口径不统一,对企业理解、掌握、申报政策造成了障碍。现在临平新城、南苑街道经发科的同志都会通过电话、微信告诉我们余杭的各类优惠政策,这也是当初我们选择在余杭创业的重要原因。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